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五味子(66)

那接下来我们这讲这里面的另外一味药就是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御览》引云,一名会及,《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五味子啊其实在张仲景的方剂里要理解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五味子呢它有一些我们很容易理解的地方,就是五味子是一种酸酸的药,那中国人觉得它这个酸味里面是酸中带咸,所以就觉得它有咸味就会入肾嘛,咬开来又觉得它的核仁里面有一点辣味又有辛味,所以就是好像甜味也有一点,酸味也有,酸味咸味比较重,甜味苦味跟辛味都有一点,这样子。那五味子也是一个并不很适合论归经的药,因为比如它在时方派讲五脏归经的话,有几个时方派的书他就会说如果你要补肝的话,那五味子是补肝的药。那同学我想你可以理解,因为说酸入肝嘛,那五味子它又是一个固元气的药,所以它入肝就可以固肝的元气,所以说五味子是肝经的药。那你说五味子是不是肾经的药啊?五味子可以是啊。那五味子它是一个能够护住人的元精的药,所以它大概属于肾,或者这样说,中国人会说五脏的精——精华的精,是由肾在收藏,那五味子就是一个能够收住精的药,所以它一定跟肾是最相通的嘛,所以五味子是入肾的。

那我们用五味子治疗咳嗽,它可以把肺的气抓住不要散掉,那五味子是不是能够入肺?也可以啊!心的话,那现代根本用生脉散来强心、来治疗老年痴呆,把这个气束在胸口的范围不要散掉,那对心有没有效果?当然有啊,像张元素用五味子就说五味子这味药,“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就是用五味子,就是五味子可以收住人的心,不要让心涣散掉。

所以五味子你要说归经是很难说的,那在一般的用法上,我觉得五味子不难理解。五味子难以理解的是仲景的用法,就是一般的效果来讲五味子是一个很收束住元气的药了,所以如果你要固精,要补肾,什么补药里面像什么肾气丸要久服,要吃很久的话,就可以不用桂附,可以不用肉桂附子改成用五味子,或者是单一味五味子的话它能收摄元气跟收摄津液都很有效果,那家常如果喜欢用五味子的话可以把五味子比如说买瓶清酒,五味子把它捣碎泡进去,然后再加一点蜂蜜,那很好吃啊,酸酸甜甜跟酸梅汤一样那很补啊,就是这样子。

那五味子我觉得比较难以探讨的是,反而是张仲景的书用五味子,因为如果张仲景在很多方剂里面都用五味子的话你就很容易看到它在干什么,可是偏偏张仲景用五味子是比较用在咳嗽药这个方面,乃至于会让人觉得说:哎!五味子除了治咳嗽就没有别的用途了吗?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后代认为五味子可以补身体啊,很多用法,什么虚劳也可以用,怎么样也可以用。可是张仲景偏偏比较把五味子用在咳嗽这方面。那不用在咳嗽这方面的话。五味子在元朝邓贞本的《金匮要略》,就是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条目是桂林本没有的。他有一个说小青龙汤吃了以后有个副作用是气上冲,然后他就用这个汤剂来镇压上冲的气,这个汤剂叫做苓桂味甘汤,就是茯苓桂枝之外还加甘草跟五味子。苓桂味甘汤其实不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药,要真的讨论这个药,我们恐怕要讲完苓桂枣甘汤——就是治疗奔豚的苓桂枣甘汤,跟治疗痰饮的苓桂术甘汤,那我们才过来讨论苓桂味甘汤才开始,所以这是第一个参考点。那另外一个参考点呢,当然张仲景原来的参考点是咳嗽,咳嗽就用五味子。另外一个参考点就是在桂林本的《伤寒杂病论》里面——因为宋本没有那个方,有一个方叫做禹余粮丸,就是汗家——常常出汗的人,用麻黄汤发了汗之后这个人变成尿尿有一种小便不利的感觉,那个方剂里面用五味子来扭转这个状况。所以呢,张仲景的书里面除了咳嗽要用五味子,其他地方治气上冲,苓桂味甘汤用过一次,然后在桂林古本治疗发汗后尿不出来的时候用过一次,也就是张仲景给我们的参考点实在是很少。

所以,让我们不容易看出张仲景为什么用这味药,为什么不用这味药。所以我觉得在看《伤寒杂病论》要了解五味子就是蛮考验脑力的。那个考验脑力的感觉,那个逻辑的兜法,有点像是年轻人的脑筋急转弯那种书会讲的那种,比如说你有一种问题是这样子,就是有两扇门,然后每个门口各有一个守卫,然后这个门一个是通往生路,一个是通往死路,然后那两个守卫呢其中一个是只会说谎话,一个只会说实话。那你只被允许问其中一个守卫一个问题,那你要怎么问才能知道哪一个是生路,那一个是死路呢?那答案就是说,你要问任何一个守卫说:如果我问你隔壁门的那个守卫哪个是生路哪一个是死路他会怎么回答?如果我们问到的那个只会说谎话的守卫,他就会说的他隔壁的那个说实话的守卫内容会相反,所以只要他说的是怎么样你就反过来开门就好了。但如果你问的是那个说实话的守卫,他就会老实告诉你他隔壁那个说谎话的守卫说的谎话,那你也会知道那不是真的。反正你一定会知道怎么走出去了。就是他这种解密的方法,就是在《伤寒论》要定出五味子的药性大概是用这样的逻辑在绕的。这些大人们会不会觉得听起来有点昏昏的,我会觉得有点昏昏的,所以头一次读下去我会觉得很吃力。因为它给你的逻辑辩证点很少,所以你必须用那么少的情况去得到一个结论,这样不太容易啦。

但是如果我们要说五味子在仲景方里面,我们至少可以知道是,有一些其他的情报就是说啊,如果是唐宋之间的方剂啊。你在很多方这样子看下来偶尔会发现一个痕迹,就是有一些方剂的加减里面会说,“咳者,加五味子”。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好像是跟一些发散的感冒药合用的时侯,如果这个人有咳这个症状,那你就放五味子,那我们就会知道说,啊,原来在古方的世界,如果用药证相对论的话,就好像咳这个主证比较跟五味子会联到一起;就像喘这个主证比较跟杏仁联到一起;像渴这个主证才会跟瓜蒌根联在一起。就是以药证相对,细部都不太考虑的话,药证相对是有这个样子。那如果我们读张仲景的书呢,要读的更仔细一点的话呢,就会发现另外一件事,就是咳跟五味子相对还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比较好的答案是,这个咳最好是脉不沉的咳。如果那个人咳嗽而脉又沉下去,那个时候张仲景好像不会用到五味子。咳嗽还要脉不能沉下去,那脉不沉下去的这个特征其实就是让你可以观察到一件事,就是这个人的气一定是比较往上浮的,这个时候才会用五味子把它抓回去。就是五味子可以束咳嗽,但这咳嗽一定是要气往外浮的咳嗽它才好抓。如果是气沉在里面像肺癌的那种脉很沉的,那与五味子已经没有关系了。所以这是一个参考的点。

那我们看《神农本草经》讲五味子,它说:益气,治咳逆上气。它的确是能够把这个气往里面收住。而把气收住的这个论点,其实是有意义的。你说五味子直接用呢,它好像是把你的气象一个网子一样把它束在你肺里面,让它不要脱出去。讲长远一点的话,五味子其实是一个能够以肾为中心点,因为这种酸收固精的药其实就是一定会以肾为中心点,因为肾也是纳五脏之精而藏之嘛。那这样子从肾的角度让气不要被拔走,也就是如果你用了细辛、用了麻黄,可能你这个气--肾里面的元气会被细辛和麻黄拔出去,那拔出去这个人会气脱就咳喘没有完了,所以用五味子把这个气收住,不要让它拔走。那五味子有这个效果,所以《神农本草经》说它治”劳伤羸瘦,补不足“,然后”强阴,益男子精“。那这个强阴简单来讲就是,古时候治男人阳萎啊,什么性功能的药多的是,五味子蛮多放的。那益男子精,那有人说,那为什么不益女子精啊?那是因为五味子的收束有点像细辛,细辛的作用点不是那么大范围的,五味子的收束就是收到一个小点。女人的精不是在一个小点上运作的啊,那女人的精是从肺,然后化为乳汁,化为月经这样子走,根本不是在小点上运作的,所以五味子收不到它。所以男生的性能量比较集中在一个小点上,就五味子收得到它,所以它的作用比较关系到男人的性结构。女人的性结构就比较搭不上,女人的话还不如疏肝解郁那些药比较有用。

那五味子束住这个精,其实在临床上面五味子到底怎么用呢?我跟同学讲,就是五味子这个束的是蛮好玩的,比如说,一个人会气喘,有一种气喘就是你的气好像脱上来这样子、浮脱了。气喘这个气向外脱的话,你要怎么收它?就像大陆有一个试验,就是把五味子打成细细的粉末,然后用70%度的酒精弄成一坨东西,然后用保鲜膜贴在肚脐上。这样子每天晚上贴贴,贴20天算一个疗程,要3个疗程。那些容易犯气喘的人这样贴了60天五味子之后呢,一年之中都不会再发作。就是这样子的疗效,就是它能够好像抓住你的气,那他的这种用法--五味子粉末混70%度的酒精帖肚脐呢,对盗汗自汗也是有用,就是这种液体的流失它蛮有用的。那还有五味子在中医常常用的一个地方是什么?我们说它能够入肝收敛,就是有一种中医的症状叫做瞳孔散大,就是这个人的瞳孔松松的、不太能够关紧,那这种瞳孔散大的病是用五味子吃下去就会收起来了。那五味子还收什么?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容易莫名其妙的流眼泪啊,那吃五味子每次10克到20克煎到药里吃,也可以让人比较不容易眼睛流泪。那还有什么呢?比如说女人在怀孕时,孩子还没有生出来,乳汁就开始分泌了,中国人叫做乳泣--乳房在哭泣,那这样的话,也是用五味子,差不多30颗煎水喝,打破了煎水喝,每天喝三次,那这样子乳房的乳汁会收起来,这样子讲收女子精也有点用,也不是光收男子精,大概它这个收束就是这样子。

但是呢,也因为五味子收束的效果有这么猛,所以呢它是一个很容易把邪气束在里面的药。也就是治疗咳嗽,除非就是像张仲景这样子的细辛干姜五味子证,否则的话,一般的咳嗽你很难用,比如说,如果你的咳嗽是有一点点风邪化热,肺部有一点那个什么支气管发炎的,你用了五味子就等于把肺变成闷烧锅,然后你就会烧烂掉。所以这样子的情况你就会知道五味子不好用,就是你的那个痰饮的那个咳嗽如果带有一点化热的可能性,五味子就会把里面束住然后被烧坏。所以呢,五味子在治疗小青龙汤证这种白泡泡痰、稀稀的像蛋白一样的痰这样的痰还可以。如果你吐出来的痰已经变成黄浓痰了,那你用五味子就让人觉得有风险了,就是那个痰是不一样的。那黄浓痰要怎么去掉啊,仲景方的话是皂荚,就是桂枝加皂荚汤,或是皂荚丸之类的那个比较能够把黄浓痰排掉。那另外还有一种痰是什么?也不能用到五味子的,就是你吐出来的痰是固体的白白的果冻痰,有没有人吐过这种痰、像果冻一样的,果冻痰也不能用五味子,就是大概也怕它束住会烧坏。那果冻痰在中医是用什么?比较是用牡蛎壳之类的药来软化它。就是不同的痰的样子有不同的药物在用,我们将来教咳嗽篇会慢慢来分析这件事情。总而言之同学要晓得,五味子能用也不能够用得这么滥用。也有的医家说如果五味子是敲碎了用,因为它的核仁里比较有辛味,比较不是那么束住邪气,比较会有点发散的调子,所以有人主张要打碎用。但是这个打碎用,其实是任何核仁类的药物都是习惯打碎了用啦。我说其实我们这个打碎用,像什么杏仁、桃仁、麻子仁,酸枣仁,你在药房买,它几乎都会有一点大的仁都会打碎,因为仁里面有油如果你不打碎就煮不出来嘛。所以这是一般的习惯了。比较好的药局就会帮你把五味子打碎,这样子的话药性会比较煮得出来。那有些药局五味子是没有打碎的,那就请他帮你打一打,因为这样药性会比较有。

至于说五味子有分成南五味和北五味,基本上我们都会觉得好像北五味效果比较好一点,就是用仲景方的话北五味的效果比较好。一般的说法会说补虚劳用北五味比较有效,治咳嗽用南五味,不过用仲景方没关系了,就都用北五味好了,效果还不错。那五味子它治的虚劳,这个补虚劳。有一种咳嗽是会用到五味子,但是如果这个咳嗽有发炎,或者有痰束在里面用五味子不见得好啊。就是第一个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用五味子不可以有痰、有那种热痰纠结在里面,如果里面有热痰纠结的话你用五味子身体会受伤,这是第一点。那另外一点用五味子要注意的就是,比如说历代会用五味子治的咳嗽还有一种,就是这个人在黄昏时会咳几声的那种咳嗽,因为中国人好像认为黄昏的时候是肾脏的时间嘛,如果你到了黄昏的时侯特别会咳,代表你的肾很虚,到了这个时间收不住气。那样子的咳嗽如果不夹痰跟热的话可以用五味子。这个角度我们大概会知道,在仲景方的世界来讲,是脉要不沉,然后有咳嗽,这样子可能是比较适合用到五味子。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这味药,就是从这个角度大概看一下。

比如你说咳嗽的这个气向外冲,你用五味子把它拽下来,喘的那个气向上浮你用杏仁把它降下来。我们之后会教小青龙汤之后续用的方,比如说像是张锡纯的从龙汤之类的,那种是治小青龙汤治气喘之后的变证,因为气喘病其实又比这个咳嗽要虚,就是他底子上是比较虚的,气喘病用了小青龙汤之后、用了有麻黄的药之后会这个人会变得更虚,那这个元气整个都散掉的话,那个时候张锡纯是用龙骨牡蛎来收,那为什么不用五味子?同学如果我们将来教本草,教到龙骨牡蛎的话,会比较能够理解五味子是有这团气在往外跑的时候,五味子把它收下来挡下来。但如果你的气是很虚的、涣散飘逸离开的时候,那是龙骨牡蛎比较行。就是大概不同的能量状态有不同的药在对待它,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细辛干姜五味子结构在小青龙汤中用法呢,虽然我讲义后面有放,但我们现在不要看方,我们只是要说一个概念。在讲义后面我又给了一个傅青主治咳嗽、痰的方,那傅青主就把这个咳嗽的痰分成初病之痰跟已病之痰跟久病之痰三种来医。这其实在临床上还是蛮有意义的。就是一开始感冒咳嗽的时候那个痰,傅青主说那个时候的痰,就是治肺里面的痰就好,他说如果你咳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医好,那你就知道那是因为你的脾太虚了,所以才会水份代谢不掉,所以水份代谢不掉它就一直让你继续有痰出来,所以接下来就要治脾。如果脾也治好了,这个人还是咳嗽还是有痰的话,那代表他的水份代谢不了是肾脏的问题了,所以你要治肾。就是他有一个这样结构的论点。这个论点其实在小青龙汤这个方剂里面是有意义的。怎么讲呢?就是凡是一个人他感冒会容易变成小青龙汤证,那就代表他身体里面本来就是一个水毒体质,就是他本来身体里的水代谢就很不好,所以才会这里有积水,那里有积水,然后感冒就会变成这样子。那本来身体就会有积水的体质呢,这样的体质当然就是一个所谓的,如果不是真武汤证的话就是理中汤加半夏的证,就是那种脾胃的水代谢不了或肾代谢不了。简单来讲用真武汤证当做主轴来讲就是你的脾肾之阳都不足的状况。因为那个人的体质原来就是脾肾阳虚,那你用了感冒药,比如说用了麻黄或怎么样呢,其实在治咳嗽的过程里面,这个药物有可能让你的,就是你的,原来是肺里面有痰饮,肺里面有痰饮其实是来自于你的脾不能代谢水分,乃至于这个肺不断有脏水可以供应他,才会有痰饮。要脾能够代谢这个水分,那小青龙汤里面就有一味干姜坐镇在这里,甘草干姜汤在杂病治咳嗽就是把这个冷的肺烘暖了,就用脾去烘暖这个肺。

另外这个人咳嗽,肺阴实,小青龙汤是肺里面有很多冷水,所以肺阴实了,肺阴实久了之后一定会变成脾里面水也很多,就是肺阴实传脾阴实,然后脾阳虚了,这个脾会克成肾阳虚,也就是咳嗽多多少少就是在治疗上面就是,一开始治肺,然后变成脾的病,然后变成肾的病,大概就有这个传法。那小青龙汤它的结构里面其实就暗含,就是用干姜甘草这一类的药去镇住他的脾,然后用五味子先收住他的肾气,让它不要虚掉,所以他本身本来是有这样子的预防措施的。

但是呢到底它是一个有麻黄的药剂,所以用久了还是会虚,那虚了之后就会有一些后续的问题产生。《金匮要略》里面有桂林古本没有的,小青龙汤的条文补充之二。《金匮要略》的痰饮篇,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这一条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一个有问题的条目,因为他后面有一连串的后续变化,就是你用了小青龙汤之后就会有这个副作用,那在桂林本中没有后面那一串,而桂林本比这里多了一句话,桂林本这个咳逆倚息不得卧后面,又加了一个辨证点说“脉弦”的人用小青龙汤。就是如果你能够把到你的脉是带弦脉啊,不是两手的弦,是一手的,就是在肺脉这个地方,脾胃脉到肺脉这边,你如果那个脉偏弦,大概比较能够断定你确实有痰饮在这边,这样子因为单边弦是饮脉啊,这样子开小青龙汤就会较对证。怕的是这个人的病症跟小青龙汤没有很对到,小青龙汤的麻黄又把他的元气散掉,元气一散掉他就产生下面一个气上冲的的苓桂味甘汤证。

苓桂味甘汤证他再改再改,然后改到后来呢,我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用了一次小青龙汤,因为小青龙汤里面的麻黄桂枝是针对这个人有感冒而处理的。我们往往用小青龙汤有一个经验就是,小青龙汤用下去之后,哎,这个人感冒开始好转了,可是呢感冒好转了,他咳嗽没有好啊。那接下来的后续的咳嗽到底要怎么医呢?那就是说他医到后来就是说你用了苓桂味甘汤把它的冲气压下去之后,那这样冲气压低了,桂是能够降冲气的,所以那压那个桂枝就不必再用了,然后就变成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这样子一个结构。然后这个结构用了之后,因为有另外一个证状是判断有痰饮,就再上半夏。接下来有一种状况,有一点肿,那这个人皮肤有点水肿,本来是用麻黄来发散去水的,可是因为他已经虚了,所以用麻黄不行,所以要用杏仁,因为杏仁能够宣利肺气,等到气通了,水也会通了,这是用杏仁慢慢的做,不要用麻黄。然后之后又发现一个变症,这个人开始脸发红了,代表他的胃有热,所以用大黄来清热。这样子就是一连串的,这以后再细讲

但是呢,我要说的是,当我们小青龙汤喝下去,感冒的感觉已经好了,比如说发热恶寒已经退掉了,剩下的就是单纯的咳嗽了,那单纯的咳嗽,桂枝芍药麻黄这些都可以拔掉了,拔掉之后什么方好用呢?就是这一串方里面中间的那个茯苓甘草有,这样就可以去脾胃的水,然后呢细辛干姜五味子有,这样就可以去水镇咳;半夏也有,就是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或者后面加杏仁也可以,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都很好用,就是如果你的的确确是维持在小青龙汤的主证的时候,就是说你吐出来的痰还是白白的稀稀的这样的痰,白泡泡的水水的痰,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吐出来的痰有个感觉是这个痰有一点冷嗖嗖的,就是你吐出来会觉得你这个痰比你的体温要低,这样子就继续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这样子很好用,这样子继续吃痰会越来越少,就是从脾胃跟肺一起把痰去掉的方子。

那这个是你的痰一直维持在冷痰的状态,那小青龙汤有没有可能啊?你的痰饮这个水很多,可是呢你的肺有一点点发炎,所以变成热痰了。那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到很重要的小青龙加石膏汤,就是这几条上面的一块,《金匮要略》里面的,因为我们这个桂林本小青龙汤、石膏汤是收在越婢加石膏汤后面,就是没有那么详细。就是说因为我们在伤寒的框架之下,因为《金匮》是在治杂病,就是任何一种咳嗽。那我们现在是在看伤寒的框架,我们会说伤寒这个,如果肺里有寒冷的痰饮是小青龙汤,那如果肺里面是又干又热的咳嗽,那是麻杏甘石汤这个也可以理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比较是清凉而润然后发散邪气的。可是这两个之间有没有可能有个中间症状?就是我有很多水的痰饮可是我的痰饮被我的身体的热烧热变成热痰,那这个热痰的征兆是什么呢?就是是小青龙加石膏汤证,那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我们看他说“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

前面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一条:“咳逆息不得卧”,就是如果你咳嗽的时候是很难躺下去睡,躺下去会咳的更厉害,那其实是肺里面痰饮很多嘛,如果比较轻微就用小青龙,更严重的就要用石膏汤或者什么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辨证点。咳嗽不能躺,那这样子如果你吐出了痰偏冷的就用小青龙汤。那这个肺胀就是“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当然还是以咳嗽为主证。那心下有水那怎么辨认啊?当然从吐痰这个会知道我自己有水,然后烦躁而喘、脉浮,也就是标准的小青龙汤证,如果他是冷的痰饮的话,那个脉会比较偏弦;可是如果他的痰饮是热的痰饮的话,他那个脉就会变吹气球,变得比较鼓上来。所以你如果是小青龙汤证就会把到这个脉是鼓鼓的,好像吹气球,不能是一根弦脉,而是鼓起来的,那就要用小青龙加石膏汤。那我们实际上用石膏也不用加那么少,不用伤寒论的,伤寒论写二两是有点少,那我们的话大概加现在剂量的一两也ok了。

同学要知道就是,当我们小青龙汤证有这个肺胀的现象出现,那就可能是有什么支气管发炎或者怎么样,那你要用点消炎药。否则小青龙汤,如果你是用小青龙汤,之后再转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的话,那全部都是热药,到时候你就发炎会烧起来,所以要知道中间可能是有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存在的啊,就是这样的要清热,消炎。所以呢同学要记得,小青龙的痰如果他吐出来是带黄色的,或者吐出来的痰你觉得有一点热热的感觉,就是已经不再比体温冷的那种痰了,那你就要考虑到小青龙加石膏汤。那当然他的咳嗽有一种,肺有一种胀的感觉,象千金里面就讲到说外加热、胁下痛,引缺盆,就是咳嗽的时候这边会有抽痛,那也算,所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这是顺便要会的,因为很有可能症状走到这个地方,这是一点。

(0)

相关推荐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8

    半夏 法半夏做法: 整颗半夏,沸水过七遍,炮明矾,烘干再涮,一共七七四十九遍,每七遍算一个单位再炮再烘干. 引经药 细辛--少阴经 羌活--太阳经(颠顶头痛) 白芷--阳明经(额头中间) 川穹.吴茱萸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简体)

    麻黄於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本文為JT叔叔投稿於香港<MM>杂誌之旧文] 麻黄所谓「标热本寒」之药也其形中空如管能从骨.从血脉中把阳气发出来驱散寒邪能祛邪但人会虚. 张仲景书中的药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旋覆花及接骨方(13)

    旋覆花及接骨方 那这个大补汤,<辅行诀>里面那个大五脏汤跟大泻五脏汤哦,它的药味并不是大泻汤都是泻药,不是哦.有时候大泻汤也是补药,只是能够让它安定下来的补药.但是,大补汤比大泻汤一定多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6.3)天门冬生姜的药性、灵飞散(V86

    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讲天门冬这味药.其实在张仲景的方子里头啊,也只有这个麻黄升麻汤要用到天门冬,而在桂林本里头他根本也不放天门冬哦.所以这个药就是在张仲景的方就这样子晃这么一下.不过天门冬这个药,你想啊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6)

    1.2.2 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 我想在上<伤寒论>的正文以前,我们应该一开始要上的是太阳篇,那我们还是最好要认识一下足太阳膀胱经,它在人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虽然这不是<伤寒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十二募穴的保养(8)

    1.3.2十二募穴的保养 我们看看十二募穴那些比较好用一点.这个肺的募穴是中府,我自己就是个人一种偏见,总觉得肺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脏哦,我不太会直接对这个肺灸进去太多的东西,我自己就是这样啦,但是不一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八会取穴与保养(7)

    1.3.1八会取穴与保养 上一堂课在讲到膀胱经的时候,有一句话我那个时候理解得不太对,就是膀胱经它有一句话说,"是主筋所生病者".那时候我没有把它跟其它经的条文对在一起看,所以我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五输穴(84)

    我说的这个<黄帝内经><咳论>条文,它后面多讲一句话,他就说咳嗽要怎么医啊,黄帝这样问,那这个教黄帝医术的这个岐伯啊,他就说如果是脏病的话就治他的俞,腑病的就话就治他的合.那如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中风及小续命汤讲解 (233)

    我老实跟同学讲,就是中风这一篇里面,大部分的方剂都不是真的对中风很好用,里面需要各位同学记住不忘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续命汤.续命汤学会之后,其他的方子,就是说如果是中风后有些后遗症,就是最主轴的方子,就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方(225)

    葶苈大枣泻肺汤 小半夏汤等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肺里头的压力太高的时候,就是水压太高就用这个方,"支饮不得息",整个人的胸口撑胀的.塞满的,简直是喘不过气,呼吸困难的,有痰.有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