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时都以为自己是西门庆,可现实中却活的不如应伯爵
我们读书时都习惯带入主角。西门大官人,有智谋有手段,有钱有势有女人,妥妥人生赢家。
我们以为自己以后也会成为西门庆,可事实上连我们嗤之以鼻的应伯爵都不如。
应伯爵,是西门庆身边第一清客,他整天带着一帮人在西门庆身边插科打诨,蹭吃蹭喝,捞点小好处。
可是你想想,在现实中能结交上地方最有权势的人,在他那里还有话语权,请他帮朋友全款买房还行得通,能帮身边人解决一应大小所有问题,你我做得到吗?
应伯爵放在现实中,也是个生存能力优于大部分人的强者。
一、应伯爵其人,和他的逢迎能力
应伯爵原本也出生于富贵人家,但是家道落魄了,只剩一身悠游杂耍的公子哥才艺。
他没有别的生存本领,也舍弃不掉原本的生活习惯,于是就贴在权贵身边,陪他们一起吃喝玩乐,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或者办些跑腿的杂事。
1、应伯爵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没有文人那种抹不开面子,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巴结权贵的小人物,想要什么就直白地说出来。
比如西门庆要大家一起结拜、各自凑份子,别人都不好意思开口,只有应伯爵说:“俺众人们,老鼠尾巴生疮——有脓也不多”。
这点份子,对西门庆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钱,可对他们就是一两个月的生活开销。
他没钱,就说没钱,不打肿脸充胖子。
又比如结拜时,西门庆让应伯爵做大哥,因为他年龄最大。但应伯爵说:“如今年时,只好叙些财势,哪里好叙齿?”
“叙齿”就是按年龄大小排,应伯爵说,当今这世道,只论财势排大小,哪里论年龄排大小呢?
他活的非常清醒,不发牢骚、不说怨言,只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迎合现实规则中。
2、应伯爵的逢迎能力
西门庆不只一次在背后夸应伯爵,说他“本心又好,又知趣着人,使着他,没有一个不依顺的,做事又十分停当”。
西门庆甚至经常和他手拉着手,同进同出。可见应伯爵既有眼力见,做事情又靠谱,又能让西门庆感到开心。
其实权贵身边不缺会办事的人,应伯爵十分清楚自己能给西门庆提供什么,他的办事能力是不可替代的吗?
不是,单西门庆身边一个来保就以一顶十。
应伯爵十分清楚,自己唯一能给西门庆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也就是逗西门庆开心。
西门庆开心了,喜欢他了,从而派一些事情给他做,他再在从中获取好处。
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巴结”,用情绪价值换取资源。
应伯爵很会巴结,他言必称“哥”,开口前总是先叫西门庆“哥”,十分亲密热络。
同时又很顺从,从不抬杠,即便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先说一句“哥说的是。”
应伯爵嘴里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哥说的是”,无怪乎西门庆夸他百依百顺。
最重要的,是他有趣,会应景讲笑话,既把气氛推向高潮,又不使大家尴尬,插科打诨的自嘲中透露着不卑不亢,还在事实上夸了西门庆。
比如西门庆要拉隔壁财主花子虚结拜,应伯爵就说“哥,快叫那个大官儿邀他去,与他往来了,咱到日后,敢又有一个酒碗儿”。
应伯爵说,赶快拉上隔壁财主结拜,以后我们这群人又多了一个蹭吃蹭喝的冤大头。
这个笑话明面上是拿自己这群人的无赖不齿开玩笑,实际上在夸西门庆大方,我们这群人全赖你蹭吃蹭喝。
又比如,谢希大讲了一个害怕被老虎吃的笑话,应伯爵马上接话说“一个你就怕,像我们七八个围着大官人随吃,大官人还不吓死了?”
这里又是夸西门庆,让他们这些人蹭吃蹭喝。
有钱人都不傻,白让你们蹭吃蹭喝不知道么?应伯爵这些话让西门庆知道,他们这些人心里是有13数的,是感戴大官人仗义疏财的。
西门庆花点小钱,获得了一种自己很大方、乐善好施的满足感,这就是很重要的情绪价值。
二、应伯爵的仗义
1、帮穷朋友借钱买房子
这帮清客中有个落魄的书生常峙节,无房无地,房租都要交不上。
夫妻俩天天因为这个吵架,常峙节就去找应伯爵帮忙。应伯爵想了想说,租房不如买房,就带他到西门庆这里来借钱。
西门庆爽快答应,说等新进的货物卖出去,有现银出来了,就借给常峙节。
一来二去,事情耽搁下来,常峙节不好意思直接上门去提,就又找到应伯爵。
应伯爵又带常峙节到西门庆家,开口借钱。西门庆说货物还没卖出去,怎么要的这么急?
西门庆的语气明显不悦,但是应伯爵没有为了讨好西门庆就放弃,而是又哀求了一次。
最后西门庆答应先借给常峙节一包碎银子交房租,等货物卖出去,再借给他买房子的钱。
这个情节其实是非常有温度的,应伯爵深知生活之窘迫,他自己通过钻营不缺吃不缺喝了,但没有因此就把穷兄弟甩在一边不管。
他顶着冒犯西门庆的压力,用哀求的方式步步紧逼,帮常峙节借到了钱。这一处,就是应伯爵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
2、西门庆死后祭奠西门庆
西门庆去世后,他身边的妻妾伙计们各露嘴脸。
应伯爵赶来,帮助料理后事,听说吴月娘在西门庆咽气时生了儿子,先说:“也罢也罢,哥有了个后代,这家当有了主儿了”。
又嘱咐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你爹没了,你娘儿们是死水儿了,家中凡事要你仔细。有事不可自家专,请问你二位老舅主张。不该我说,你年幼,事体还不大十分历练。”
“二位老舅”指的是正房吴月娘的两位哥哥。应伯爵为什么嘱咐西门庆的女婿凡事听吴月娘两位哥哥的呢?
他是在替西门庆和新生的婴儿担心,怕女婿陈敬济侵夺财产。
这时他还在为西门庆和他的后代维护利益。
平时一帮围着西门庆转的清客,此时也如鸟兽散,应伯爵说大家,我们平时吃喝大官人惯了,此时也该出分心意祭奠祭奠他。
于是应伯爵牵头,清客们集资祭奠了一回西门庆。
三、应伯爵的无情
西门庆死后不久,应伯爵又巴结上一个新的权贵:张二官。
西门庆的小妾李娇儿出身勾栏,西门庆死后,卷了些金银又回勾栏去了。应伯爵就牵头,让李娇儿和张二官勾搭上。
张二官去东京打点人情,顶替西门庆提刑一职,应伯爵“无日不在那边趋奉”。
不仅把西门庆家里事情都告诉他,还说西门庆有个小妾潘金莲,生的多么多么标致,有机会一定要买过来。
从这里看,应伯爵又显得无情甚至“忘恩负义”,西门庆尸骨未寒,就帮助别人惦记起他的小妾来。
可是,西门庆对他又有什么恩什么义呢?嘴上亲兄热弟,实际上不过是相互利用价值罢了。
既无恩义,又何来忘恩负义?
应伯爵不过是个现实的人,他结交权贵是一份工作,靠这个养家糊口,他的巴结逢迎不过是工作内容。
一个老板没了,他当然要去找下一个老板。
世事如此,为什么非要要求一个小小的应伯爵有情有义呢?
(图片来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