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养心 ,以佛养性!无忧喜乐,是为弥勒!
佛牌佛像我们说过很多次了,其中有一位佛,只要我说个对联你就能猜到他是谁,来试试: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看到“笑”你可能猜测是济公活佛,加上“大肚”后,眼前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了一位憨态可掬的弥勒佛。
表面上看他是最为开怀快乐的佛,实际内里的乾坤一点也不比他的肚子小。
名为佛陀·实为菩萨
弥勒佛是接替释迦佛的下一任佛陀,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因弥勒已经成佛,故也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弥勒佛”,实际上其仍为菩萨。
以上,就是最初的弥勒了。
但在大众眼中却是这样的……
如果要追究这个形象的源头,就要追溯到五代后梁时期了。
应化身——布袋和尚
在当时的福建省福州市的海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僧人,名叫契此。契此总是大腹便便,身背布袋,手拿佛珠的样子。而且个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而且契此能预知晴雨,天要下雨的时候,就穿湿布鞋;天晴,就穿木屐。居民应验了好多次,就问他的法号是什么,而契此总是回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因此就被唤作布袋和尚。
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磐石上,示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人们认为契此和尚就是弥勒佛在人间的化身,二者一个在天,一个在人间。于是后人为他塑像供养,逐步按“布袋和尚”形象将弥勒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样子。
弥勒佛一般都安置在天王殿中,给人一进山门就皆大欢喜的感觉,所以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也成了寺庙的规制。
从这个角度讲,布袋佛和弥勒佛,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跟弥勒佛相比,他又多了点逍遥、入世历练的意思。
坐佛站佛?
市面上常见的弥勒有两种姿态,但都是挺着大肚子笑口常开的模样。或站或坐,又有什么区别呢?
姿态:
站佛站立的弥勒佛更有生动的感觉,因为是取布袋和尚行走人间的模样,站佛即行走像,更自在灵动。
坐佛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形象,整体富态饱满,面庞慈眉善目,更加和蔼可亲端庄一点。
寓意:
因布袋佛的布袋能装,所以弥勒有招财纳福的寓意。
站佛与坐佛的寓意是相似的,都包含着福泽延绵,庇佑保护的意思。希望佩戴的人福气满满。
有不顺心的时候,看看佛陀笑呵呵的脸庞,保持平心静气,笑口常开,为人处世也能豁达乐观一点。
不同人戴不同效果:
小孩佩戴,吉祥健康,喜笑颜开,学习也能一帆风顺,聪明伶俐。
老人佩戴,乐观开怀,益寿延年,更显福态饱满,与年龄相称。
年轻人佩戴,显的性格豁达洒脱,时尚又可亲。
女人佩戴,可以弥补阳刚之气,宽容大度,有助身体健康。
以玉养心 以佛养性
对于生活,笑看人生是一种释然
大肚能容,了却无限烦恼
笑容可掬,结成更多善缘
佛引福来,有福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