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怀念松浦友久先生

很奇怪,每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比较平静而悠闲,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感到心猛地揪缩起来。这对我来说,实在太突然了。我丝毫不知道他生病的情况,后来才隐约想起,若干年前就说身体不太好。可是他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那么健朗的人,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势头,这么一位精力旺盛的松浦先生,就突然弃我们而去了吗?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很想写一篇悼念文字,写了一段便写不下去。直到高桥良行教授寄来松浦先生逝世纪念文集和厚厚的三卷文集,才让我切实感觉,今后只能通过这些著作与先生对话了。
按理说,我与松浦先生年龄相差很大,平素交往不密,甚至连忘年交也说不上。他的去世所以让我感觉特别的悲怆,是因为我认识松浦先生很早,似乎有着特殊的缘分。
我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就在林焕平先生的指导下,翻译日本学者的论著。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竟有松浦先生的著作《詩語の諸相》,我觉得很稀罕。时值学术恢复不久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外文学术著作还是很少见的,便借回宿舍阅读。近日偶然翻出学生时代的读书笔记,记载读此书始于1983年7月20 日,当时的读后感是:“本书以唐诗中某些语词—意象,如猿声、断肠等为中心,考察其源流演变,并由此揭示出一些有规律性的问题,比如中国诗语的凝固的原因与构成。”他的研究角度和具体结论给我很新奇的感觉,一边读一边就译出了两篇,《中国诗的性格》与《作为诗语的“怨”与“恨”》。当时我并不清楚松浦先生的论著国内是否已有翻译介绍,而且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版权意识,也没想到要与作者联系,得到翻译许可,便将前一篇译文寄给《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后来发表于1986年出版的第11辑上。现在从松浦教授著述年表中知道,我的译文是他论文的第七次中译,我也是他论著较早的外文翻译者之一。后来《詩語の諸相》由亡友陈植锷教授译出,题作《唐诗语汇意象论》,由中华书局在1992年出版。
我初次拜见松浦先生是在1988年。是年3月,松浦先生来北大做访问学者,而我也在同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不久,他约我去他在勺园的宿舍晤谈。他很客气地接待我这个年轻的后辈,送我新发表的论文抽印本,交谈中娓娓陈述自己从音步的角度研究诗律的发现。
中国传统诗学对诗歌声韵虽有细致揣摩,但对音节和节奏的探讨却很少,往往漫付以“选言或五或七者,少于五则忧其促,多于七则悲其曼也”(金圣叹语)这样大而化之的解释。近代以来,除了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外,我也没见到其他著作有深入研究。松浦先生说他的研究着眼于中日两国古典诗歌的比较,参考了当代语言学和物理学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中国古诗为何习用五、七言句的原因。这是非常专门的学术问题,口头阐述不太容易理解。我印象较深的,倒是他谈到自己在李白研究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感叹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非常之薄弱。此后不久,他就出版了《韵律的美学》和《李白传记论——客寓的诗想》。这两部著作都广受学界的重视,国内已有翻译。
1990年南京大学举办的唐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我再次见到松浦先生。那次会议,以莅会学者而论,规格之高怕是空前绝后的,周勋初老师后来常这么说。松浦先生作为日本学界有代表性的专家受到邀请,而我那时刚毕业不久,与师兄弟们作为会务组成员列席会议。松浦先生对我们都很客气,在游览扬州平山堂时,很随和地同我们交谈、合影,还对市川桃子教授说:“瞧,他们这么年轻,就是文学博士了!”我知道,日本大学的论文博士很难取得,通常要到中年,写出厚厚的专著,才能申请文学博士学位。松浦先生是1978年以《李白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年43岁,在日本教授中应该算是早的了,但他自己可能还是觉得晚吧,笑谈中也有许多感慨。他给我的印象是,较轻松随和,与独往独来、不苟言笑的兴膳宏先生,形成很明显的反差。
松浦先生研究的问题大多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我没有能力加以评说,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他是一位极其勤奋的学者,著作量之富在日本同辈学者中罕有俦比。熟悉日本学界的人都知道,许多学者一年只写一两篇论文,到退休才编集为一部论著。但松浦先生年未及古稀,却撰写了《李白——诗与心象》、《李白研究——抒情的结构》、《诗语的诸相——唐诗札记》、《中国诗歌原论》、《韵律的美学——日中诗歌论》、《李白传记论——客寓的诗想》、《<万叶集>之名的双关语——日中诗学札记》、《汉诗——有美存在吗》八部引人注目的专著,还编著了十余种普及读物。身后由门人编集的《松浦友久著作选》四卷,主题分别为《中国诗文的语言学》、《陶渊明、白居易论》、《日本上代汉诗文论考》、《通往中国古典诗学之道》,收录的论文多出于上述专著之外。
每逢他著作的中译本出版,我都会收到他的赠书。我也一直将自己的新著寄呈请教。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络。在国内或日本的学术会议上,当然也见过面,但在那些场合,除了寒暄之外,无法深入交谈。与先生最后的联系,应该是在1998年。他寄来新发表的论文《现代诗学的黎明》,希望我能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学术界。这篇论文评述闻一多先生早年的诗学著作《律诗底研究》,他发现闻先生对近体诗声律的一些见解可以和他的研究相印证。从他的信中不难看出,他希望我将这篇论文译介给中国学者,绝非汲汲于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为闻一多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类似的看法而惊讶,更为其见解未被学术界注意而遗憾。他的这篇论文,与其说是为自己的研究得到印证而自豪,还不如是要表彰闻一多诗学中被忽略的理论贡献。他的论文和信,让我很感动,立即就翻译了这篇论文,发表在《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上。
松浦先生寄给我的最后赠书是2002年1月出版的《汉诗》。这年9月26日先生在庆应大学医院病逝,享年67岁。古往今来,文人学者的悼词、墓志铭常有“未尽其才”的叹惋。此类说法,除非用于李长吉、黄仲则辈短命天才,否则不过是碌碌无为的文饰之辞而已。但对于松浦友久先生,未尽其才是学界一致的感叹和痛惜,病魔过早地带走了这位有创造力的学者!不久在什么会议上,见到葛晓音教授,谈到松浦先生的去世,相与一番欷歔。后来,我每翻开先生的追悼纪念集,看着卷首的遗照,他当年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让我恍惚觉得不久还会见到他。他的离去是那么轻淡与抽象,而他的存在却又是如此切近和实在。
我从来不相信上帝,不为别的,就是坚信不可能有如此昏聩的上帝,让许多真正杰出的学者早早退场,却留下一些欺世盗名、老朽昏庸的“大师”,让世人膜拜。

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1日

(0)

相关推荐

  • 徐晋如:诗的奥秘不过是一句话四件事

    晋如诗塾是一家互联网国学主题学习社区,提供诗词创作.文化通识.蒙学入门.经典普及等课程学习,定期出品合乎学理的经典诠释+学习干货. 编辑 | 木气

  • 《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全文)

    摘 要: <杜诗详注>作为清代杜甫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整个杜甫研究领域地位很高,是现代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学者不可或缺的一本参考书.<杜诗详注>集考证研究和文学评论为一体,综合了这两 ...

  • 松浦友久:未尽其才的日本汉学家

    很奇怪,每次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是平静而悠闲的,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 ...

  • 李泽厚逝世:一篇论文值15万,金庸却只资助6000美金

    李泽厚逝世: 一篇论文值15万, 金庸却只资助6000美金 文 | 雾满拦江 (01) 海外有许多"汉学研究学者". 汉学博大精深,研究多年也摸不到门,有的汉学家已是白发苍苍. 1 ...

  • 蒋寅译|现代诗学的黎明 ——关于闻一多的《律诗底研究》(松浦友久)

    一.序 1922年3月,二十四岁的闻一多完成了题为<律诗底研究>的诗学论文[1].全文共七章,十二节,被评为"可能是五四运动以后,较早运用新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的长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

    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 侨友文苑(第122篇)深深怀念侨友网

    侨友文苑(第122篇) 深深怀念侨友网 文/(思佳)呂嘉肇(老挝归侨) 2020年6月16日突然看到侨友网管理团队发出的停办侨友网的紧急通告,犹如晴天霹雳,侨友们经十年时间精心構建的链接海內外华侨华人 ...

  • (纸刊备选)​​怀念博友“风吹稻浪”|叶飘零(湖南)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