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禅:王阳明先生说“事物之来,但尽吾...

一日一禅:王阳明先生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语见<<传习录·答周道通书>>

释义:人生在世,遇到任何事,只要尽心尽力,以良知为准则,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事,那就说明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没有真切,其中掺杂进了毁誉得失。一有这种心,对的事也不会去做,错的事也不会停止。

解决问题,就是尽心尽力。

(0)

相关推荐

  • 蔡仁厚先生:王阳明致良知教的主旨

    编者按:中国文化是一种实践的理性,而不是认知的理性,在王阳明的致良知教得以充分的开显.古圣先贤立身行道,道成肉身,用一生的行仪见证自己所坚守的真理.今人的道理"知道"的不少,却和生 ...

  • [ ]《卷下·陈九川录》致良知不离事,离事即为着空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下卷>,陈九川先生录的一段.这一段叙述了阳明先生在赣州讲学的一段小故事,我们先看文本. 一.事上为学 才是真正格物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 ...

  • 王阳明心学全书(二)

    21.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在庐陵任上,王阳明易讼风,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解决了地方上的许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可谓"多行 ...

  • 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格物致知来源于<大学>,是儒家研究事物道理的理论,格物致知在儒家思想史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版本,而最被大家所熟悉的当属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观点. 朱熹是宋代理学代表,什么是& ...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

    图片/宁静喜悦 初九学舍的十八 行其庭先生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疏解"本末".我将先生的授教整理记录下来,用于学习. 开讲,先生就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何谓" ...

  • 一日一禅 | 常跟自己的身体说声对不起...

    常跟自己的身体说声对不起,因为总是在无节制的使用它.常跟自己的心说声对不起,因为总是为了很多事情在难为着自己.对不起,努力学着好好使用这幅躯体,好好的安放这颗心,修身更需先修心. 传统文化,即是&qu ...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认识本我)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认识自我)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占有与拥有)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放下聪明)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丨这世上有一种转运的秘诀

    命由天,运由己.这世上有一种转运的秘诀,它就是: 行善积德. 传统文化,即是"做人的文化"!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养成阅读好习惯,看完顺手点 在看

  • 一日一禅(邦尼感悟:赚钱与花钱)

    编者按: 真正的修行和感悟都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现实中好好修行才是最好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当你活好当下和做好当下,其实你就是在修行你的未来... ...

  • ​一日一禅丨成熟,不是你学会了表达,而是学会了咽下

    成熟,不是你学会了表达,而是学会了咽下.表达,是渴望被理解:咽下,是懂得了理解.表达,是为了自己:咽下,是为了大家.少表达,多倾听,学会了解,你的表达才会有价值.一味要求被理解的人,最难被人理解.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