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的迷茫与昏招——马陵之战的前因

前面我们说到桂陵之战,魏国最终靠魏武卒扳回一局。但魏国这一趟损失也大,且在和赵齐大打出手时候,被背后的的秦国打了一下河西,并被占领了旧都安邑,但空出手来的魏国马上回击秦国,也就是11月8日我们讲的第四次河西之战(公元前352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这一篇文章。把秦国吓得马上退回河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军事实力依旧强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魏国还是很强大的,也可以佐证魏国在桂陵之战后,魏武卒并未全面被消灭,实力还是轻松碾压秦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魏武卒制度依据强大

2、军国体制强大恢复能力:吴起建立的改革,使得魏国和后来的秦国一样,具备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恢复能力,只要上升通道存在,除非人口全面凋零,否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军事实力。

魏国初步完善军事体系

3、四面楚歌,东西两线作战:魏国处于四战之地的弊端显露,东边打完打西边,西边打了东边又要打,时不时还两边同时开打。魏国其实可以趁和齐国、赵国修好,全面进攻秦国,彻底消灭后顾之忧,再利用秦国关内千里沃土,往东继续发展。

魏国的四面楚歌

可惜,魏国在前350年再次和秦国修好,并在公元前342年,企图通过称王号令天下诸侯,极度膨胀的魏惠王在逢泽会盟直接称王,带领着十几个小诸侯国企图通过攻打不参与逢泽会盟的韩国,称霸天下,最后受到几乎所有大国的抵制。

虽然说称王主要是秦国商鞅游说,但魏惠王昏招迭出,在四面树敌之时,还妄图通过称王号令天下,其实冒的是天下之大不韪。这就直接导致了马陵之战。

和大家说句抱歉,由于近期较为忙碌,一直未能及时更新战国故事,请大家见谅,后续每周保持3篇更新,请大家一起讨论,我也将继续为大家奉献更好的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