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故事美
城南故事美
文/成光
听说广丰创业文化广场落成,于是在丙申年腊月廿七那天下午步行去瞧了瞧,发现它在广丰广场文化中确有独到之处。
广丰创业文化广场座落在上二公路边上,上二即江西上饶到福建二渡关。广场北抵丰溪河,柴跑岭,南与乌尖峰相望,东去五都,西与城区锦锈花园相通。边上还有第5代国际建材集约中心――兴旺名城等建筑,是一个休闲娱乐场所,它的建成使得城南片区的市民们有了一个好去处,且将会在此处演绎一个个故事。
公园的主题是创业,因此公园里的浮雕便集中体现主题:有操耒驱牛翻地的;有割麦子的;有挑担子的;有摆摊的;有农民、有商人、有工人、有办公室白领……他们都在创业,共同打造广丰这个美丽的、新兴的山区城市!还有两组引人注目的雕塑,一组是两个中年农妇挑着一大捆尖头箬笠在疾走,为的是去赶墟场。
另一组是几个大男人正欲把竹扁担往肩上扛,两只水捅一前一后平放在地。
这两组雕塑正反映了古老广丰地道的农村文化,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和县城,一般都由壮男人从就近的井里挑水喝,有的要连夜去挑,因为有的井水源有限,须排队等候。当广丰人农田空闲之时,为了增加收入,常常要搞一些副业,如编斗笠、结棕绳、造鞭炮、织苎布……不一而足。广丰民谣里有言:十都纸,五都伞,洋口炮仗,杉溪肖娘勿用干(gan四声挑选的意思)。意思是纸、伞、炮仗等分别是十都、五都、洋口等地的特色产业。民国时杉溪是个与永丰、五都、洋口并列的行政镇,因当地商人与地主较多,他们的女儿陪嫁较丰,招赘与迎娶都是不用为钱为生活发愁的。全区各乡镇均有自己的特色副业,如毛村那一带老百姓种植紫老烟叶,然后哂制加工成黄烟丝出卖,壶桥、湖丰一带种植苎麻,加工夏布,还有以编竹笠为主要副业。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转移,出现了宠大的打工大军,形成了打工经济。他们走南闯北,出卖自已的劳力,也贡献自已的智慧,学习别人的经验。三十多年以来,有的依然付出体力,有的付出技术,有的则走进写字楼。广丰人多田少,因此劳务输出占绝对优势,逐步形成打工经济,外出打工创业,并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少数人全家外迁,在他们的打工地安家落户。于是文化创业园专门辟有一长碑,长碑正面的浮雕以做零工,外出务工,春运为内容,简明扼要地记述打工经济形成与发展,艰苦与辛酸。
与打开经济相对立的传统经济模式便是墟场经济,前面提到广丰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每户人家都在搞副业,而他们产品必定要运出来卖掉,那么自然而然要到墟集上去交易。这样各个大集镇便逐渐出现墟集等交易场所,由各朝官府与现在政府下达命令,责令何时为交易日。在交易日上集的俗称赶墟。小时候记得是三日一墟,五日一场,逢五逢十日,墟场人流物货爆满。广丰有相当一部分人做商人,在墟日那天在墟场上摆摊,有肉摊,有鱼摊,有干货摊,有鲜货推。各式各样,名目繁多,面孔迥异。墟场上的税收足够上缴官府与国家,供行政开支。墟场上交易额也宠大,足够商人们挣取利润,从而带动了农副产业初级产品发展!
墟场经济与打工经济各可形象地概括为一句话便是:“肩挑叫卖走山乡(墟场经济)”,“十万斗笠闯天下(打工经济)”。那么当今创业经济便可概括为“六万挖机闹九州,十万老板创大业”。随着新观念,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广丰人眼界大开,于是新一代劳务输出人员在付出劳务的同时,认真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大胆创业,开始了尝试创办各种各样的场厂,做起了老板的营生。开办养鸡场,养鸭场,养猪场,承包渔塘,养起了淡水鱼,承包山地,种植果蔬,培育竹笋,马家柚,办起特色农业,不再受原来传统农林牧业观念制约,还有的办起了炼铁厂,电子电脑厂,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还有开连锁店的,商号越来越响亮,当然他们创业的地点不再局限在广丰巴掌大的地方,他们在外地办,既吸纳广丰人,又吸收外地劳力。只要有一技之长,他们敢把天捅破!敢把天下闯!同时广丰又吸引好多外地商人来广丰开店淘金.如今广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商号春笋般冒尖。随之而来便是一条条水泥路及景观灯,绿花带的不断延伸。这组创业经济浮雕是以广丰卷烟厂,广丰挖掘机,广丰木雕城,电子商务为题材的,它们是广丰经济的龙头。
古老的广丰本就是文画并举之乡,秀才多多,因此广丰人更是文明秀仪之人,出门在外,礼仪在先,信用摆在第一。就连公园的警示牌都体现出来了。如创业文化公园的草坪上便竖立着这样的牌额:“愿君莫伸折技手,鲜花亦自有泪滴”。“今天你脚下留情,明天我还你绿荫”。“无可耐何成落花,欲揽春色入自家”。“少一个脚印,多一寸绿色”。整个文化公园处处体现着文化气息。
创业文化公园总面积60亩,设有景观雕塑及导视牌27组,包含“筑巢引凤”,“中流砥柱”,“海纳百川”等大型主题雕塑。音乐灯光秀包括“杜鹃花音乐喷泉”,“光影魔方”,“时空隧道”等景观。还有小广场,篮球场和田径场。是一个集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将极大提升广丰区城南片区的城市品位与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