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不要只会把书本放在孩子手中

全文长约 1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在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

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

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得有时像个怪人,有时又跟一个白痴差不了多少。

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这是搞乱了从根据到结果的顺序所引致的后果。

教师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进小孩的脑袋。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纠正这种由于运用概念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亲身历练才行。

很少有学究具备健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这些东西通常连一个文盲都会有的。

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一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到:对每样事物的直观走在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前,然后是狭窄的概念,最后才是广泛的概念。

我们应该了解清楚掌握知识确切的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够讲究方法地、以符合这种顺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事物及其关联,而不会一味向他们灌输一些荒唐的见解——以后要消除它们都是很难的。

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孩子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

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不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

正是因为早年吸收的谬误深深地印在头脑里面难以清除,同时,一个人的判断力很迟才成熟起来,所以,我们不能让未满16岁的孩子接触任何理论和信条的东西——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包含巨大的谬误。

概念知识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对事物真正本质性的认识;相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亦即我们知识的真正内容——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所作的直观把握。

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把童年期孩子的目光和视野控制在尽可能狭窄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之内,我们给孩子提供清晰、正确的观念;只有在他们正确认识了在这一视野范围之内的事物以后,才可以逐渐地扩宽视野。

我们获得的教导可以改变可供选择的手段,但却改变不了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最终的目标是每一个人的意欲根据其原初的本质制定出来的。

最根本性的东西——无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智力或者体质方面——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为努力和运用技巧始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全文长约 1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在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

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

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得有时像个怪人,有时又跟一个白痴差不了多少。

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这是搞乱了从根据到结果的顺序所引致的后果。

教师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进小孩的脑袋。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纠正这种由于运用概念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亲身历练才行。

很少有学究具备健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这些东西通常连一个文盲都会有的。

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一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到:对每样事物的直观走在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前,然后是狭窄的概念,最后才是广泛的概念。

我们应该了解清楚掌握知识确切的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够讲究方法地、以符合这种顺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事物及其关联,而不会一味向他们灌输一些荒唐的见解——以后要消除它们都是很难的。

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孩子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

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不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

正是因为早年吸收的谬误深深地印在头脑里面难以清除,同时,一个人的判断力很迟才成熟起来,所以,我们不能让未满16岁的孩子接触任何理论和信条的东西——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包含巨大的谬误。

概念知识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对事物真正本质性的认识;相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亦即我们知识的真正内容——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所作的直观把握。

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把童年期孩子的目光和视野控制在尽可能狭窄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之内,我们给孩子提供清晰、正确的观念;只有在他们正确认识了在这一视野范围之内的事物以后,才可以逐渐地扩宽视野。

我们获得的教导可以改变可供选择的手段,但却改变不了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最终的目标是每一个人的意欲根据其原初的本质制定出来的。

最根本性的东西——无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智力或者体质方面——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为努力和运用技巧始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0)

相关推荐

  • 如何做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可是,很多人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很容易看清身边的人,但却对自己一知半解. 你以为你很了解自己的,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的了解自己. 有个朋友,他对自己 ...

  • 欣赏邵雍《先天吟》第二首,新解描写易学知识的诗

    先天学兴于邵雍,民间传说始于陈抟.读一读邵雍的著作才知道,先天学实际就是邵雍读孔子<易传>所得.即使先天学始于陈抟.陈抟在其<龙图序>中说,其学得自孔子<易传>中& ...

  • 王朔:叔本华,你贵姓?

    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很晚,不是不困,而是不想睡,强迫自己不要睡.我似乎得了强迫症,我很忧郁. 因为我总觉得一天什么都没干就这么过去了,实在不甘心!于是我就尽量延长这一天的时间.我真是个有志气的人,我很欣慰 ...

  • 叔本华:人生的前40年是正文,后30年是注释

    孔子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四十岁为分水岭,人生大致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对于这两个阶段,叔本 ...

  • 叔本华:不要对人生多提要求

    不要对人生多提要求 文|叔本华 虚荣是人性的弱点 虚荣恰如贪婪,都是一味追求手段,却忘了目的. 我们抚摸猫,猫就发出满足的咕噜声,无一例外:同样,听到赞扬,尤其是搔到自命不凡之痒处的赞扬,人人欢喜满面 ...

  • 叔本华:为陈年往事懊恼、为未来忧心忡忡,都是愚蠢的

    玛利亚 纯音乐 - 世界一流金牌小号 埃迪 卡鲁索 Arthur Schopenhauer 魏韶华|绘 愉快度过每一天 文:叔本华 图:Mary Fedden 建房的工匠对房子的总体规划也许一无所知, ...

  • 叔本华:如何达到心灵的宁静?

    特别福利 限时5折 ↓抢 如何达到心灵的宁静? 文 | 叔本华 上图扫码-解锁叔本华 有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而另一些人则又沉湎于未来,总是忧心忡忡,愁思满腹.很少有人 ...

  • 感悟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感悟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原创 张兴慧 心流FLOW 2019-12-27 叔本华故居 撤离儿童雕塑 在法兰克福的叔本华雕像 自由之路 防御者纪念碑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 ...

  • 叔本华人生哲理名言 168则,值得一读

    2019-12-08 1.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叔本华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2.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叔本华 3.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 ...

  • 从叔本华这5句经典名言看清人生的本质

    原创 田玲 灵心智语 2018-10-24 亚瑟·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他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与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 ...

  •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金句欣赏

    4月14日 1.人生就像一盘掷骰子游戏,掷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愿,那你就只能凭借技巧,去改进命运所摊派的骰子. 2.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3.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