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心为何会麻木不仁?
怎样才能不生气?
作者:李留申
那颗心为何会麻木不仁?
作者:李留申
人之初,性本善,随着环境而改变。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只有改变自己。
或许这就是充足的理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记忆的仓库里,有一根线把所有的事情紧紧相连,这一根线谁也不愿拥有,谁也无法离开,哪怕是独身一人独守一处,也无法摆脱它的纠缠。
我不禁想问:最让人难忘的是什么?最让人讨厌的是什么?最想抛弃的是什么?
气!
不是精气神,而是生气。
从小到大,以气为伴,走南闯北被气所包围,在生气的环境里跌跌撞撞,无法直起腰杆。这中间有唠叨煎熬,冷战热战,吵闹打骂,还有潜逃和抛弃。各种各样的神奇方式见得太多,但又无法改变。
怎么办?那就改变自己。
从嚎啕大哭变为抽泣,由抽泣变为愁眉不展,再由愁眉不展变为无所谓,练就一个金刚不入之身。
说得是无所谓,说得是得道成仙,但又无法远离尘世,无法改变那种现实。有时讨厌的胸闷驱之不去,有时借助非处方类宝贝驱赶不适!有时留下的后遗症多日而无法缓解。
百病由气生。
气最伤身体。
简简单单的道理哪个不知?
它却在人间潇洒自如,无人能够让它脱离地球轨迹。
谁家不生气?如果两个人相互忍让,相互体谅,或许只有小气、短时间的气。或许争执几句、辩论几句、唠叨几句也就言归于好。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哪有不生气的道理?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说,我的儿媳刚过门时曾经打我骂我,最终还是老人对不起她,他人面前是满嘴的大道理。
分开一段时间后得知她卧病在床,我仍然赶到家园,喂茶喂饭,端屎端尿。本想尽心尽力解除它的难点,改变它的蛮横。哪曾想事过境迁以后仍然是把婆母当成外人。
一位老人说,生气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无论是说话或者是做家务,有一点点不对她的脾气,就会大声吆喝,火冒三丈。
时间长了知道她是这种性格,也不再斤斤计较,把从前的热战冷战全部抛在了一边。
一位中年妇女说,我为儿子操碎了心——为他盖房,操办婚事。结果,有了孙子之后把我们老两口赶出了家门。本想与他们理论,可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儿媳,父母不忍让谁还把他们当人看?
无奈之下,只好搬到外面居住。
另一位中年妇女说,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给孩子在城里买了新房,结果儿媳要赶我走,我就是不走,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气气气!太多了。
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你只要不把这些气放在心里,你只要能够练成一个无所谓的心理,把什么事情都看淡,不要刷存在感。或许三五年之后就能够修炼成功。
我的心麻木不仁只是对待生气,至于其他方面仍然要认真对待。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