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雁:追求智慧的教育,一定要先培养智慧的教师
王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生导师、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与会者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从融合教育的视角,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应该怎样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从世界特殊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融合教育一定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国家特殊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初期以提升残疾孩子的入学率为主要目标,到新世纪初期以“推进”与“加快,逐渐进入“提升”和“完善”为目标,再到现在的以提升质量、追求公平为主旋律,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为总目标。这是我国特殊教育整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国际的特殊教育发展有一些怎样的趋势呢?一是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越来越走向融合;二是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个别化;三是对特殊儿童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化。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国际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一个是政策推动。通过立法、政策的颁布来保障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康复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措施之一。比如美国在1968年颁布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1975年颁布了《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等。另一个趋势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以美国为例,美国为特殊幼儿提供八类融合程度不同的教育安置。第一类,早期普通教育环境,既我们所说的融合教育的环境,这些残疾的孩子,到普通的幼儿园在普通的班级里面和普通小朋友一起学习生活。第二类,早期特殊教育环境,指的是在普通幼儿园,专门为残疾小朋友成立的特殊班。第三类,部分普通-部分特殊环境。第四种,家庭环境,就是在家接受学前教育。第五种,隔离学校,专门为特殊儿童开办的幼儿园。第六种,住宿机构。一天二十四小时为残疾儿童开办的机构。第七种,家庭外的巡回服务点。第八种,逆向主流环境。
我国在2017年对残疾人教育条例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把中国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做了非常重大的调整。优先发展融合教育,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是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
特殊教育里面颁布的两期提升计划,第一期是从2014年—2016年,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第二期是2017—2020年,支持普通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可以看到,在二期提升计划里边,已经有了对融合教育的倡导。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受残疾幼儿,新进颁布的相关文件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也体现了对融合的倡导。再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年修订版的规定——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现如今我们国家特殊幼儿的教育安置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目前这是一种主要的安置形式;第二种,专门的特殊幼儿园,既专门的接纳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的幼儿园;第三种,普通幼儿园。有的融合的就是在普通班级里面,还有的在普通幼儿园里面设置特殊班;最后就是逆向融合幼儿园,既专门接纳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在逐渐发展过程当中,把普通的幼儿逐渐加进去。以上是我们国家对特殊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
在中国,特殊教育跟普通教育其实很早就已经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了,不断的交叉融合,从教育体系上来说,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最大一部分应该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学前的这一部分,我们有特殊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我国目前应该是二元并行的。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但是融合的这个元素早已经有了,而且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我们今天在座的有普通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在幼儿园的班级当中,我们会发现小朋友之间的发展差异越来越大。这对我们的保教工作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么大差异的班级,我们的保教工作如何面向全体,如何满足特殊儿童的保教、保育及康复的需求,怎么提高我们的保教质量,怎样的融合教育是负责任的融合教育,而不仅仅只是把特殊有需求的孩子放到普通幼儿园,这是我想归结的问题。
我认为负责任的融合教育,第一,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第二,为教师提供选择参与融合教育的机会;第三,提供合适的人力物力资源;第四,由幼儿园建立并实施融合教育模式。第五,建立连续的服务体;第六,对服务方式进行动态评估;第七,持续发展教育者的专业能力;第八,在全园范围内建立融合教育理念;第九,制定并不断完善满足所有幼儿的课程与保教措施。这是负责任的融合教育。
接下来我们来谈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发达国家构建了金字塔型的融合教育体系——最底层人数最多的是具有融合教育基本技能的教师;第二层人数稍微少一点的是掌管融合教育高级技能的教师;第三层最上端,也是人数最少的,是掌握了更为专业的融合教育技能的专家组成。我们国家实施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就是多层次的结构,首先数量最多的就是普通幼儿老师,其次是资源教师的队伍,最高级的是巡回辅导教师。对于普通幼儿教师来说,除了要掌握幼教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融合教育素养。对于资源教师来说,要精通幼教业务,具备特殊教育的实践经验,熟悉资源教师的工作内容,可以为特殊需要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对于巡回辅导教师,要求需要的时候介入幼儿园为有困难的儿童提供干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
最后想谈一谈对培养问题的思考。八十年代末期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就提到了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教师的核心特征,是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尊重孩子的差异,真正容纳所有的幼儿,采取有效的保教措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确保所有幼儿接受高质量保育教育和康复工作。我觉得当下认识和理解上我们还应该有所突破。首先我们应该打破融合教育素养等于特殊教育素养这种狭隘的认识。其次教师专业标准中应明确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一部分。第三,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分层次细化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
在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为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我们都说是教师年,我们国家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关于教师队伍发展的意见,里边提到了说到2035年我国师资队伍要建成百万级教师,十万级卓越教师,万级的教育家型教师的规模。
追求智慧的教育,一定要先培养智慧的教师。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博士生导师、教授王雁演讲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