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事版》.作战.第十一
一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由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二
卑而广者,徒来也;
尖高而锐者,车来也;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兽骇者,覆也;
鸟起者,伏也;
众树动者,来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其所易居者,利也。
鸟集者,虚也;
夜鸣者,恐也;
吏怒者,倦也;
数赏者,窘也;
杖而是者,饥也;
吸而饮者,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
旌旗动者,乱也 ;
半进半退者,诱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
辞强而进趋者,退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轻车先出其侧者,阵也。
军扰者,将不重也;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淳淳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栗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三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己,夫唯无虑而易敌必擒于人。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幵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佯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所谓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 相救,上下不相收,卒属而不集,兵合而不及,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曰:“先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说明:
1,“凡处军相敌,……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在通行本中为《行军》篇中的经文,这里的处军并非行军,而是军队作战安营扎寨的法则。
2,从“卑而广者,徒来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均为通行本《行军》之经文,并散乱在其中,这些全部都是作战过程中根据出现的表面现象,来推知敌情的方法。
3,“兵非益多也……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这是作战过程中的用兵法则,而通行本放在《行军》之中,不当。
4,“是故政举之日……以决战事”论述前线战场上的重要作战理论,而通行本为《九地》的经文,显然很不当。
5,“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幵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在通行本为《九地》之经文,很不当。
6,“故为兵之事,在于顺佯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在通行本中的《九地》篇中,应为作战的法则。
7,“故兵以诈立,以利动……分利悬权而动在通行本的《军争》之中,“军争”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争什么!
8,“所谓善用兵者……攻其所不戒也”在通行本的《九地》中,并在“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之后,还有一句“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两个合字意思根本合不到一起,因此给“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搬走。
通行本《作战》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