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支撑东北黑土保护丨亮点成果

导    读

近年来,中科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中科院亮点工作的了解,同时促进院属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成果的传播推广,特启动“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活动。

中科院相关职能部门现已推荐候选条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票,相关得票数将作为正式当选条目的重要参考依据。感谢对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的鼓励和支持!

今日推荐候选条目《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支撑东北黑土保护》,投票请点“阅读原文”。

来源:中科院之声公号(2021年7月14日)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 

以“梨树模式”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秸秆覆盖少免耕,它可有效减少风蚀水蚀,增强土壤抗旱保水性,防治土壤退化,逐步培肥土壤。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作为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发起及核心研发团队,联合相关研究与推广单位,历经15年先后总结研发了保护性耕作四大主体技术体系,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秸秆覆盖宽窄行免耕技术、秸秆覆盖垄作少耕技术、秸秆覆盖条耕技术;研制出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覆盖条耕机等配套机具;为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适宜的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

通过产学研政用多维度一体化示范推广,2020年东北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4046万亩,有效降低了示范区土壤侵蚀和退化。研发的免耕播种机不仅能够实施秸秆覆盖下的免耕播种,而且在播种施肥精度、出苗率及苗整齐度上也有质的提升,出苗率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亩增产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北地区免耕播种机市场保有量7.5万多台,年完成播种面积7500万亩以上。

免耕播种机在作业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