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 | 北京城发展的文脉是“中正和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开宗明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北京70万年的历史、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充分体现并科学证实了上文的论断。

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连续性。北京从有文献记载以来,先后13次为都,其发展脉络大致经过6个阶段:一是方国都城,二是北方重镇,三是割据政权都城,四是北中国政治中心,五是全中国政治中心,六是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3000多年间,或为国或为郡,或名州或名府,其治所或驻地,虽名称不同却都在北京。这条历史长河,表现出北京悠久文化史演进的连续性。

北京文化史的发展,不仅具有连续性而且具有日新性。正如《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辽朝陪都南京到金朝京城中都,有着质的飞跃。又到元朝大都,成为全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更是一个大飞跃。再到明朝北京,恢复唐宋礼法,重以德以法治国,并以道以礼化民,北京文化史再向前发展。如明清北京城中轴线体现了一个理念,分拆开来,要点有四:
“中”
中是中间、中央、中直、中正的意思。“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论语》里“中”字出现26次,如《论语·尧曰》的“允执其中”。《尚书·大禹谟》说:“允执厥中。”我国名“中国”“中华”,都冠有“中”字。《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因此,“中”既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建都的根本。《吕氏春秋·慎势》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北京城设计与建设的法宝,是一个“中”字,北京城居天下之中,皇城居京城之中,宫城又居皇城之中,而宫城又以中轴线为中。

“正”

事物止于道,就是正,也就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符合万事万物的规则、规律。永乐朝建北京城,南面正门原称丽正门,后名为正阳门。“丽正”和“正阳”都突出一个“正”字。《论语》里“正”字出现24次,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做人做事,为官为政,从学从商,务工务农,都要讲求“正”。
“和”
众管之声,贵在和谐、要在和合。《论语》中“和”字出现8次,如《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学而》又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也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粹点是“和”。
宫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出“天”;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突出“极”;清初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个由神权的“天”,到君权的“极”,再到社会的“和”,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西华的两门,东面左顺门(后改名会极门,清改名协和门)、西面右顺门(后改名归极门,清改名熙和门)——总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和”字。这6个“和”,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和悦,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安”
安,就是安静、安宁、安顺、安泰的意思。北京皇城的正门,明朝称承天门,强调“天”,但从“天”承接的是什么?没有明确的含义,可做多种解释。清顺治朝改承天门名为“天安门”,“安”的是什么?史书未载。《论语》中出现“安”字12次,如《论语·里仁》说“仁者安仁”。《孟子·梁惠王下》说:“安天下之民。”安,自然包括天下的平民百姓。皇城的北门,明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天和地都突出一个“安”字。皇城的6座门即天安、地安、东安、西安、长安左、长安右,都突出“安”。这6个“安”字,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安康,家庭安福,人我安和,自然安顺,社会安泰,世界安宁。社稷江山,讲求永安。
所以,北京城发展的文脉是“中正和安”。中则正,和则安。因此,“中正和安”是北京建城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个“中正和安”的基本理念,是北京的,是中华的,也应是世界的。
本文摘编自《北京文化史》引言,篇幅所限略有删节。
三个千年的北京变局
五大文化的交融生发
六百年的故宫芳华

阎崇年研究北京文化六十年的总结性成果

《北京文化史》
阎崇年 著
北京出版社
2021年2月
本书梳理了北京历史的文脉,以更加宏观的视野,阐述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产生、演进和发展的历史。本书是阎崇年先生在《北京史话》《古都北京》《北京文化史》等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以及踏查笔记等,撰写的一本全面介绍北京文化的著作,既有历史朝代变迁的大格局,又有对人物、器物的关注和举一反三;既有博采文献结合实践的学术价值,又有通俗易懂的文化普及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