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病例】极其罕见的恋物成瘾:看到女孩动一动眼镜,他就性兴奋

最近,我与Lucy合作成功治愈了一例极其特殊的性心理障碍(恋足成瘾)继发抑郁症的患者,让我们颇有成就感。这让我不禁想起多年前治疗的、另一位病情也非常特殊的恋物成瘾患者超仔。

超仔并不算一个成功的治疗案例,令人遗憾。2017年,我曾分享过超仔的案例,但那时我们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恋物成瘾等性心理障碍的理解仍停留在心瘾是病理性条件反射的层面,因此对疗效不佳的归因和总结也不如现在深刻、到位。

如今,我们经过了两年的跨学科临床实践,理论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技术也不断迭代,再回头重新梳理超仔这个案例时,有了全新的启发。

以下我重新介绍一下超仔的治疗经过,并在文章最后分析我的新近反思。

一看到戴眼镜的年轻女性就兴奋

与超仔初次见面的时候,他才18岁,高中刚刚毕业。

他向我详细描述了病情:“我只要看到戴着眼镜的年轻女性,我就会被吸引住,然后忍不住一直盯着她看,要是那位女性动一动她的眼镜,我就会马上产生性兴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我已有多年治疗成瘾的临床实践,恋物成瘾的患者多以恋丝袜、内衣或女性足部为主。对于超仔这样的恋眼镜成瘾患者,我真是头一次听见,大吃一惊。

超仔一开始还挺高兴的,“满大街的眼镜女孩都能让我兴奋”,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每次在戴眼镜的女性面前既兴奋、又担心失态,十分紧张。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他总是忐忑不已。

最令他痛苦的是,他对女性的性特征部位没有丝毫感觉,他当时已经有女朋友了,女朋友多次暗示性生活要求,他都只能装糊涂,不敢轻易尝试;甚至到后来只要一想到性生活就会焦虑得冒冷汗,完全无法进入状态。

超仔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担心自己会发展成“性无能”,产生了强烈而迫切的求治意愿。

超仔四处寻医,但很多精神科医生对性心理障碍本来就不甚了解,再一听到超仔竟对女性眼镜产生性兴奋,认为十分荒唐,甚至怀疑超仔是诈病,在糊弄医生们。

此外,超仔还有持续多年的强迫性动作,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磨牙、咀嚼导致面部肌肉疼痛。

他曾去过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过,当时医生他开了一些抗强迫性药物,服用药物后,强迫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彻底痊愈。

在了解超仔基本的情况后,我认为超仔的症状虽然罕见,但一定与儿时的成长经历相关。而所谓的强迫性动作可能也与恋物行为相关,很可能是他因恋物成瘾而十分痛苦,就靠嚼口香糖或者吃东西来转移注意力,逐渐发展为难以控制的行为。

儿时对“眼镜”的迷恋

经过深入交谈后,超仔的叙述证实了我的猜想,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确实有与恋物、尤其是眼镜相关的不良刺激事件。

超仔小时候是个“好奇宝宝”,6、7岁的时候,家里的抽屉经常被他翻个底朝天,什么东西都要拿来捣腾一下。

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副爷爷的老花眼镜,他就把眼镜往鼻梁上一放,想装一把神气。可没曾想,他戴上眼镜后一阵晕眩,什么都看不清,还很不舒服。

一般的人遇到不舒服的体验,便会产生退避心理。可超仔却相反,老花镜的晕眩感反而强化了他的好奇心,觉得眼镜真神奇,一戴上就天旋地转。

从此,超仔对眼镜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男女老少的眼镜,他都想戴一戴,感受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他还会用铁丝、塑料条扭成眼镜的形状,架在鼻子上,或者用小纸箱抠出两个眼镜洞,套在自己头上,玩得不亦乐乎。

超仔的父母也发现儿子对眼镜情有独钟,但他们只认为孩子好奇心重,只是把眼镜当成玩具,未加阻挠。

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超仔对异性开始有了朦胧的感觉,再加上他喜欢各式各样的眼镜,便逐渐对戴着眼镜的同龄女性眼镜产生了兴趣,有亲近的欲望。

从专业角度讲,这是随着性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超仔把单纯的玩物与性结合在一起,逐步发展成恋物成瘾。这个病情发展的过程,其实与常见的恋丝袜、内衣等恋物成瘾的规律是一致的。

超仔的经历也印证了恋物成瘾的一大特点:往往源于幼时叠加性不良性刺激经历,在青少年时期与性行为结合后开始显现问题,成年之后病情已十分严重。

并不成功的治疗

了解了超仔大致的情况后,我便针对他恋物的症状进行了治疗。

那时,我们对心理创伤缺乏认识,更没有想到将创伤修复技术应用到成瘾疾病的治疗上,仅从病理性条件反射的角度去理解成瘾行为。

于是,我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试图减弱超仔一看到眼镜就兴奋的感觉。在深度催眠下大概做了10次干预后,他表示对女性眼镜的兴奋感从满分10分降到了2、3分。

治疗到这里,超仔还想进一步加强,把兴奋感完全消除。可我告诉他,不宜完全消除掉,否则他对眼镜没有丝毫感觉,对女性身体也没有感觉,那还怎么产生性兴奋,怎么进行正常性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提出,希望超仔先利用对眼镜的残余感觉与女友完成正常的性生活,体验过正常的性生活带来的性兴奋后,便可逐步建立他对女性身体的兴奋感。

但超仔拒绝了,他说女友年龄比较小,恐怕接受不了实情;再加上他的女朋友没有陪同治疗,我无法对双方进行性心理治疗。我只能直接利用深度催眠为超仔重建新的条件反射,试图让他在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时不感到焦虑、紧张,而是兴奋、开心。

我还建议超仔可以在性生活前服用“伟哥”,再利用残留的对眼镜的感觉进行性联想,一旦能够成功进行一次性生活就好办了。

我还生怕他买到假药,特意从医院正规渠道买了两盒送给他,并叮嘱他去请教泌尿科医生,问问这“伟哥”的正确服用方法。

过了两个月以后,超仔母亲打电话给我,语气很焦急,说超仔还是无法跟女友进行正常性生活。

我再仔细一问超仔,原来,他并没有按我说的去找专科医生搞清楚“伟哥”的使用方法,所以药物服用时机不对,药效没有在适合的时机发挥出来;再加上他对性生活的焦虑和紧张并没有完全消除,最后还是放松不下来,性生活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超仔第一次的失败已经让女朋友起了疑心,这让超仔更加焦虑了,后面他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越焦虑越失败,越失败越焦虑。我建议他再接受进一步深度心理干预,他不乐意,父母也犹豫,我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简单地干预,但效果不明显。现在我更加理解了,失败的性生活经历又成为了他的心理创伤,而且反复强化。

后来,超仔长时间情绪低落,甚至有自杀念头。我跟他妈妈通电话,多番建议她带超仔回来治疗,只要他完成了一次与异性的正常性行为,问题就会很快解决了,否则这样下去可能罹患抑郁症。可超仔和妈妈一直都没有再联系我们。

后来,我们工作人员随访得知超仔的情况还是不太好,很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超仔可能真的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反思:治疗恋物成瘾与享受“性”福的关系

无疑,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治疗病例。

虽然从恋物成瘾疾病本身的角度而言,超仔对眼镜的兴奋度大大减低,疗效是明显的。但是,由于无法快速重建其对于异性的正常性兴奋条件反射,最终他陷入了抑郁状态。

在我之前看到的文献和专著里,基本上没有考虑恋物成瘾患者正常性生活质量的问题,毕竟传统的治疗方法连恋物成瘾的症状都很难缓解;更不用说美国的部分精神科医生竟用“化学阉割”的药物治疗方式来治疗恋物成瘾。(关于目前恋物成瘾各种治疗方法,可回看文章:“恋物癖”真的可以治愈吗?

但是,这个案例让我开始非常认真地考虑恋物成瘾在其恋物行为消除后,如何快速重建其正常的性兴奋条件反射,恢复正常的性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我一直深入思考,不断反省。时至今日,我站在我们现时的理论和技术高度再回溯,对当时失败的原因看得更透彻。

那时,我们仅从病理性条件反射的角度去理解成瘾疾病,因此主要采用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进行治疗,力求直接改变患者的相应条件反射。

客观上说,这个技术比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我国精神病学家钟友彬所创立认识领悟疗法确实更高效,疗效大有提升,我们临床上很多病例已经证实。

可是,当遇到病情较复杂、严重,特别是由大量的、叠加性的、不良性刺激事件导致的成瘾个案时,CRRDH治疗仍是在表面上做功夫,缺乏对这些根源事件的精准化心理干预,治疗效果便大打折扣。超仔就是典型的例子。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如今,我们对成瘾患者进行诊疗时并不着急为他们消除病理性条件反射,而是先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寻找与成瘾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经历(之所以说寻找,是因为这些经历往往是内隐记忆层面的,患者可能记得大概事件,但已遗忘具体情景)。

这些经历往往不是负性事件,而是令不当的性兴奋与不当的具体事物或行为相结合的关键点,属于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也可理解为广义上的创伤,在精准定位后会进行修复。

经过这一步处理后,患者对特定事物或行为的兴奋度会大大下降,甚至完全消失。此时,再利用CRRDH进行巩固,进一步消除残余的病理性条件反射,甚至建立反感、厌恶的负性条件反射加上积极的认知,效果就更加稳固,康复速度就更快了。

此外,治疗超仔时我还有另一认知误区。恋物成瘾等性心理障碍的特征之一,是患者的性心理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没有完成正常的性心理发育过程,因此大多患者对女性的性特征部位没有感觉,难以完成正常的性生活。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目前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或技术。治疗超仔时,虽然我对此有所意识,想通过药物的辅助,并尝试鼓励患者成功地进行一次性生活作为铺垫。但这些都不是高效、确切的方法。

而且,这种方法对青少年不适宜,也难以实现。

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临床发现,对女性的身体难以产生感觉、甚至对此抗拒的患者很可能经历过相应的创伤性事件,如异性带来的负性情绪体验等。

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对此处理后,患者明显有改变,对异性的扭曲认知和负面情绪迅速扭转。

此后,再结合行为疗法和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重建患者对异性的正性感觉,他们完成正常性心理发育过程的速度便大大加快。

如果把步骤说得更具体一些,以超仔为例,我们现在的第一步是在深度催眠状态下“定位”超仔喜欢并玩弄眼镜的具体不良性刺激事件,并进行修复,而后这种病理性条件反射会大大削弱,甚至消失。

接着,我们再寻找他是否对异性存在相应的创伤事件;如果存在,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将其逐个修复。

然后再利用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分别完全消除起他对眼镜的兴奋感、甚至建立厌恶感和积极的认知,并重新建立超仔对异性身体的积极情绪条件反射,让他能对异性产生正常的性冲动。

同时,伴侣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必须进行家庭治疗,为患者营造有利的康复环境。

遗憾的是,这些新发现和突破对于超仔来说都太迟了。

最近,我们成功地利用34个小时治愈了一例高难度、病情极其罕见的性心理障碍患者,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对超仔的愧疚。

所以,往积极的方向想,从前的教训和遗憾成了我们如今的经验和动力,今后,我们在性心理障碍的诊疗理论和技术上仍会继续突破,不断前行!不仅要治愈疾病,还要帮助患者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享受正常人的“性”福生活!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