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同中”思想源于红山文化

“三一同中”思想源于红山文化

朱成杰,董婕

今年三月份笔者收到湖南省社科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守愚先生出版的新书《儒学新编》,他在扉页给笔者的赠言中题写了八个字:“三一同中,因爱称儒”。读了黄先生于书中写的自序,方知这八个字已经概括了他主张的基本思想观点。当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回微信告诉他:“三一同中”出自红山文化!笔者的新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建筑设计思想》一书新近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笔者使用当代最前沿的美国天文模拟软件揭示了牛河梁遗址建筑群的设计理念。笔者一直研究中国古代的中道信仰,对大同思想网的“大同”理念十分认同,遂从专著中摘录部分内容简成此篇,以和大同之声。

关于“三一同中”的含义,黄守愚先生解释为:“儒家讲天地人三才,天一、地一、人一,三一同中为王”。他在《释“中”》一文中对“中”的含义解释已经很全面。在《儒学新编》中他对“中”的总结也很到位:“一切皆流易,至诚无息,日新不已,永远时刻在创生,这就是‘中’”。“不断生成,生生不息”。其实“三一”与“中”是同构的,有了天地交泰,即有了人的生生不息这个“中”的状态。

实际上“三一同中”大的学术背景是先秦儒道思想。最早记述三一的是《史记》。《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祭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此三一是指三个含有一的天神。这个记述最符合“三一”的本初意义。

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三生万物”之道都是“三一同中”的思想基础。

西汉著名哲学家扬雄著《太玄》,用三个符号“——”“——”“―――”表示事物的三个方面,“玄”是扬雄哲学的最高概念,是派生万物、支配万物的根源,是其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当于老子的“道”。

小的学术背景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萌生的“三一哲学”“一分为三”“涵三为一”等哲学学术思想。最早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正良提出,他于1982年以笔名坚毅在《争鸣》第3期发表《“一分为三”新议》一文。1985年,王旭东在《医学与哲学》发表《试论阴阳学说中的“一分为三”》。1993年,著名学者庞朴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长篇论文———《对立与三分》,之后又连续出版三部著作,并发表三篇重要论文。系统提出“一分为三”哲学理论。此后又有周德义于2001年《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发表《论“一分为三”》。

近年还有学者从中医《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来探究“一分为三”的渊源。

以上学术界的种种阐释大都仅仅是从文献的角度,解释并阐发源自古人的思想火花。如果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教授近年关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划分的观点,有文字记载的3000历史归小传统,史前5000年大量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才是大传统。而大传统包含的文化信息更丰富。

本文着重从大传统的视角对“三一哲学”亦或“三一同中”思想进行溯源。首先,我们要明确“三一同中”概念的一体两面。其中既有三的数理特征,还要有“中”的生发特征。而且“三”与“中”还要在意义上同构在一体之中。

北大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近年提出“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提出中国古代文化在多元中主要还是三元或者称为三个系统。三个系统的成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演变,成为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以下简述严文明先生的观点:

第一个系统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北系统。由于这里是最早产生鬲的地区,而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器物,所以也可以称为鬲文化系统。

第二个系统是以长江中下游为主体的东南系统。由于这里最早出现鼎并长期流行这种器物,所以也可称为鼎文化系统。

第三个系统是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东北系统。由于这里在史前时代一直以筒形平底罐作为炊器,所以也可称为罐文化系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红山文化就已达到与另外两个系统同时期文化水平不相上下的程度,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也很有特色。从那以后,这一系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一直产生重大的影响。三个系统既是独立发展的,又是有密切关系的。夷夏斗争和华夏与三苗的斗争,最后融合为大范围的鼎鬲文化,夏、商、周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鼎鬲文化。至于东北罐文化系统与鼎鬲文化系统之间虽然很早就发生了较密切的关系,但融合则是较晚的事。赤峰地区处在西辽河、大凌河和滦河的上源,属于东北罐文化系统的范围。尽管在地理位置上偏于西南,但在文化发展水平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来说实处于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它紧邻华北鬲文化系统,又比较接近于东南鼎文化系统,从而在三个系统相互交往,彼此影响、渗透、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兴隆洼文化的环濠聚落是全国最早和最完整的一例。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中的“龙”以及红山文化的玉器、宗教祭祀遗迹和埋葬制度等,都对以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鼎鬲文化的影响,也是首先通过(部分通过辽东半岛)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与上层文化等传递到东北地区的。

从严先生的论述中我们清晰地发现,三个古文化系统中,前两个文化系统分别是鬲和鼎,都是具有三条腿的器物。所以,曾有学者根据这些三条腿的史前器物与“三一”哲学的起源相关联。笔者认为这种关联不具有合理性,因为这些器物,虽然具备“三”之数,但它仅仅具有起到稳定作用的实用价值,而不具备天、地、人的含义,更不会有生生不息之“中”的内涵。所以,“三一同中”思想不应到鬲和鼎这两个古文化区去溯源。那么我们只有到东北的罐文化区考察。

笔者在新近出版的专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建筑设计思想研究》一书中,应用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发布的开源软件,对辽河流域重要古文化遗址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有着古老的北斗观测传统,甚至已经形成一种信仰——基于北辰崇拜的盖天宇宙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建筑设计思想无不渗透着北斗崇拜观念。

一、兴隆洼文化的天文观测

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中华第一龙而轰动全国的查海遗址,就是一处典型的北斗崇拜遗迹。笔者使用虚拟天文软件,将时间设定在公元前6000年(即查海遗址的考古学年代)的冬至日,根据古代戌时观星的传统,再现了晚8点(正戌时)的北极天区星象。结果发现,北斗星的位置恰好在南中天,斗魁朝西南斗柄指东北。将北斗星图按地图方位翻转再叠加到查海石堆龙的方位图中,作者惊奇地发现,北斗竟然与石龙的方位完全吻合,不仅方向吻合,而且龙头正好处在斗魁之中,龙身龙尾也与斗柄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

这个发现,基本上锁定了查海石龙与北斗星象的关联。除此之外,笔者在专著中还对同时期的内蒙敖汉旗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用野猪头骨及小石块摆塑成的猪首龙进行了天文解读,发现该处的7个大小灰坑也是与秋分日的北斗天象有关。说明辽河流域自8000年前,已有了重视分至日与北极天象的观测实践。

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的主体架构体现“三一同中”设计理念

第1地点和第13地点分别是牛河梁遗址东北、西南两区的主体建筑,它们分别是以方、圆为特征的大型祭坛,是祭地与祭天的场所。而在二者(天地)之间的7个地点是红山古国政治精英的墓葬,以第五地点为中心代表,与天地祭坛构成天、地、人三才同构(图2)。第1和第13地点还构成了“东北—西南”向45度的天文准线,代表夏至日出与冬至日落方位。分别代表阴阳两个半年的阴阳二气。所以牛河梁建筑主体架构的设计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信仰理念。“人”处在天地之间,祈望获得天地之气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会让我们联想到中国道家思想中,老子说的“三生万物”,也就是“三一同中”的核心内涵。归藏易重视天地人三才,尤其是看重在天地间获得阴阳之气的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崇是归藏易信仰本质。

那么“三一”又是如何同“中”的呢?我们分别看这三个地点的局部设计。

第1地点:由山台和前后两座女神庙构成,是牛河梁遗址真正的最高处。这个山顶平台是设计者依山势有意设计的由三个长方形山台组成的“品”字形架构(图3)。笔者根据现存石墙遗迹以及等高线地形复原出三个山台的大致区域。这种设计,透露出两个理念:一个是体现“三”这个数理;另一个还是尽量体现“地方”这个方的理念。我们仍可以把“品”字形山台整体上看做是一个体现“地方”这一设计理念的方形平台。是与大地功能相关联的祭坛。把大地生产万物的功能与女性生产人类的功能相类比、相依附,产生对大地和女神的共同信仰。

方台的用途学者普遍认为应与古代的社祭有关。而原始的社多为土神,亦即自然神。所以,社就是大地,是生长万物的地方。人们对社的祭祀主要是为了自身繁殖与农作物丰收祈求福佑。9年前,在2007年朝阳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上,黄守愚先生受笔者之邀参加论坛并提出一个引人瞩目的观点:

牛河梁女神庙后的方台就是夏至日社祭典礼上男男女女集体野合,以求雨祈年的地方。以为男女交媾也可诱发降雨使田地丰产。中国的古籍《诗经》中保存了不少男女在田地野合以诱使丰产的诗歌。据宋玉的《高唐赋》的记载,古人谓男女交媾为“云雨”,其出典和来源或与之相关。

女神庙内供奉多尊女神,女神生人与社生万物有相似的功能,它们共同构成第一地点以“祭生”、“崇阴”为特色的祭祀区。在夏至这天,日出向天、阳气盛极之时,以属阴的方(地)坛匹配阳气,向女祖神祈求云雨既符合以阴抑阳的祭祀理念,又符合祈地丰年的社祭思想。

山台特意为之的品字形设计,还引出了“三”这个数字在山台建筑设计中的数理意义。由第1地点、13地点和第5地点构成的主体建筑呈三角形布局。

“品”字形山台,也是由三个独立单元构成。若将三个山台的中心地点连接起来也是一个三角形。山台是社祭坛,又与女神庙组合在一起,山台的功能是与天地之气交接,希望像大地母亲一样,生养出万物。那么用品字构型来表达山台的这种社祭理念,应该与整体设计三角形构型的设计理念相一致。另外,此前在距牛河梁不远的东山嘴遗址出土的小孕妇陶像,女阴处也刻划着三角形符号,理念同上。最能体现上述观念的红山文化文物是内蒙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三个女人裸体蹲坐相拥、手臂交叉相搂的陶塑女像(如图4)。它将女神信仰和“三生万物”的数理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女性的丰臀生育功能与大地生产万物的关联,又突出强调“3”这个数字的数理内涵。

那么,为何刻意用三这个数字呢?我们再看代表圆“天”的13地点圆坛的设计。第13地点是一个外形呈截锥状的以土石混筑的圆台形建筑。根据考古专家详尽的发掘报告,我们可以将该建筑的俯视平面图大致复原(如图5右)。

最外大圈是直径约100米的锥体底边,底边到第二圈砌石台阶之间是20米的普通护坡石;第二圈外直径60米,它到内圈之间是宽10米的石砌台阶,所用石料讲究,体积大且砌石规整,一丝不苟;中间内圆是用多种颜色的土分层夯筑的圆丘。

其实,第13地点就是一个标准的祭天法坛。法就是效法、象征的意思,也就是效法“天”的祭坛。不过这个天是有含义的,它是按盖天宇宙观设计的“天”的模型。

我们使用“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 0.13.3”软件,找到公元前3600年冬至日的北斗天象,将北斗绕极运行的轨迹分成三部分,即外环为斗魁四星运行区域,中环为斗柄三星运转区域,内圈为北天极区域(图5左)。我们再将北斗相对北天极的位置图放在按实际比例制作的十三地点平面图上,发现北斗运转轨迹基本与之吻合(图5右)。外圈(包括20米宽的环形包石带)象征北斗斗魁四星运行轨道环带;中圈(包括10米宽的环状砌石台阶)象征着北斗斗柄运行轨道带,而内圈直径40米的土丘就是北天极中心区域,也就是锥形璇玑的内顶。而60米直径的石砌台阶就是步入璇玑通往天极太一的“天”梯。从它的侧视图就可以想象出它的结构(图6)。

璇玑顶部属于太阴,所以用各色土层填筑,以土象阴。但北斗运行的轨迹更重要,它连接着天盖和璇玑,统摄阴阳,向大地流布阴阳四时五行之气,故用特殊较大的石料砌筑。外圈的缓坡范围较大,环带较宽,既是斗魁运行的标志,又是太阳视运动轨迹所经过的天盖。

这样天区就可以分成以三环带为代表的三个区域:北斗斗魁、斗柄和天心。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第1地点象征大地的山台为何要设计成品字。刻意强调“三”这个数理,就是为了与天区的三个部分对应。天地之间以“三”数互相对应。

在“天”“地”祭坛之间是人的墓葬,共七座积石冢,其中第五地点处在中心位置。而且在局部方位设计上与主体方位取得标准的一致(东北—西南)。同时还在同一处设计出一方一圆两个积石冢,中间还一个长方形祭坛(图7)。这种设计体现了葬人之冢与天地阴阳的对应与匹配。中间长方形地坛尤其突出了对大地功能的特殊重视。

尤其是该地点东北最高处的一号圆冢(图7右侧)及中心大墓的设计更能说明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圆形一号冢以石灰岩石块构筑,现仅存冢的基部,且多已残缺。冢的基座平面近圆形。由外围的环壕、冢体、圆形石堆和墓葬构成。根据考古报告给出的线图,我们稍做加工,便于直观解读一号冢内涵。如图8。

环壕:据现存的弧度,推测完整环壕的直径约为42米。根据以上推断,环壕把整个冢所包围,使整个冢区被划定在一个圆形的设计结构中。

三圈冢界墙的直径分别为:内圈石墙的复原直径约为16.5~18.5米。

中圈石墙的直径约为18~20米。外圈石墙的直径约为20~22米。

圆形石堆:位于该冢的最中心位置,由不规则石块组成,呈形状较规整的馒头状。直径约3、高约0.8米。该石堆正对一号冢中心墓的头部方向,当为与一号冢中心墓有关的设施。

墓葬:圆形石堆的西偏北就是该冢中心大墓,由地面以和地面以下两部分构成。地上部分为土、石合筑的封丘,残存的封丘呈半圆形。封丘的边框垒砌成石墙,高约0.6米,石墙厚约1米。依据现存石墙弧度推算,圆形封丘的直径约为7.8米。石墙外壁十分整齐,石墙内侧封土。

墓葬与石堆上先封土成圆丘,然后覆盖石块,形成一个巨大的积石冢体。围绕积石冢的边框摆放密集排列的筒形器。

以上是第五地点所有的圆形建筑,包括环壕、积石冢三重界墙、中心石堆、墓上封丘石墙,它们都集中在一号冢所在山岗的东北部海拔最高处。

冢界外围的环壕,是我们破译其设计理念的重要线索。其开口宽度多在0.3~0.5米之间,最宽处约0.8米。环壕底部外侧深,里侧浅,呈坡状,最深处约0.25米。环壕内填土为灰黑色,含石块,出土少量泥质红陶筒形器片。

从环壕的深度和宽度看,其功能不具有多大实用性,灰黑色内填土不像冢丘封土流失淤积所致,因为冢内封土为黑黄两色花土。所以可能是人为特意填筑。陶片有可能是积冢界筒形器碎片流失淤积于此。说明环壕只是个有象征寓意的设施。如果说它与截流雨水的功能有关,也仅仅是象征意义,而无实际功能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积石冢外界墙的直径平均值约为21米,环壕直径42米正好是其2倍,这个长度比例是有些说道的。

根据盖天理论,三衡图的大圈外衡表示冬至日道(日出日落轨道),小圈内衡为夏至日道;中圈中衡为春分、秋分日道;这三条日道所表现的二分、二至四个中气,是古人最重视的时间标志。最早的盖天家把宇宙描述为:天像一个圆形的大罩子,扣在方形平坦的大地上,并将之概括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圆形石坛的拱式外形可视作天穹的象征。三衡为分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行轨迹,实为黄道。三衡图有一个突出特点反映了冬夏二至之间的关系,即外衡冬至日道的直径是内衡夏至日道直径的2倍。一号冢环壕直径是冢外界墙直径的2倍,就可以理解环壕是代表冬至日道,冢外界墙代表夏至日道。以此表示对冬夏二至的重视。这与该地点和牛河梁主体方位都按“东北—西南”(夏至日出—冬至日落)向布局的理念取得了一致。

关于盖天理论,最早能看到的古籍是《吕氏春秋·有始》,其中有对盖天说的简单描述:

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极不移。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级,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之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这应该是对远古盖天思想的沿承,它既考极星又察日轨,所以它是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二者兼参的远古天文学说。由于古人观测北极只能在夜间,白天的计时需求就要立表观测太阳,通过日影的长短,最易观测到的时间节点就是二分二至。

中间的馒头状石堆可以看做太阳或穹顶天盖。而且中心大墓的墓向为东偏南约30度,墓主人的头部指向这个太阳,恰恰就是当时冬至日出的大致方向(5500年前约为33°)。

方形的墓穴既代表墓主永居的家室又象征着大地。墓上圆丘形石墙以及整个封冢圆丘象征着充满阳气的天穹。尤其是整个圆形冢丘又坐落在山岗最高处,更能充分表达圆冢与天的紧密关联。墓主人在它的墓室空间禀受着天地之气。

一号冢还有个特别的设计现象,就是中心大墓并未设计建在该冢的中心部位,表明墓主人以及设计者对天的崇敬,同时还提示这个圆冢的中心石堆还有可能是天极之所在。因为天极是天上最尊贵神圣的地方。

根据岁差计算,公元前3500年左右,北斗距离北天极最近,真天极附近是右枢,但它没有北斗明亮,这样真天极就是一个幽暗神秘的区域。北斗或被视为极星,北斗七星中距离真天极最近的星是开阳,北斗围绕真天极旋转时,斗魁处在圆周最外圈,观测感受就好像是斗魁在围绕着神秘的天极中心区域旋转。斗魁四星中天璇、天枢、天玑三星运行的轨迹,就是一个三重圆圈(图9)。我们使用制图软件测算了天璇、天枢和天玑三颗星绕极圆圈的直径比值,大中小圈的直径比成等比数列,比值约为1.1。

根据上述考古报告给出的一号冢三圈界墙的直径范围,取其平均值分别为:外21米,中19米,内17.5米。比值为:外21/中19=1.105;中19/内17.5=1.108,比值几乎均为1.1。这与天璇、天枢和天玑三颗星绕极圆圈的直径比值取得了高度一致。

笔者用虚拟天文馆软件Stellarium0.13.3,查到公元前3600年立夏节中候天文朦影结束时(天已全黑)北斗与北天极的相对位置,此刻斗柄指南,玉衡在天极的西偏北方向(图10)。如果我们将一号冢的中心石堆视为天极所在神秘区域,将三重冢界墙视为斗魁三星运转的轨迹,将图9这种上南下北的仰视天文图垂直翻转,变成从北天极俯视的位图,就会得到与现代地图方位一致的北斗指向及位置图。再将这组星图按原方位不变叠加在一号冢示意图中,就会发现,中心大墓所在的位置就是北斗七星中玉衡星的位置。三重冢界墙正好就是斗魁天枢、天璇、天玑三星绕极运行的轨迹(图11)。

果如此,那么第五地点一号冢几个圆环直径的比例设置所体现的设计理念,就包含了盖天宇宙观的两种天文观测体系。一种是基于白天立表对太阳观测的黄道坐标系统;一种是基于夜晚对北斗观测的赤道坐标系统。

黄道坐标:

用大圈环壕和冢外界墙分别表示冬至和夏至日道,用墓的朝向与冬至日出方位对应。用中心圆石堆表示太阳。冬至是全年阴气最盛之时,所以外圈用环壕向地下凹陷,用灰黑色土填充,还可以截流雨水,表示将属阴的“气”导入地下;夏至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外圈界墙代表夏至日道,用白色大石块在地面以上砌筑,使冢体陡然凸出地面。尤其在界墙外侧铺一层黄土,上置筒形器,而且裸露在黄土面上,并不埋入土中,使外冢界墙与一圈红色筒形器组合并置。这些建筑设施,其元素都是属阳的,与夏至阳气相匹配。

赤道坐标:

中心石堆筑成半球馒头状,象征天穹顶部北天极。三重冢界墙分别表示北斗斗魁三星(天璇、天枢、天玑)绕北天极运行的轨迹。

这个三重圆圈界墙的设计,将以太阳和北斗为代表的两种天文观测体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面反映出牛河梁时代古人的天文观测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红山先祖的聪明智慧。尤其是用大墓的所在位置与立夏日玉衡星对应,因为玉衡在北斗七星中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在后世往往特指北斗。况且这座大墓的主人还随葬七件玉器,这就有理由推断“玉衡”星这个名字的出处应与这种玉文化的传承有关。用玉来命名北斗中最亮的一颗星,除了借用红山玉器特有的抛光效果外,更重要的是使用玉器的足够尊贵的祖先就“住”在那里。北斗七星中只有这一颗星的名字使用了“玉”字,足以说明问题。这座大墓所在的山岗又是处在遗址核心布局的反S线上的7个地点的中间。这一切都指向大墓的主人在牛河梁遗址中的身份地位是何等的尊贵,它应该就是黄帝族的祖先,因为在五帝传说中只有黄帝族与北斗信仰有关。《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

将两种天文观测体系的成果统一在牛河梁中心位置的一组建筑设施中,而且与埋葬理念相关联。这是将“天文”归藏在“地理”之中的一种独特信仰,这就是后世商代重视大地坤母的归藏易学之源头。归藏易重视大地的生长发育功能,尤其对于红山先民来说,农耕、采集、渔猎经济并存,对大地上动植物的蓬勃生机有着特殊的心理期待。这就涉及到第五地点中心大墓的设计理念了,红山先民将墓葬位置的选择与北斗在立夏时节的位置相关联,其原因就在于此。牛河梁地区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暖湿,立夏时节,大地一片绿色,万物生机盎然。著名建筑师林徽因曾有一首大众熟知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在她看来,一年的最美好时光就是充满生机的“四月天”,而立夏节即在农历四月间。

三、结语

综上,我们有如下认识,牛河梁遗址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人三才。天地之间以三阴三阳相映照。代表人王的积石冢就在天地祭坛之间,而处于中心的积石冢就是第五地点。第五地点设有方圆冢坛,明显有与天地对应融为一体的理念。

而中心大墓主人又与北斗对应,明显有魂归斗极的信仰观念。这里显然是与天心对应的极下之地,该地点的长方形祭坛显然就是“土中”,这里是连接天地上下交通的通道。《说文》解释“中”字就是:“︱”上下通也。牛河梁主体设计布局显然就是“三一同中”的完美诠释。

而且,大墓主人所在的玉衡星最亮,玉衡的位置又取自生机盎然的立夏时节,说明红山人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力量的崇拜。墓主人左右手各握雌雄玉鳖,而且又被实验证实玉鳖是摞起来使用的法器(图12),更加说明了墓主人对繁衍生息意义的诉求。这恰恰就是“中”的最本质内涵。这一点黄守愚先生在《儒学新编》中已经将“中”的这层深意诠释出来,即生生不息与大光明。儒道易的精髓全部都集中在这里。黄帝族的首领或祖先就在这里,这里又是极下中土,牛河梁以核心建构汇集42个已知的祭祀地点,体现了在共同信仰下的精神联盟共同体,实际已经体现了古国的特征。古国的最高意识形态已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含纳,即“三一同中”。这里已经显示出理念信仰层面的“中国”雏形。这种信仰理念的形成,是辽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纬度决定的。在北纬40度以北的辽河流域,北斗星可以长年观测,在距今8000年前的查海-兴隆洼文化到距今6000年前牛河梁红山文化早期,北斗处于南中天时的最大高度角大约在80°~70°。这时北斗几乎就是在人的头顶正上方,如果将北辰圈视为天区,那么牛河梁地区就更接近于地理意义的极下“中土”,仅从视觉观测的感受来说,北辰天区在头顶上方的感觉,在辽河流域比黄河流域更直观、更真实。

《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这句话很多人也无法理解,其实就是太极图里面,含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阴;阳;非阴非阳(也就是“一”),三者合为一体,就是太极。大多数人会忽略掉“非阴非阳”这个因素。太极生两仪即分阴、分阳,有一个如何分的问题,即需要一个划界的标准。比如,天阳与地阴根据什么来划界?《周易大传》找到了居于天阳与地阴之间的“顶天立他”的人作为标准,在人头顶以上有空间叫做天,在人脚底以下的区域叫做地。从而引出了天、地与人这三者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太极要分阴分阳,演化成万物,必然是一分为二,加上中介即分界的标准,则可说是一分为三,一分成对立面和中介物。这样,儒道两家的“三一哲学”在红山文化这里就找到了源头。“三一同中”思想也就有了5500年前的考古学依据。

(0)

相关推荐

  • 【东方诗苑】唐红山‖奇迹北斗(外三首)

    奇迹北斗 九天之上显身手, 神州苍穹布北斗. 卫星导航全人类, 五洲四海跟我走. 登高览尽大世界, 无论穷富皆朋友. 天气交通收眼底, 一雪前耻君知否! 天 路 中华儿女修天路, 扶摇直上云深处. 浩 ...

  • 这里不仅有女神 — 红山牛河梁(下)

    凌源市到牛河梁遗址还有十多公里的距离,没有多久,汽车开上了凌源与建平交界的一片山梁,这是一片位于努鲁尔山山谷内将近10公里的山梁,牛河梁. 牛河梁全貌 (图片摘自网络) 在方圆50平方公里一道道山梁之 ...

  • 【辽】红山文化玉器细节图片更新之凌源田家沟

    田家沟红山文化墓葬群位于大凌河支流渗津河左岸,凌源市三家子乡河南村田家沟组. 这个墓比较出名的蛇形玉坠,出自第四地点 截至2012年3月,考古人员已在2009年7月-10月对凌源田家沟红山墓地第一.二 ...

  • 【辽】红山文化玉鳖牛河梁遗址出土

    牛河梁遗址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的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绵延十余千米的三道黄土山梁上.在东西约10000.南北约5000米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quo ...

  • 第七百三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器中是否有玉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近几年,古玩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红山玉器",有的古玩摊位赫然写着"批发红山玉器",我们 ...

  • 收藏殿堂 | 红山文化中的古埃及文化因素之谜

    可是,两篇随笔发出后陆续收到云南楚雄马先生等藏家发来的图片,得到了一些古埃及文化特征的造形艺术品明显属于红山文化的物证.根据<维基百科>词条"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 ...

  • 收藏殿堂 | 远古文明中的红山文化因素之谜

    C形龙和玦形龙已经成为了红山文化的代表符号自不待言,早期由于出土样品少等原因曾被叫做"玉猪龙",因为研究者认为头部造形像猪的头. 近些年来,随着远古文明陨石造形艺术品的不断出现,我 ...

  •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之道|中国文化的商业智慧(三)

    南怀瑾先生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这不仅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精炼概括,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充满智慧的启示意义. 张瑞敏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说过:<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 ...

  • 第四百三十篇    敖汉旗四家子红山文化“金字塔”遗址

    X 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发现一座距今5000多年前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位于四家子镇北约1公里处的山梁上,远看是一个梯形的小山包,近看是 ...

  • 第四百三十四篇  敖汉旗石羊石虎山红山文化墓葬遗址

    1960年6月,昭乌达盟(现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在敖汉旗新惠镇北1公里.孟克河西岸的石羊石虎山上清理了一座小河沿文化墓葬遗址.墓葬为长方形土坑墓,墓口与墓室上部大部被毁.清理时墓口长1.5米,宽0.65 ...

  • 古贝春,让我的思想在酒文化中倘佯

    过了今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我就年入半百了.我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文,无论是朋友到家做客,还是在单位开会,一旦来了神经的思潮后,非得写下来不可.每到这时,我不是把朋友独留在自家的客室,就是为掩饰自己 ...

  • 张新中‖商洛最美三处水景观(水文化题材之三)

    水文化是以水为载体,以人类.社会与水的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母.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德经 ...

  • 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