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 夕死可矣
安 康 普 古(普及古汉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AK译文:
当下听懂了,顿悟了,明白了道理,过去有失偏颇的,错误的观念就让它去死吧,抛弃它,不要了。借用袁了凡家训《了凡四训》里的话说叫做: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人哪,常常须要脱胎换骨的改变。用今天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就是: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安康译文补充说明: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大的贡献并非是《论语》中所揭示的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和启发式教学,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整理和诠释了中国古老的哲学《易经》,并为《易经》配上解读,取名叫《易传》。末学以为,成语名不见经传中的“经、传”两个字指的就是《易经》和《易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易经》和《易传》中没有提到的人、事和物,是不靠谱的。比喻所叙述的人、事和物没有依据,没有说服力,站不住脚。
既然孔子最大的贡献在《易经》方面,那么,翻译和解读孔子的话就应该用太极思想和阴阳的观点,配合汉字本义、比喻意和引申义的使用方法来理解比较妥当。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被后人望文生义地解读为早晨听懂道理,傍晚死而无憾。这种解读,实则是误解了孔子本来的意思。试想,弄通真理以后就死了,弄懂真理还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孔子很冤枉,这样解读论语让后人以为孔子十分迂腐。这样解读孔子,本质上是没读懂孔子。《论语》把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作为开篇第一句话,是想告诉世人说:孔子主张经世致用,倡导大家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这样的学习才接地气,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里,朝夕是反义词,是一对阴阳,合起来是一个太极。在汉语言里,反义词都是阴阳,它相反相对相成,不可以分离。朝的确指早晨,夕的确是指傍晚,但跨度是两天而不是一天。因为在太极图里,阴阳是首尾相连的,宛若时钟上的时间,昨天和今天是没有界限的,是分不开的。物壮则老,物极必反,阴极阳潜,阳极阴生。昨天里有今天,今天里有昨天。所以,以农历来论,一天的开始是昨天晚上的11:00。也就是说,朝是今天早晨,夕是昨天傍晚,朝是今朝,夕是昨昔,朝是现在,夕是过去,朝是当下,夕(夕同昔)是过往。“死”本义是死亡,这里用引申义理解为让它离我们而去,主动把它抛弃不要了。这句话的宗旨就是不断学习,并自我调整,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这样解读论语,孔子他老人家才会含笑九泉。
其实,不仅仅是孔子的话需要用太极思想,用阴阳的观点,并配合汉字本义、比喻意和引申义的使用方法来解读,所有古圣先贤的话,无一例外的都要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因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元点,诸子百家没有谁不读《易经》,没有谁没有受到《易经》思想的影响和浸润。末学认为,正是《易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的特点。于是诸子百家3从《易经》四面八方的某个视角切入,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并把它阐述成系统,于是便自成一家。
至哉乾元,大哉坤元,高山仰止,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希翼它能为君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