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那些味觉与嗅觉的盛宴 … …

在上篇文章的留言与私下交流中,我收获颇丰,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很多扇门,让我发现了多种可能。

有的朋友提到了烹饪大赛的竞赛方式,也有的朋友提到了葡萄酒的品鉴过程。两者的确同属于美妙的味觉与嗅觉体验,但又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从这两者当中能够借鉴到什么……

先说美食。这是我们国人最为熟悉的一种美好。你若是有幸能够品尝到它们,自然是一种难得的极致体验。就算是吃不到嘴里,单单是看那画面,听人在讲解,甚至于,煎炒烹炸、切菜剁馅的声响都能让你感觉那种幸福,口水已经开始分泌了,——尤其是当你饿了的时候。

就算是没口福吃到,人们通常也能根据菜肴的成品评价其形,“这菜做的漂亮!红红绿绿的!看着就那么有食欲!”亦或“得,这牛肉烧老了!肯定塞牙!”

甚至对于传统菜品,人们可以通过成菜的形去联想其味道口感。所以,就算你是在看美食的电视节目,也会自动收获联想而来的味觉体验。这是美食的一个特点,但茶所没有的。

美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需要厨师进行专业地加工制作才能得到最终的菜品。在美食的领域里,厨师的作用与意义,甚至于超过了食材。

“需要专人进行专门的加工操作”,这是美食的另外一个特点,茶的冲泡恰恰就是这个环节。

茶的冲泡与品鉴过程非常类似于美食的烹饪与品鉴,都是通过特定的人对特定的原材料进行专业的加工后,通过品鉴来区分高下的。

再来说说红酒。据说有人可以通过观察酒瓶的形状就能够判断出这瓶是什么酒,来自于哪里,用什么葡萄酿造(在保真的前提下),大概什么味道。但他永远无法预料酒的层次与变化,——这只能喝。这与茶类似。

在葡萄酒的专业品鉴中酒是不下咽的,看完了汤色、嗅完了香气,入口回荡许久后,——吐掉。这与茶不同,因为茶的体感只有在咽下茶汤后才会有所表现。

另外,葡萄酒开瓶醒酒后即可品饮,不存在二次加工的过程,而茶是一定要冲泡的。

对二者的目的诉求也不尽相同,——烹饪大赛更倾向于技艺的展示而鲜有对食材的评价,葡萄酒品鉴则更倾向于对优质的葡萄酒成品的关注而鲜有对工艺的阐释。一个是让我们知道谁做的好,一个是让我们清楚哪款酒不错。一个的关注点是动态的过程,而另一个的关注点则是相对静态的结果。

有朋友说,对于葡萄酒的品鉴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而对于美食人则天生具有品评的能力。

乍一听,蛮是那么回事儿。可经不住细想,——若是你在断奶之后就开始食草或进食生肉,恐怕你到死也难有对于美食的品鉴力吧。所以,品评美食的能力也是进行过学习的,而且是从小就开始的。况且我们时常看到某款特色菜品是有人爱之深,而有人恨之切的,比如臭鲑鱼、臭豆腐等。可见,就算是美食也会出现个人喜好的倾向性。

我听说,“人们喜欢的大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当真如此,无论美食还是葡萄酒,抑或是普洱茶,也必将少不了那个熟悉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建立不了喜爱之情,枉谈品鉴。

事实也的确如此,颜真卿的那两个行书帖(祭侄稿、争座帖)我也是在翻来覆去看了将近十遍之后才有点感觉的,——这还谈不上喜欢。在此之前,客观地讲,对这两帖的评价就是一个字,——乱!

所以一个初识普洱的人,基于人类的防御性本能,大多会对苦涩底比较敏感且抵触。你能据此作为对普洱茶的终极评价没?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就意味着你在要求我们接受一种原本被定义为负面感知的东西,——这很矛盾。但这也引出了我得出的另一个概念:

“核心魅力”,事物打动人的那个最核心内容。这也是人们趋之若鹜所追求的那个“核心诉求点”。为了获得它,人们可以接受适当程度的负面的东西。

臭鲑鱼、臭豆腐、榴莲、芥末、等等,都有其特有的“核心魅力”,人们也都愿意在获得这种“核心魅力”的同时接受适当程度的负面内容,比如丑、辛辣等。甚至于你会认为这二者是伴生的,正如硬币的两面。

这似乎也就理出了关于“普洱冲泡技法”的评判依据,——那就是“能否充分展示普洱的'核心魅力'”,如果再加一个定语的话,那就是“能否让对普洱有基础认知的人群充分感受到普洱的’核心魅力'。”

说成人话就是:“能否让喝普洱的人喝出你泡的普洱好喝。”

有点像绕口令啊!但这恰恰是普洱冲泡竞技中的核心评判依据。

写到这儿,舒了口气,总算今天有所收获。具体怎样才算是“对普洱有基础认知”?什么才算是“普洱的核心魅力”?可以留言告诉我你所认为的标准。

前天一位茶友,微信上跟我热烈讨论了他的看法。后来我问他对“空山茶话”如何评价?他感觉“空山茶话”对茶的思考比较多,基础知识介绍较少。

我告诉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茶的深入思考不是谁都愿意、谁都能够的,所以那就我来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