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凡事察觉本质,以因果决定行为
一、
好的出发点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根本原因就在于采取的方法不当。
有的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是的去看待问题,不管他的出发点是好还是坏,最后的结果都会事与愿违,而有的人能够清醒地认知事物规律而去作为,得到的自然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道德经》之中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意思就是说:圣人掌握万事归一的法则,可以治理天下。没有单凭自己所见反而能看得清楚,没有自以为是反而受崇敬,没有自我夸耀反而能见功劳,没有自高自大反而能够长久。
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不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识存在和发展的,而是在看不见的一面藏着最真实的影响。
所以生活中总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句非常无奈的抱怨背后,藏着的就是一个人的认知与客观事实的发展之间产生的差距。
人总因为情欲意识的蛊惑,形成了主观意识的局限,在认知事物和判断事物时就会出现偏颇,如果以这样的思维去谋事,必然会是错误的结果,所以说即便有一个好的出发点,也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清醒的认知智慧。
就好像聪明和智慧两者之间的道理,很多人习惯性的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一个悖论,因为聪明和智慧并不是同一个层次。
聪明是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机巧之心去做事,他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而已。而智慧则是以认知规律为前提的谋略,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知道为什么去做,更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情背后的运行规则是什么。
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自然是不同的结果,“聪明人”喜欢通过自以为是的机巧手段去处理问题,而有“智慧”的人则是顺应物体的本身规律去做事。
《庄子》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颜阖将要去卫国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出发之前就去问蘧伯玉:“有一个人天性嗜杀,如果放纵他就会危害国家,我想去劝他向善,但是我担心会危害到自己,他能意识到别人的过错,但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我对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蘧伯玉这个时候就说:“你要谨慎,不如先端正自身,表面上顺从于他,博取与他亲近的机会,如果他像婴儿一样,你也装作婴孩一样,他颠三倒四你也颠三倒四,先让他觉得你和他是同类,然后再设法慢慢的引导过来,这样他就能达到没有过错的地步了。”
“就像那螳螂一样,奋力的举起双臂去阻拦车轮,却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胜任,它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了,要警戒也要谨慎,如果你夸耀自己的才能而去触犯他,那就危险了。”
“又像养虎的人一样,养虎的人从来不敢拿活的小动物去喂养,因为怕引起虎的残忍心性,也不敢把小动物直接丢给虎,怕激起它凶残的天性,就是顺着它的饥饿来喂食,疏导它的喜怒情绪。虎与人虽有不同,但是虎也喜欢喂养它的人,因为人适应了虎的性子。”
二、
不管是对待残酷的卫灵公太子,还是螳螂挡车,或者是养凶残的虎等等,重要的核心都是要顺应其天性作为,而不是违逆他们本性,自以为是的企图主导问题。
只有顺应他的性子,才能避免激起他的残忍,否则不仅没有劝他向善,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杀机,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旦野心一发,最终完全不可收拾。
这个道理就像是世人做事一样,不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是的去作为,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有其本质的规律,而自以为是的主导,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
生活也是一只“虎”,不要违逆虎的本性,否则它会瞬间将人吞噬,就像在生活中毫无智慧的人一样,终将自食恶果,只有自己顺着事物的规律前行,才能避开老虎凶残的一面。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君子宜净试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君子应该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事情,切忌感情用事,表现出刚直的个性。
人不要活在自己的意识和情感之中,不要自以为是的想去做什么,而要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智慧的人能擦亮双眼,看透本质,从因果决定自己的行为,用冷静的态度处理当下出现的问题,而刚直的人则是直来直去,头脑发热就做出冲动的决定,最后后悔的还是自己。
所以说偏激性格的人生活多有阻碍,温和通融的人生活大多顺遂,就是因为不同的方式带来不同的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