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语言如何塑造现实?
【问题的提出】
产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用户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购买一件产品?过去几年,我有了一个产品,也卖了不少货。但是,这些事情,做成之前、做成之时、做成之后,我依然搞不懂什么是价值、以及购买产品的奥秘。
为什么,哪怕一件事情把它做成了,却还是不知道其原理呢?
我们先从“产品”切入。
如果问,产品是什么?然后回答,产品就是XXXX——这个思路是很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陷入了语言本身的逻辑而不能自拔。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切入——我们先罗列一下,我们所看见的产品:
广告里,美轮美奂的介绍,在你心中所塑造的那个“感觉里的产品”;
当你和朋友在咖啡厅里,提到某个产品时,大家共同想到的“概念的产品”
你所体验到的、产品为你提供的服务;
比如微信,它作为产品,在你眼里,它是一个软件。在码农眼里,它是一大堆源代码;
等等等等。
请问,上文所提到的事物,它们都是产品么?都是的。但哪一个是产品的本体呢?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说——产品它不是一个既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它。
产品是我们创造出来的,然后我们又从虚空之中、借来一个虚拟的概念,取名为“产品”。
然后,这样一个只存在于心灵的抽象空间的概念,它作为一个“想象中的实体”而存在着。然后,广告里的产品、你所体验的产品、作为打工人劳动对象的产品、作为竞品而出现在同行眼里的产品、作为会计核算对象的产品——这些,都是那个抽象实体,在现实之中的显现。
我觉得,这样的一种解释,最近似于现实。
我赞成哲学的不可知论。
什么是不可知论?以产品举例,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产品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可能触及产品的“实相”。当一群新的消费者,去遭遇我的产品时,他们对我的产品产生了全新的见解,如此一来,我的产品就又从虚空中涌现出新的性质。
什么是“实相”,实相就是reality,所谓的“真实”。我习惯于把这个词称为“实相”。
因为,我们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局限于人类的那些认知工具,包括感官、被建构的感知觉、米塞斯的心灵结构(西方哲学的基本范畴)、理性、逻辑、情感、符号系统——等等。我们只能运用这些被局限的认知工具。它们不能触及实相,它们只能让我们去盲人摸象一般地、去感受实相的不同“面向”。
好了,回到产品。
我作为生产者,我只能亲身体验到、产品面向生产者的那一部分——产品的结构、设计流程、生产过程、财务数据,等等。
产品面向消费者的那一部分,我是永远也体验不了的。
我没办法像消费者一样,去不带偏见地体验自己的产品。
也就是说,生产者不为自己、为陌生人提供产品,生产者并不能像消费者那样,亲身地体验自己的产品。
因为,产品的消费过程,终究是一个、主观的体验、私人的感觉。无论是消费者的描述,还是调查报告,还是什么各种方法论,终究只能间接地去了解实相。并且,这些认知过程,被其所运用的认知工具而扭曲了。
也就是说,我们眼里所认知的现实,被我们的认知工具本身扭曲了。
那么,“现实”又是什么呢?
不妨这么理解,我们眼中的“客观现实”,可以这么理解,有“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和物理现实互相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眼中的客观现实。
我们所关心的现实,实际上是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这些是“社会现实”。
社会现实,它依赖于人的认知和行为而存在。
好了,回到上文中,我对产品价值和消费者行为的追问吧!
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就好像暗示了,那里存在着一个、既定的、未被我所认知的客观真相。
但真实似乎并非如此——
生产者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创造出了一款产品。
消费者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接收广告、宣传,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购买的行为。
然后生产者,又局限于自己的认知,间接地去猜测消费者是怎样认为的。
然后,我们坐在这里,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又在这里猜测这整个过程到底是如何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都局限于认知,去认识社会,然后做出行动——这些塑造了社会现实。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回过头来,反省一下我们是怎样认知的。
显然,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认知工具。
语言塑造了我们眼中的现实。若不把它拆解,那就无法对“现实”有着更深的认知。
【处理未知的实相】
我们先从一个名词开始。
“价格”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价格”?
因为,我们人是灵长类动物,我们的肉眼和大脑没办法同时跟踪、一个社区之中几百个人的行为。
所以,我们借助语言的文字符号,发明了“价格”。运用抽象的文字符号,间接地去表示、几百个人的经济行为所反馈在一个产品上的结果——“价格”。
也就是说,环境所产生的进化压力,使得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了社会化活动。然而,我们的感知觉,却无法处理这么多的“实相”。
然后,进化出语言这种工具,将那些未知的实相以格式化,然后再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运用文字符号,这种抽象的认知工具,去间接地表示那本来无法处理的“实相”。
【概念的涌现】
那么,抽象的概念又是怎么来的呢?它又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想象一下,在亿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灵长类要进化出智慧。
这种智慧,最起码要躲避天敌吧?第一集都活不过去,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首先,灵长类要进化出“聚焦”,主动地——而非基于基因本能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原始人的头脑中,是一片混沌,各种原始的感知觉和原始的神经冲动交织在一起。此时还没有任何时间、空间、自我、外物等概念,而且感官知觉还没有被理性塑造,故而也不能稳定地从眼前的一团混沌之中、识别出作为认知对象的某个物和背景。
那么,首先要进化出来的,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所谓的“聚焦”、“注意”。一开始可能是无意识的注意,再然后是有意识的注意。
有意识的注意,就暗示了一个认知的主体——没有主体何来聚焦?——这也是“自我概念”的雏形。
聚焦到某一个外物上——一头飞奔而来的狮子。
总而言之,灵长类必须进化出这种认知,聚焦注意力于一个飞奔而来的外物,然后识别出这个是天敌,然后撒丫子就跑,最好大喊一声通知其他灵长类。
如此一来,就需要,在心灵之中,稳定地形成一个聚焦的概念,然后任何外物都可以形成一个“概念”。
这种“概念”,它必须、最终进化成,脱离于具体的情景、超越时空限制而永存于人的心灵之中。
不能说早上原始人还能识别“那是老虎”,下午就全忘光了,那就被吃掉了。
当然,这些概念,会有一个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变化过程,甚至这个过程都不可知,最终才演化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模样。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真假这种二元对立的概念,是进化出来帮助我们处理无穷尽实相的工具,并非世界的本原。
因为,能够有真假这个概念,说明人已经走出了、原始人那一片混沌、矇昧的认知,不再是一脸懵逼、大脑空白了,并且对眼前所见的世界进行了格式化,可以提出问题了。
所以说,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么想怎么做,这才决定了社会的现实。
好了,在进化之中,演化出的这些基本的认知结构——三维时空观、因果律、逻辑基本定律、实体与对象、或然性——也就是奥派的米塞斯所讲的“心灵结构”。米塞斯根据人类学和哲学认为,这样的心灵结构为人类所共有,也是社会科学的基础。
这个心灵结构,它“不是米塞斯的”。它其实是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中的“那一大堆范畴”,来自于康德哲学,也就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心灵结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基于心灵结构而衍生出的“先验的人类行为科学”——米塞斯试图把它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这我就看不懂了。讲真《人的行为》那书我是实在看不懂,我怀疑作者本身,过于注重理性和语言而导致完全体验不到其他的面向,而且由于缺乏灵性体验,所以无法突破心灵结构这一关。
从这个路径去建构社会科学,我是相当不看好的。一方面,米塞斯的心灵结构依赖于人的主观反省。但是半个世纪之前,就心灵结构这一块,就不再是哲学家的书斋玄想,而是走入实验室,因为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已经发展了起来。另一方面,米塞斯不是哲学家,分析哲学和进化心理学在这一块讲得比他好得多,我推荐大家去阅读Searle和Tomasello的作品。
从进化上讲,我们最终进化出了这样的一种、心灵的基本认知图式,那就是“实体”。任何一个概念,它都是一个和其他概念彼此独立的、完整的——认知对象?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这是脱胎于我们在物理环境之中的生存压力的,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聚焦于扑面而来的猛兽、捕猎的对象、采摘的果实。
并且进化出一个抽象的、完整的、独立的概念,去表示这些我们所关注的对象,进而才能形成达成这些目的的逻辑上的可能路径——这样才能优胜劣汰。
我其实赞成Seth的观点,它们都是心灵图式。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认知的图式,我们遭遇社会性压力的时候,进而又运用这种图式,去创造概念去处理社会的实相。
所以,我们才会,运用一个独立的概念,去间接地表达,那几百上千人的行为。这些概念,原先是处理那存在于物理界的天敌、捕猎对象、采摘对象的。
为什么,实体最终进化成,一定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而被我们认知的呢?进而逻辑学的基本定律也进化成这样呢?
康德是说,对象的同一性——就是说它是一个整体——是因为“统觉的先验统一”。
统觉,是心灵的觉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场”,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还有内心的感觉、对重力的感觉——它们是统一的。
因为,讲道理,我们看到一只老虎,我们有关于这只老虎的视觉信息(老虎好大)、嗅觉信息(老虎很臭)、听觉信息(老虎在叫)——等一大堆感觉的信息,然后老虎作为一个“统一的对象”出现在我们的心灵之中,伴随着那一大堆视觉、听觉信息。
然而,我们能够区分出,这只老虎传达给我们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我们能够分辨出,老虎的叫声、老虎的斑驳的色彩——
但是,康德却并不能观察到,这些不同的感官信息,是怎么在我们的心灵之中,结合人的理性和知性——那些一大堆心灵结构、基本的认知图式——最终形成老虎这样一个完整的“对象”、而被我们认知的。
也就是说,康德观察不到,这些感知觉、组装成老虎这么个对象的过程。
那为什么老虎这个对象,它是一个整体呢?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半个老虎+半个老虎,这样两个对象呢?
康德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心灵对自己的感觉是统一的,是先于经验的统一”。
比如,你现在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你的心灵面前是一块完整的屏幕。
但如果是伏地魔,丫有七片灵魂,他的感觉可能就不统一了。搞不好他眼里的世界,是七个屏幕。
也有可能是,同一个时刻,他眼里的世界是七片的。
也有可能是,七个屏幕交替地出现在伏地魔面前。
那伏地魔眼中的世界,就是多重嵌套的,多重时空互相叠加。那就很克苏鲁了。
但是,如果我们走向其他的进化道路呢?
因为,大家想一想,这样的心灵结构,它其实是视觉压倒其他感官知觉的结果。如果,在诸多感官的竞争之中,听觉胜出而主导注意力呢?就像蝙蝠一样?声音可以形成共振,那么听觉主导的心灵结构之中,逻辑的基本定律恐怕就不包括“概念和概念之间互相独立”、“自身保证统一性”了吧!
【社会存在的生成】
语言,是在这些心灵结构的雏形出现之后,才进化出来的。
我们现在思考一下,作为名词的那些社会存在之物都是什么吧!以及我们是如何思考它们的。
“公司”、“市场”、“交易”、“时代”,我们都是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独立的概念对象,去指代它们。
我们把公司当成一个“质点”去处理,把时代和市场当成一个“场”、一个“范围”去思考。显然这些思考过程都是运用视觉去处理的。
但是,交易呢?交易是一种行为,一个过程。而不像公司和市场一样,可以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去想象。
行为,它的本体其实是存在于抽象的概念世界。你必须借助抽象思考能力,运用文字符号,才能触及到行为本身。
因为,你去市场上买一斤猪肉,这样的一个“行为”,它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在这一段时间之中,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对客观现实的快照,你都无法找到“行为”的本体,你也不知道它从哪个时间点出现。因为整个过程才能称之为一个“行为”。
说得明白点就是,你思考一个行为的时候、处于认知状态时,是运用语言间接地认识它、此时你是第三人称的视角。而你去行动的时候,你是处于当下的,是第一人称的视角。行为此时并不像一个真实存在的物摆在你面前,你必须借助语言去思考这个“行为”、以及它指代的一系列活动与感知觉。
交易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它本身是由大量的行为组成的。比如,看价格,去市场,使用钞票。一个交易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的事实,它本身又是由更大量的社会事实、以及这些社会事实所依赖的物理事实组成。
也就是说,我们说——“因为主体A的行为甲、所以引发主体B的行为乙”,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因果律,它并不能描述客观事实,而是作为一个记忆被“生成”了而已。
也就是说,在三维时空之中,无论是运用感官去观察客观现实、或者是运用科学方法去测量客观现实,你并不能像发现一个质点一样,精确地确定一个行为到底何时何处出现,而我们是事后诸葛亮地把行为当成质点去处理。
所以说,我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哪怕是两个社会存在的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基于这一系列认知工具按照某种方法生成的。
也就是说,社会现实,是建构出来的。
【理性化的心灵空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其实是单一的、线性的时间观。然而,事实呢,是多个社会事件同时进行、并且交叉作用产生多种可能性。
单一的、线性的历史,其实是方便那落后的大脑去处理,并且要统一大家的认识。多个单一线性的历史叙事互相竞争,最终总有一个要胜出。
但是,无论如何,运用实体这样的抽象概念,去建立一个社会存在的对象,然后指代一系列本无法处理的社会化的实相——这样的处理方式,暗示着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是处于一个“理性化的心灵空间”。显然这也是在进化中涌现出来的。
什么意思,你在T时刻,思考,“这里有一个社会化的事物,叫做产品”。
然后,到了T+1时刻,这个产品,是不是原先的那个产品啊?是的。
就算这个概念要发生变化,那这种变化,也是在基于心灵结构的语言之内可以被充分描述的。
然而我们都知道,社会存在依赖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它们可不像火山一样是自然界的事物。
那么,作为概念的产品,如何在T时刻和T+1时刻,保证它们的同一性呢?
实际上,是通过概念的同一性,去实现对象的同一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结构以及认知方式,它是脱离于具体情境、超越具体的时空而不变的。
这就好比,在你的心灵之中,建立一个坐标系。
处于时空点(0,0,0)的概念A,通过某种变换,此时处于时空点(1,1,1),变换前后的A都是同一个A。
也就是说,这个心灵空间,它在时空上是均匀的,并且时空与概念彼此互相独立。
不仅如此,还有,目的不以手段为转移、变换本身不会扭曲本心灵空间的基本性质。等等等等,坑太TM多了,我都找不过来。
这是我们思考的方式。
然而,观众朋友们,现实中的、社会的心灵空间,时空并不均匀、对象并不互相对立。
这TMD哪一样都不一定成立啊朋友们。
好了,现在,我们拆解一下一个“社会事实”——
A、(1)我的声带发出这样的声音(物理事实),作为,(2.1)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社会现实)
B、(2.2)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作为,(3.1)我表达了怎样的一个意思
C、(3.2)我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思,作为,(4.1)我做出了一项交易
D、(4.2)我作出了这样的一项交易,作为,(5)我投资了一家公司
我们实际上,是把1和2.1,都当成一个质点去记忆,然后根据线性逻辑的结构把这些记忆串联起来。
好了,在A时刻,2.1被视作根据1所生成的一个社会现实。
到了B时刻,前一个思考的case,也就是2.1作为一个既定的结果,被纳入到了新的思考过程之中。
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的行为!我们如何保证2.2和2.1是指的同一个对象、它们之间并无差异呢?实际上,只有概念的同一性,以此去确保对象的同一性。但实际上,它们很可能不是一个东西。(我很好奇大家能从这里悟出什么奇奇怪怪的结论来)
还有一个特性是,当我们思考A时刻所有的过程时,我们是运用心灵结构、语言的逻辑结构,以此把那些关于1和2.1的记忆调取出来,组合在一起。但我们的心灵此时认为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
此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质点、逻辑结构、它们之间的运算(作为、或然等等等我暂时想不全),这些心灵图式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时空是彼此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
不过,我更倾向于认为,此时我们“只是在思考”而已,对这些性质并不知情,只是事后回想起来,它们好像如此。
【空灵的语言世界】
我们坐在那里运用语言思考的时候,如果你能仔细停下来感受自己,你会发现我们貌似是在一个特殊的、语言塑造的世界之中游荡。这个世界的感觉,相当空灵,有别于我们所见的现实世界。
我记得,几个月前在未来科技城,听到了一段广播。当我仔细察觉听广播的过程时,想起来学生时代所做的英语听力。
大家想一想,英语听力的过程是怎样的?
几十秒的时间内,快速地放完一段对话,然后给你十五秒时间在在卷子上作答。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它呢?
先用耳朵去听。
然后,听到的是英文语句,听到大脑里面去思考。
然后,把听觉的英文,转化成听觉的中文,然后再转化成视觉的中文段落。
然后,识别这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
然后,识别出,对话的两个主体,两个主体所作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时间顺序。
然后,根据问题,思考,作答。
以上这些过程,是浓缩到几十秒之内,你所要完成的。而且你在考试的时候,心理压力还大,旁边闹哄哄。
那么,这每一个过程,你都要即时地、当场完成。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训练英语听力,那么,我们就要反复训练感知觉、思考过程、并且理解复杂的人际事件的互动及它们可能的几种逻辑类型。
并且,需要反复训练这些技能,最终达到根据条件反射,就能完成的地步。
因为这一切就是几十秒钟的事情。
好了,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们上学的时候,有没有接受过这么细致的训练呢?没有。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疑惑——
我去思考、听力的过程,是运用语言去拆解的。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听英文到听中文、再到看中文的过程。很多人是直接跳过去的,是直接运用心灵去“感觉”、“直觉”的。
我们想一想,“冰川骑士的第十二条法则”
冰川修饰骑士,冰川骑士修饰“第十二条法则”。第十二条是法则的定语?我语法学的不好。
这么复杂的语法结构,到底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
显然,语言中的这一部分,并非是因为要描述客观事实、所以进化出来。而是,基于已有的逻辑结构,人为了组织起更复杂的、更多可能性的行为,而进化出来的。
主谓宾结构并非描述客观事实,而是为主体的行为设计出来的。
因为,一个主体的复杂的行为,以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它们都是社会存在的事实,无法在当下被感官所完全认知,只能基于抽象概念去把握。
也就是说,脱胎于物理环境之下、生存压力的心灵结构,在进化中涌现出来之后,又根据自己的规律向更空灵的境界去进化。
总的来说,当我们运用语言思考的时候,其实是心灵以语言这种形式在跳舞,那是在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抽象世界之中。
【在语言之中】
也就是说,我们活在语言之中,无法摆脱这些心灵结构。
实际上,我们的意识也被它们所建构。一方面是生理的,感官对外界的感知,并不接受主观心理的调节,所以我们被迫地、如此地去听、去看。另一方面,是这些后天进化出来的、从个人角度看倒像是先天具备的、心灵结构——这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
正是这些,建构了我们的意识,我们无法摆脱它。
要说摆脱它们,办法也有。下文再说
【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好了,基本的原理大概就是这些了。现在讲讲日常生活中,语言到底怎样地误导了我们吧!
小说、电影、电视剧,文艺作品,实际上是运用主观的逻辑结构,把客观事物、行为、意见组织在一起。逻辑结构是主观的,记忆与印象是关于客观的事与物的,想表达的意思那更是主观的。
它的逻辑结构,可不是“客观事物”的。
文艺作品是这样的,那其他的东西,就不这样了么?
我们所认知的历史、社会、经济、还有ZZ——那是啥啊?都是基于人们的想象而存在的东西。说到底,如果你没有亲身做过大事,那其实就是读了几篇文,几段话。
历史这样的社会存在,终究是无法被完全感知的。只能建构出一系列话语去间接认知,还参杂了叙事手法的各种主观的情感。然后作为文艺作品呈现在你我面前。
文章啊,它说到底,还是要照顾大家的阅读体验的。什么叫照顾阅读体验,就是要伺候好那个我执而已。
文章这种题材,是线性的、单向的逻辑结构。它能表达客观现实么?不能,万一客观事物的逻辑结构是环形的呢。更何况多重结构了。
所以说啊,男人不要嘲笑女人。历史是男人们的韩剧。
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它是公共的。它在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主观的、私人的、不可言说的感觉体验之中的时候,都可以运用这个共同的工具,以推导出一致的结果。
所谓的“客观视角”,就基于此,从虚空中借了一个概念而被创造出来。它并不存在,我们东亚人最喜欢一起去揣摩一个并不存在的“他人”、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需要而存在,我们需要它以保持一致。
我们并非运用它,去刻画真实,而是自圆其说,使得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
所以说,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其实就是逻辑性。逻辑并不反应现实,并且现实也不客观存在,逻辑只是自圆其说。
符号是心灵的工具,语言自然也是工具。知识,经验,以语言的形式结构化地凝结在那里。这些经验和知识我们都没有亲身体验过,也不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是运用逻辑把它们调动起来。
好了,这样,又回到了文艺作品上面。文艺作品里面的逻辑结构,是主观的逻辑结构,是符合我们心灵结构的形式的。
这些逻辑结构,其实是我们的自我、主体所思考所行动的逻辑结构。
按佛家的说法,这是“我执”。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的形态、所接触的物体、规则、人际事件、文艺作品,它们之内都共同具有着、形式一致的逻辑结构,并且这种逻辑结构和主体的心灵结构一致。
不然我们会吐槽,这个产品怎么那么反人类,那个文艺作品怎么那么晦涩。
而当我们去创业的时候,那就完全跳出这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了,进入无人之境。
先不说创业——这些结构化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工具,被我们所使用。我们的心灵被这样的逻辑建构了起来。
问题在哪儿呢?是在于我们的心灵,并没有完整地觉知、体验过这些工具本身。所以才有空虚、浮躁、乏味、虚无。
当下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去理解它,其实是以心灵结构将其格式化了。
那怎么办呢?通过冥想,其实是停止、觉察、内观,尽可能脱离这些内外的约束。
正因为,那些本能的反应,使得感知如既定现实一样摆在你面前,你只能被动地去认知它。还有这些后天的心灵结构,大量的认知工具。然后,大家一天到晚那么忙,注意力被死死地抓住在当下,动弹不得。那就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只有我执了。
这些都是进化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死亡时,那种全身心的冲击,可能使得我们的神经系统瘫痪,高强度的情感波动,全身不听使唤。
但是,如果你是坐在那里,听到“今天早上隔壁小区有个贪官想不开跳楼了”——你是运用心灵结构、将抽象概念以及记忆调动起来,组合在一起。
文字符号所组成的抽象概念,隔断了真实信息对你神经系统的冲击。虽然你并没有全身心地感受那个社会事件的实相,体验它无穷尽的“面向”或者说“侧面”。但是,语言这种轻量级的认知工具,便捷使你获得了信息,并且大批量地处理那本来无法处理的社会现实。
当我们进入到语言的现实之中时,考虑各种知识和经验——也就是各种带有因果关系的语句,然后试图根据因果律去组织起一系列行为,想要在未来达成某个结果。
此时,我们所考虑到的“带有因果关系的语句”,本质上,它其实是根据主观的心灵结构、所生成的对过往事件的记忆。如果说它真的具有效力,那是因为,我们在未来不得不按照心灵结构、根据逻辑去组织起我们的行为。
根据前文,我们知道,这都是一堆质点(其实是“模块”)编织成的一张网。
因果关系发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我们的认知不可触及的实相。因果关系倒像是,根据我们的心灵结构,以“可重复操作”的模式,强行把未知的实相“编码”出来的一样。
当然,在社会存在之中,因果说到底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也就是说,是“信仰”。从微观角度来看,它倒像是在模块之中的某一个切面突然涌现出来的一样。
所以说,对因果的迷恋,是对“我执”的迷恋。一种人的深深的自恋。当我们思考因果关系的时候,是在语言中进行一种特殊的“观想”,似乎此时我们的心灵试图同时存在于当下、过去、未来,其目的是基于当下参考过去以控制未来。
当然,作为创业者,其实是面对着一片混沌、不可言说的未知实相。我们也可以,运用已知的认知工具,将所面对的实相格式化,所谓的“我们以理性的方式将世界解蔽”。
但实际上,这里充斥着无穷多的可能性,无量的或然世界,无穷多的实相的面向可以呈现给你。此时,我们需要的是跳出认知工具,心灵直观这一切。
所以说啊,绕了一大圈,又回到Seth的那句著名的话:你创造你的实相
后记:
这些最基础、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在我的需求范围内,已经搞定了。心满意足了。哪怕没搞定,方向也是这么个方向。
之所以写这么个吃力不讨好的东西,是因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内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认知太蠢。
我想本文读起来,一定非常费劲,而且绕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如果从头去亲自在现实中拆解、本文提到的那些问题,那就不得不如此麻烦。
不过,找了一圈图片之后,我又没什么心情去写这个后记了。小乔多美啊,一天到晚纠结这些头疼的问题干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