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下)

顾眉生

顾横波,生于1619年,上元(今南京)人,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

据《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肢轻亚,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第一。又精音律,常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顾横波居于眉楼,'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时人戏称'迷楼'----有人谓'迷楼'系指顾横波风流迷人,访者无不神魂颠倒,实属望文生义。'迷楼'本系隋炀帝时建于扬州的别院,因该处'曲折幽深,阁楼错落,轩帘掩映,互相连属,如仙人游', 故名'迷楼'。以'迷楼'戏称'眉楼',始作俑者的余怀系江南才士,当时又正对横波一往情深,所言当为褒意,指'眉楼'建筑巧夺天工,布置匠心独具,观之仿同仙境。此誉一出,即不胫而走,广为延用。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但较之柳如是,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出时人眼中顾横波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作风。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

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俨然成为一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

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金陵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后来吴梅村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赛的一书简,知道卞赛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梅村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梅村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两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保御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修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三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丧。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益家里看到了吴梅村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梅村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梅村操琴,吴梅村感怀不已,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赛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吴梅村,让卞玉京等了一生都未等到那句承诺的话,失望肯定是有的,也未必就沉入了离别的痛苦深渊。

寇白门

寇白门又名寇湄,南京人,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值',是钱谦益对寇白门的才与貌的赞誉。寇白门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由于寇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寇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国弼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000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儇薄寡情便逐渐暴露,遂将寇白门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国弼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寇白门对朱国弼说:'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国弼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白门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0000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国弼想重圆好梦,但被寇白门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白门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南京人,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湘兰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湘兰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湘兰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湘兰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