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寿山田黄石的识别
田黄为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呈自然卵形,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罗卜纹等标志。
鉴识田黄,首先要搞懂首德次符。德为本质内在的特征,需要品味和体会,难以用语言描述,如现今所谓温润凝腻等即为此属。又因个体的主观感受差异,理解不尽相同。符为表观外化的特征,由于内在的特征难以把握,遂以萝卜纹或橘囊纹、格、石皮作为直观特征,尤以现在为甚。其实仅为可直观把握的特征,于是所谓的专家迎合了大众需求,故意忽略了以德为先。
石皮和格是田黄二次生成或多次生成的直接证据,寿山石具备了这两个特征,至少可以判定是掘性石。而萝卜纹或橘囊 纹并非全像许多专家所说是坑头溪水浸泡形成,也应包括原生矿与生俱来的纹理。原生矿石性差异导致溪水渗透快慢有别,石质疏松或块小者易达到色相一致,石质坚结者则为外浓内淡,这从和田仔玉可得印证。同样条件下,有些仔玉色皮稀薄,成器后虽历千年掩埋也很难受沁,此为品质极优者。田黄内部铁质黑针点或砂在弱酸性溪水的侵蚀和溶于中氧气的氧化作用下,生成氧化铁渗透到晶格中使之呈现黄色。早期的珉或田石并不像现在这么珍贵,人们也许只是在小溪和稻田中捡拾,也许刻意的成分较少,只是到了清中期田黄被封为石帝,人们才刻意挖掘之。
由于田石出土的位置不同,各个时期田石的外在表象必然有差异。(更多珠宝鉴定知识请参考浙江典当网相关文章。)目前的所谓田黄鉴别理论是基于坑头溪新出的田石而言,而历史上不断采挖导致孑余的多为小料,用小料特征衡量早期几乎唾手可得的大田黄,如何没有偏颇?况且,老田黄成器后,经过文人的使用把玩,有迥异于自然状态下二次生成的人工再生成,而浸润的是人体油脂,其老熟情况类似于寺坪田,显得更为古色古香。色格也因油脂进入和氧化而更深沉,不同于新出田黄。石皮则在加工过程去除而很少保留,且取料位置上的差异,也使其表观特征差别较大,这种状况下如何鉴别?笔者认为还是以德为先,即所谓六德乃至九德,其核心是温润凝腻,灯光下内泛黄红之宝光,表面经摩挲有珍珠般光泽(有认为类似糯米光泽)。然后佐以内部的黑针点或铁质砂等特征即可判定是否为田坑。需要说明的是,田黄同许多矿物质一样,也会自然风化和脱水,认为田黄不需水养或油养对古田黄未必适用,至少对质地较为疏松的古田黄补水过程应该要有。另外,如今将石性坚结、质地很好的田黄的特征作为普适条件,忽略了田黄形成过程的个体差异,是值得商榷的。也许我们今天接触的实物和判定的标准与古人有所不同,而今之判定标准更多出于某些人商业炒作的需要,相关知识的欲遮还羞进一步强化了其稀有性和神秘感,这也许是浮躁逐利所致的人为炒作。其实,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就如田黄黑针点是田黄色源一样,铬元素的黑点是鉴别天然翡翠的重要依据,它是翠的色源。如果坚持审慎的态度,合理的做法是以以上判定为前提,用色谱作成分分析验证。当然,自然地演化过程自有其神奇之处,并非像笔者所述那么简单,识者当鉴别之。
田黄的价值以重计价,与黄金等值,所谓“一两田黄一两金”或“易金数倍”,“黄金易得,田黄难求”。至清末,普通田黄价已涨到“三倍黄金”,史树青先生《清怡亲王田黄对章》谓:“田石产于田中,无脉可寻,呈天然块状,沉积田底,采掘极难,多为当地农民掘田偶然发现。得者视为至宝,故稀有而见珍。……今则田坑久绝,黄金有价,田黄可以无价矣”。可知田黄石极难开采,是田黄绝少的原因之一,再者,笔者所见收藏家之旧田黄印章,多为数分高之矮印,从纽式可知原为盈寸之石,(多为薄意形钮),均为得之者磨去印文,刻已名号,碾转数人,已成“侏儒”,若再磨则无法制印。由此可知不少田黄印多因履磨而消失,此为田黄印绝少的原因之二;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底之砂层中,产石地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清代末已遍挖一百余年,今石农挖之数月而不得一石,旧日石农偶而寻得,亦被台湾人购运国外,此为田黄印绝少的原因之三。其价格已无法以黄金而计,数年前,笔者见朵云轩在日本东京分店之石章价目表,其中有一方不定形无皮田黄,印面为1.4×0.9、高为6.2厘米,重量约27克左右,定价为2720000日元,近国际黄金价的百倍,由此可知田黄在日本的习惯价格,此为不定形印,若是方印,则不可估量。在1999年6月福州市举办的“精品拍卖会”上一块500克左右的不定形田黄起叫价2100万元人民币,合国际黄金价的600倍。这个喊价,创下了国内田黄价格史上的最高记录。至于此价是否合理或能否成交,并不重要也不在这里探讨,重要的是更加说明了“今则田黄久绝,黄金有价,田黄可以无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