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篇丨哲学:A-到B的距离可不是一点半点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本篇我们为大家带来国内哲学的院校推荐,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学科评估结果、高校专业实力分析、笔者的建议。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首先让我们通过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开设哲学专业的高校排名有个直观认识,B以上学科评级的高校共25家。
二、院校分析
(一)第一梯队: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北京大学:北大可谓国内哲学的一块招牌。其优势在于整体平台起点高,哲学专业细分方向开设齐全,分支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学校重视哲学学科建设,经常邀请哲学大咖开设讲座,学科资源非常丰富。北大的美学传统底蕴深厚,在国内独树一帜,有著名美学学者叶朗。
人民大学:人大哲学专业学科齐全,细分方向丰富,伦理学是人大哲学的强势学科。国内大多数伦理学教授都在人大接受过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的教导,甚至流传出这样一句玩笑话“中国伦理学会开会就是人大校友会”。教材、教师不仅自产自销,还在全国通行。人大拥有古典学实验班,以古典语文课程(古希腊语、古典拉丁语)和核心经典课程(世界古代文明传世经典研读)培养本科生,作者个人对其推崇备至。
复旦大学:哲学专业细分方向偏向外国哲学,如现象学、法国哲学、西方伦理学等,但在中国哲学领域也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学校平台高,科研资金多,与国际接轨,学术上有创新精神。
(二)第二梯队: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或者细分专业突出
北师大:学术氛围浓厚,学校对哲学院足够重视,西哲和马哲是北师大的热门专业,尤其是马哲,在国内学术界有不小话语权,得益于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教版作者之一)。主要学术明星有廖申白(西方伦理学)、郭佳宏(逻辑学)。西哲以前有江怡(分析哲学),但现已任职山西大学。
武汉大学:一直以来武大哲学院的教育、学术水平都被誉为能与北大并肩,马哲和中哲尤其强势。虽然近年来随着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部分老师转入其他高校,但武大也在不断引入优秀教师和外籍教师,例如2016年武大就曾引入两位政治学和伦理学外籍教授,还有从山大引入的陈晓旭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整体实力与北大、武大处于一个档次,强势方向是西方哲学、逻辑学、马哲,逻辑学、马哲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不同的校区授课方向也有区别,珠海校区注重比较哲学,本部校区偏向现象学,但原本在本部的倪梁康老师已于2019年转去浙大,不知本部西哲今后发展如何。
南京大学:南大哲学优势在于马哲、宗教学,其中南大对国外马哲的研究是国内一流水准,拥有全国独一份的马恩文献库,包括但不限于德法英日各种文献。中国文化和宗教学研究是国内顶尖水平,佛教、犹太教学术研究水平高。
吉林大学:哲学老牌强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之一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细分强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孙正聿、姚大志、贺来、张盾都是国内研究马哲赫赫有名的学者。
南开大学:传统哲学强校,优势学科方向是逻辑学、中哲、马哲(政治哲学)、美学。马哲知名教授有王南湜(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陈晏清,美学有书画艺术和美学研究中心。南开发展前景不太乐观,主要是地方不重视,科研资金缺乏,离首都学术圈太近,承压过大。
(三)其他著名高校
清华大学:清华的哲学规模在清北人师四所学校中偏小,名声也不像其他三所学校那样响亮,但在师资配置和学校资源方面相当豪华。在清华复兴哲学系时,靠着高校平台声誉签下一大批学术明星,例如陈来(中哲、哲学史)、万俊人(伦理学)、王路(逻辑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以前还有贝淡宁(比较政治哲学),但现已任职山东大学。
首师大:与清北人师有差距,但依然属于哲学专业仍是国内一流。主要学术明星是陈嘉映(现象学、分析哲学、伦理学,研究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多部教材作者)、叶峰(逻辑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
(四)值得推荐的双非高校
山西大学:双非院校,教育部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同时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之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郭贵春教授执教于该研究所。学科评估排名上超过了不少985高校,科哲达到国家一流水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是省属综合性大学,没有985和211的头衔。在全国高校排名中,黑龙江大学排在100之后。但是这个学校的哲学系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1,优于同济、川大、厦大等985,与清华、浙大处于同一等级。
三、笔者的建议
国内哲学教育水平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两方面,硬指标包括论文、教师、课题基金、研究所、研究领域声望,软指标可以是国家和教育部的重点学科评估、圈内口碑、学生反映等。最顶级的高校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而普通高校甚至难以开设哲学系。
纵览学科评估和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名单,不难发现上榜高校大多数也是普通学子难以企及的顶尖985高校。其实这正是笔者在“写在前面”部分想要表达的国内哲学院校现实情况:哲学是最古老的人文学科,办学难度大,入学学生少,学生就业难,社会认可度不高,属于吃力不讨好的学科。
哲学逐渐边缘化是形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哲学边缘化导致大量双非院校对于哲学学科的开设可谓有心无力,即使开设了,也有可能由于师资力量不行,学生校内转专业,或者由于资金缺乏,导致哲学系长期得不到发展。
在顶级高校哲学系群雄割据,地方师范大学在艰难的哲学办学环境下苦苦支撑的大环境下,对于那些头部高校,能够入学就读的学生又能有多少呢?毕业之后,哲学系学生就业面窄,大多数人要么选择升学深造,要么只能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对哲学系学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笔者的建议是,就读哲学专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哲学的喜爱程度,即使无法进入这些顶级985高校,还有众多地方师范大学可供选择,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份热爱,通过考研一战翻身也不是不可能。其次,院校选择在满足录取分数的前提下,建议按照先地理位置、后学术水平的方式选择。最后,有志于哲学的同学,有条件的话推荐大学就出国留学,这将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要点总结:
1.国内哲学教学资源呈现“马太效应”,顶级高校赢家通吃,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与顶级高校差距很大;
2.山西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哲学专业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山西大学的科哲,以双非院校的平台,达到哲学细分方向的全国一流水准;
3.热爱大于分数,地理位置大于学术水平,国外大于国内,有条件的同学建议出国留学。
下期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