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 —— 感性认知
它孕育了人类文明……
它是艺术与宗教的本质……
最近对凯文·凯利的书很感兴趣,《失控》、《科技何求》、《必然》。
凯文兴奋地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瞬息万变的当下以及那个未知的将来,还有人类身处其中的样子。比如人与科技的关系,人与信息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凯文是一个积极拥抱未来的思想先驱、思想前行者,——他在思考未来。我也是,但与此同时我也会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驻足,回望一下那来时的路。我需要不时的去思考这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起点”与“当下”
“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当沿着“起点”与“当下”的连线一路望去,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未来。这让凯文很兴奋!
如果说明确“当下”还相对容易的话,那么探究“起点”或许就有些难度了。
今天,我就来带你一同去探索一下我们共同的那个“起点”。
文明的起点
语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理性认知”阶段。
人类通过语言构建了复杂的逻辑,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建立了有效的合作。而文字的出现更使得语言如虎添翼,——内容被记录下来,并从广度与时间维度上得以有效传播。继而,思想产生,文明出现了。
我们开始习惯于通过语言进行思考、表达与记录。
可以说,语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点。
我们当然可以将其与“当下”进行“连线”,以推衍出我们的“未来”!
你看竟然如此轻易,这让我有些不甘心……
如果你跟我一样不相信语言是上帝凭空赐予人类的礼物的话,那么,语言又是基于什么而产生的呢?在语言出现之前,人类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思考的呢?
起点之前
想象一下,在语言出现之前,如果你希望别人也知道浆果可口能够食用,你就必须让他们看到你在吃;你希望别人知道山那边有一条瀑布的话,那只能带他们去看;要让他们知道狮子吃人,保持远离,就得让他们看到狮子正在吃人或是吃剩下的人骨头……
而专门去进行这种学习的成本是巨大的,难以实现。所以人们通常会选择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什么就学习什么,感知什么。而且这种感知极具“个体性”,因为我只能带你去经验,去观察,而无法描述给你听,写给你看。
所以人们会全身心地去感知每一次的经验,以及所有的细节,——无需考虑描述与表达,只需要身心充分地感知即可,并最终获得满足感。
对,这就是“感性认知”。
学术界一般认为,语言产生于30万年前,而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则在700万年前。
在语言出现之前的几百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跨度内,人类基本上就是依赖于这种真实而具体的直观经验来“感性认知”这个世界的,具有“个体性”与“不可描述性”。就这样,“感性认知”被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认知方式被使用了几百万年,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隐匿于潜意识。
作为回报,人类收获了一种“深入感知与学习”的能力,其结果就是对诸多生活技能熟练掌握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比如通过感知空气去判断是否要下雨、远处的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用自制的弓一秒钟连续射出三到五箭。这在当时被看作是狩猎生活的必备技能,而现在则会被当作奇迹。
“感性认知”成为人类面对现实世界最为有效的交互方式,并且在这种交互过程中获得愉悦,得到满足感、成就感,——只因为我们更好的掌控了生活。
情感的萌生
当你奔跑回族群,一脸的恐惧会让族人感受到危险的降临,或许就是不远山坡上的那头狮子。
当你奔跑回族群,一脸的笑容则会让族人感受到幸运的到来,或许就是不远处你打下的那头麋鹿。
这就是“情感”,感性世界当中唯一可以传递但却内容模糊、涵义不清的那部分。
后世所创立的各种艺术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为你唤起这些本就萌生于远古的情愫,——愉悦、愤怒、满足、恐惧、兴奋、悲伤、崇高、失落……,——以及这些情愫背后那浩如烟海却又难以描述的感知经验。
所以,艺术很难“说”明白……
基于同样的道理,宗教也可以被认为是“感性认知”的产物。为何佛陀崇尚“佛法不立文字”?老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不是不想言,不想立文字,而是文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就是“感性认知”。
虽然常有后世之人试着强言强释,但都不过是在为蒙昧众生寻求方便法门而已。一旦入得门径,依旧“难以言表”……
感性世界
老子与佛陀皆是“感性认知”能力极强的人。虽不及他们二位,但我自认为也属于“感知型人格”。而当今世界上的“感知型人格”也往往成为了各种的艺术家或各自领域里的大师。
比如在日本,所谓的“人间国宝”就是那些对某一特定领域精研至深的匠师, 他们的家族往往是传承几代而专注于一事。那种对所工之事无比尊重的态度,以及对其认知的深刻程度,虽无法彻底描述,但你能感觉到。
似乎东方人更擅长“感性认知”,这不是无端的自诩。大部分民族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这种抽象符号,——这是一种“理性”的进步。但只有中华民族却又将这种实用性极强的抽象符号升华成为了一种生动的艺术。篆隶正行草的一脉之途,应该不仅仅是偶然。
相对于硬笔而言,对毛笔的驾驭是需要专门投注于感性认知的,是中国人没有能力发明硬笔么?显然不是,甲骨上的刀刻之痕也算是硬笔的雏形,但为什么中国人还是选择使用毛笔呢?答案只有一个:对毛笔驾驭的熟练程度是能够通过书写的文字反映出来的。它能够给书写自如者以满足感、成就感。给同样对书法有认知的人观看也会产生美的享受,——这显然有别于粗细一致的拉丁字母。
再说一个你更喜欢的例子——美食。不用讲什么不饱和脂肪酸与蛋白质跟谷氨酸的反应过程,你只要一筷子夹进嘴,好坏自然揭晓!
知道你为什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么?就是因为那是在为你展现“感性认知”,而你很乐于享受这个并不真实的感知过程。
“感性认知”让我们经验了这个真实的世界,也使人类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永远的好奇心。
理性世界
无论如何,语言终于还是出现了,与随之而来的文字一同为人类构建起了另一个基于科学与逻辑体系的理性世界。
“感性认知”的直观经验往往会非常具体,细节信息量巨大,难于描述。而语言的产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看似是“信息过载”的问题,——语言就是将感知信息概括、抽象的产物,于是语言也就拥有了抽象性与概括性。
显然,通过语言进行思考是清晰高效的,可以更快的得到答案以指导实践。自此,人类踏上了进步的快车……
回溯悠久的人类文明史都是基于语言与文字而产生的: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农耕文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
一路走来,人类就这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欣然接受了理性科学的赠予,却从未感觉到有哪里不对,——直到忽然杞人忧天地担心起会被“人工智能”所超越,所取代!
我笑了,——笑得是那么无可奈何……
的确,注定有人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现在看来,就是那些甘心躺在“理性世界”里睡大觉的人。
而也有一小部分人,注定机器无法取代,——因为他们依然拥有“感性认知”。
机器是基于“数理逻辑”的设计产物,它与人类的“感性认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机器所有的结果都要以数据及算法为根据,而“感性认知”则是单纯在积累直观经验,不加任何的筛选与甄别,而它所得出的结果则是在潜意识在综合了所有感知经验后所得到的,——如果给这个感知经验定义一个时间轴的话,那至少是七百万年……,只不过它深埋在你的潜意识里,不得见罢了。
理性的窠臼
合作需要交流,语言、文字便产生了。
交流与合作的愈发成熟,逐渐衍进出了社会和阶级。
于是人类被赋予了“社会性”,——“社会认同感”变得愈加重要。人类开始习惯于从这个视角出发,去审视所有问题。然而人们忽略了,如果丧失了独立感知、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作为个体,人的社会价值也就变得越发渺小了。
换句话说,当人类社会集体丧失了感知能力,只凭借逻辑与理性去供养人类文明的话,——文明将日趋乏味而荒谬。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在人类社会里,真理具有相对性,道理是“辩”不明的,对错是“说”不清的。或许是因为有人就不想让它太明白,而更可能的原因是那少得可怜的“理性经验”就不足以把它弄明白。
虽然“理性认知”是“感性认知”的上层建筑,但却永远无法替代“感性认知”。人类在理性世界遭遇的困惑、迷茫、矛盾、甚至于绝望,苦苦挣扎后貌似依然无解,但你若回到“感性认知”,很可能会发现那把钥匙就在那儿!
所以,仅存的那些具备强大“感性认知”能力的人则成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珍贵的感觉器官,比如佛陀、老子、庄子、荣格、乔布斯、凯文,或许还有我,——他们感知着这个真实的世界,探索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回归“感性认知”
洋洋洒洒说到这儿,其实我只是想告诉你,茶的冲泡与品饮本身就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它正是你重新回归“感性认知”的捷径。
这是我元旦课程中一位学生的品感描述,她此前几乎没喝过茶,对茶也一无所知。但当你告诉她茶是用来感知的时候,——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如果到现在你还不知道我创立“空山流”究竟是在做什么的话,那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
“空山流”的宗旨就是带你“回归'感性认知’”……
相对于用其毕生在语言、文字、逻辑、数据,这些抽象的概念中打转,何不跟我一起去真实感知那连同海面之下的整座冰山呢?
我们要感受一个具有味觉、触觉、嗅觉、听见、视觉,乃至于直觉的真实世界……
一个拥有感性认知的人更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更容易热爱生活,也更善于解决问题。
蒋勋说过,“美是用来感受的……”
宗教如此,艺术如此,茶,亦如此……
其实,人生的满足感,并非是来自于学识的渊博,而更多的会是基于你感知经验的深度与广度。
所以,为了拥有一个更美好、更完满的人生,请跟随我一起:
回 归 感 性 认 知
结 语
罗胖说他做事的标准就是:
“我的地板必须是别人的天花板!
达不到这一点,那我宁可不做!”
其实这也是我做事的标准:
在普洱感性认知层面,我的地板必须是别人的天花板!
但我会永远敞开大门,等待你的到来……
我是空山 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