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穴
胆囊穴(dǎn náng xué )为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华外科杂志》。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直下2寸。左右计2穴。主治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等。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见《赤脚医生手册》。位于右上腹,当脐上3寸再向右旁开3寸处。计1穴。主治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症等。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胆囊穴可以诊断出胆囊疾病,对胆囊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故名“胆囊”。
【取穴位置】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取穴。
【主治功能】
有利胆通络作用。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歪斜。
【穴位配伍】
配内关穴、丘墟治 胆囊炎(《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配阳陵泉穴、期门穴治急性胆道疾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配内庭,公孙,三阴交。治胆石症胆绞痛。
胆囊穴透阳陵泉,迎香透四白,巨阙,内关,合谷。治胆道蛔虫症。
配足三里。治慢性胃窦炎。
配肩髃。治肩周炎。
配穴:肝胆气滞者,配太冲、行间;痰热互结者,配丰隆、侠溪;呕吐者配内关、公孙;黄疸者配至阳;发热者配大椎、曲池。
方解:胆囊穴为治疗胆腑疾病的经验穴,可利胆镇痛;胆俞配日月,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每次用一组,选取右侧,以疏调肝胆气机而止痛;阳陵泉为足少阳之合穴,胆经之下合穴,以利胆腑。
【附注】
《中华外科杂志》∶(胆囊点)在阳陵泉下2寸左右之压痛点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