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体感与茶款品级的相关性

遥想“铁观音时代”只讲水、香、兰韵,从没说到过体感。虽然之后的岩茶也偶有提起,但人们大都还没太在意。

直到普洱茶的出现,体感才被摆在了桌面上,而且你应该记得,是被台湾茶人拿出来摆上桌面的。

当时的说法是老茶有体感,身体发热,飘飘欲仙之类,—— 因为他们要卖你的就是老茶么。但实事求是地讲,相当一部分老茶是有体感的,而且还很明显。

再之后,古树茶登上舞台,—— 新茶就有体感。

慢慢的,工艺越来越成熟,台地熟茶也出现了热感。

更有甚者,最近一款当年的白毫银针,—— 小叶种白茶,居然也有了体感,而且不但是热感,还有力量感,悠悠的。

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一款有几年陈期的湖北老青砖,一个边销茶,那原料一定是粗老的,里边你都能清晰的挑出些个比牙签还粗的木梗子!—— 就这样的茶居然也有热感!!

于是我想,体感与茶款品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存在相关性的,但似乎也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原料等级、工艺、陈年、发酵,甚至于开汤,—— 对,开汤!都会影响到体感表现。

所以,单纯通过有无体感判断茶品好坏看来是行不通的。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

  • 打坐三小时

    前几天夜宿于不二客栈,连日劳累九点多就睡着了,不想睡到一点半后,有点失眠了,简单洗洗后大约两点了,索性双盘打坐. 说起来也很奇怪,夜深人静居然没啥游丝杂念,不似往日乱七乱八的瞎跑,静静的不觉两小时过去 ...

  • 贵的茶和便宜的茶有什么区别?

    前不久有茶友私信问小约:"精装茶和散装茶有何区别?"小约想了又想,好像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便是"因人而异".就好比说,去送茶礼,既是礼,那么这个时候茶一定是要经 ...

  • 症与状的相关性:肿不会产生痛

    症与状的相关性:肿不会产生痛

  • 加味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35例疗效观察

    <正>肿瘤相关性失眠又称为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临床上十分常见,且伴随肿瘤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的各阶段,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加速肿瘤的进展. 笔者采用加味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 ...

  • 开汤哲学:潮汕工夫茶盖碗泡法开汤过程浅析

    此前同雨尘兄交流茶学观点,他提到了潮汕工夫茶,并对其开汤过程给出了详尽的描述,我也将据此给出基于"空山流"开汤理论的理解与解读. 现将雨辰兄相关描述内容原文转载如下: 醒茶护胆:醒 ...

  • 开汤哲学:重新理解茶器

    之前在一次座谈中我聊到了茶器,索性今天就一门深入,讲一讲我的--茶器观. 如果你能认同茶的终极价值是汤感滋味,如果你也认同开汤过程可以类别为烹饪,那便可以认为--茶器,相当于炊具与餐具. 虽然此前人们 ...

  • 开汤哲学:如何证明自己是一款好茶?

    如何证明精神病人是否恢复正常-- 面对一澡盆的水,给他一个桶跟一把勺子,问哪种方法能最快腾空澡盆? 记得小S很不屑地选了桶,院长沉默片刻说:"--正确答案应该是拔掉塞子." 这当然 ...

  • 开汤哲学:吸烟对于品感的影响

    我泡的茶总被那些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茶友评价为"过淡",但他们的浓度我也确实消受不起,只剩下了苦涩. 我在思考与寻找着其中的原因,直到我读到了亚伦·卡尔所著的<STOP SMOK ...

  • 开汤哲学:论汤感中获得终极体验的可能性

    冥冥之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个终极的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 "如何在汤感中去收获终极体验 - - " 可    能    性 所谓"终极体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 ...

  • 开汤哲学:所有茶,都值得被重新开汤

    罗振宇很看好语音这种传播形式,-- 它解放了你的双眼与双手,使你在很多单纯的重复性劳动中能够通过听觉持续获取知识信息. 所以他总是骄傲的说:要用这种音频形式把所有知识再重新生产一遍 ~ ~ 于是我开始 ...

  • 开汤哲学:中国茶的底层结构与顶层设计

    这个话题我们显然要从上往下讲,不然会乱.那我们就先说"顶层设计". 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茶的顶层设计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领域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这历经千年却又历久弥新的中国传 ...

  • 开汤哲学:对比追求汤感的开汤思维

    在<茶,--是个半成品>那篇文章发布后,有人问我: "追求汤感表现的'标准开汤',与此前大家日常的冲泡方式以及产区惯用的冲泡方式有什么更深层的差异么?" 那么我就这个问 ...

  • 开汤哲学:茶の鲜

    若干年后回看,这将是一篇之于建立汤感呈现标准的奠基性文章-- ---- 鲜,是一种纯粹而原始的味觉体验.鲜者,鲜活.新鲜之谓也,反映了作为能量物质的优异品质,是优秀的取食对象,推荐食用.甚至如河豚与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