开汤哲学:体感与茶款品级的相关性
遥想“铁观音时代”只讲水、香、兰韵,从没说到过体感。虽然之后的岩茶也偶有提起,但人们大都还没太在意。
直到普洱茶的出现,体感才被摆在了桌面上,而且你应该记得,是被台湾茶人拿出来摆上桌面的。
当时的说法是老茶有体感,身体发热,飘飘欲仙之类,—— 因为他们要卖你的就是老茶么。但实事求是地讲,相当一部分老茶是有体感的,而且还很明显。
再之后,古树茶登上舞台,—— 新茶就有体感。
慢慢的,工艺越来越成熟,台地熟茶也出现了热感。
更有甚者,最近一款当年的白毫银针,—— 小叶种白茶,居然也有了体感,而且不但是热感,还有力量感,悠悠的。
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一款有几年陈期的湖北老青砖,一个边销茶,那原料一定是粗老的,里边你都能清晰的挑出些个比牙签还粗的木梗子!—— 就这样的茶居然也有热感!!
于是我想,体感与茶款品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存在相关性的,但似乎也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原料等级、工艺、陈年、发酵,甚至于开汤,—— 对,开汤!都会影响到体感表现。
所以,单纯通过有无体感判断茶品好坏看来是行不通的。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