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23|进退有学问

今天讲两句:“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论语》有一段话描写孔子平时生活的形态和上朝工作时的不同姿态,写得非常生动。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段话在《论语》当中,显得有点长,但写得很生动,很有文采,孔子的形象由此可见,他当然不是书呆子。按照弟子的描述,孔子是一个身材高大、懂礼仪、修养极为深厚的人,用现代话来说,孔子是一个很有范的君子。《弟子规》讲的“进必趋,退必迟”,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和教育出来的孩子既不是书呆子,也不是一个行动呆板的人,而应该是一个灵活、有耻有格的人。通过孔子,我们知道所谓君子就是风采,其形象是温和。君子的形象乃至传统读书人当然应该以孔子为榜样;但如果读书人成了“孔乙己”的样子,那说明我们的读书人把书读进了死胡同,死读书的结果当然是读书死了。有字的书都是死的,但读书人却是活的。读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认识自己,做一个真实、真诚的人,做一个明白的人。按照我的看法,读经典书籍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读懂古人,例如读《论语》就应该能够进入春秋时代,充分掌握材料,通过《论语》等相关书籍,了解孔子师徒的真实情况;第二层次是读懂自己,经典是一面镜子,读经典就是为了认清自己;第三层次是读懂众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经典就是道,而道与众生是一体的。
从传统文化当中看到真实的自己,是我们落实《弟子规》的目的,不过不是终点。我们可以把《弟子规》作为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门户,登堂才能入室,然后可以看到蔚然大观的文化景象。但读书还是往外看,而领悟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方式是:向内看。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儒释道、人情世故等,都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这些都是工具,甚至可以直接说是镜子。当然要是镜子被灰尘蒙住,我们自然无法从镜子中看到自己,但一个人到最后也只能依赖镜子才能看清自己,也只能说还是有所执。当然,能够从经典中看清自己,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内心需要足够的清净,也就是对身外的一切事物都要保持足够的敬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假如没有这种敬意,便生不起读懂经典、读懂自己的力量。而《弟子规》中讲“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和长辈的交往中,在对待长辈问话的时候,要保持足够的敬意,才能明白和体会长辈的用心。
读经典,信经典,从经典中读懂自己乃至读懂众生,便是我们的任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