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张良成事心法,明白这5个字,你会更容易成大事

人一旦陷入低谷,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是非,寄情山水,或者读一本好书。

如果有机会来到北京,游览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你会发现位于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有一条700余米的长廊。长廊廊间的枋梁上,共绘有14000余幅彩画,彩画的内容有山水花鸟、神话故事、名著情节,也有民间传说。其中,就有一副彩画,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画的是“张良拾履”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隐姓埋名,躲在下邳。一次外出时,他偶遇一位老者。老人故意将鞋丢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虽然很生气,但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很不情愿地拾鞋上来。老人又要求张良给他穿鞋,张良跪下帮老者把鞋穿上后,老人满意地离开了。随即,又折返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后来,这位老人三试张良后,将一部奇书传授给了他。

张良拾履

这本书就是《太公兵法》,也就是后世流传至今的《素书》。据说,张良凭借这部《素书》,辅助刘邦夺天下,成就帝业,并全身而退。

那么,这部书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素书》全书共六章,132句,1336个字。却揭示了为人处世的根本之道。从道、德、仁、义、礼五个方面入手,讲述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成就大业的底层逻辑。

1、素书:“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素书》提到,道、德、仁、义、礼是一体的,这五个方面的品格是人生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 所谓道,也就是天道,即万事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

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风卷落叶,冬天白雪皑皑。这些在我们看来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正是“道”。顺应时势,顺势而为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成就大事,就必须要问道学道、明道、修道,最终得道。

  • 所谓德,也就是德行,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在职场中,就是作为领导,你需要了解下属的品德能力、员工的需求,人尽其才。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就曾说过,“成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你起码要洞察人性!”

  • 所谓仁,也就是仁爱,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仁爱之情,要怀有慈悲恻隐之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宽恕之心对待自己,那么,这个人本身就会散发出自信的光彩。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宽恕之心对待他人,那么,他人自然就愿意与其亲近。

  • 所谓义,也就是正义,指的是人们应该遵从这个规范,奖赏善行,惩罚罪恶。

如果奖赏做了好事的人,并广泛宣传,就能引导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如果惩罚做了坏事的人,并广泛传播,就能避免更多的人犯错误。

  • 所谓礼,也就是礼制,指的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

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规范言行,遵守礼制,人际关系会和谐,办事会顺利。当人生遭遇挫折,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也许,就是要反思一下,是否违背了其中的礼制?

2、人生在世,一定要知道的为人处事法则

《素书》用简单的话语,讲述至真道理,可谓是字字珠玑。

例如:为人要品行高尚,修养德行。低调少语,谨言慎行,懂得避嫌。待人宽厚,恭敬、节俭、谦逊、节约。亲近仁爱的人,结交正直的朋友。助人为乐,待人真诚。

做心胸豁达之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减少过多的愿望,不要将精力散尽,保持规律作息,知足常乐。

能够明辨是非,不贪婪不鄙陋,不存私心,采用正当手段获取所需。谋划时,要广泛征求意见,不要自负自满。用者不疑,疑者不用。

遇事深思熟虑,以史为鉴推演当今变化,审时度势,找到权变之策。

杜绝不良嗜好,远离过分的欲望,戒酒戒色。每天减少错误的行为和恶习,不断学习和请教他人,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3、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素书》还提到,很多领导者在带领团队时,需要避免的一些行为。

例如:名不副实,德不配位。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听信谗言,讨厌谏言。亲近小人,却远离忠臣。亲近女色,却远离贤良。丢失自身的优势。

使用的人才却不委以重任。严刑酷律治理团队,而非以德服人。怠慢本应敬重的人。与他人貌合神离。表面上欢迎,内心里拒绝。

当众羞辱他人。因为言语失当而招来祸根。发出的指令违背心意。前后指令自相矛盾。有过错而不自知。

小功劳不奖赏,小怨仇不原谅。只想着别人过错,却看不到别人的功劳。不在意别人的优点,只记住别人的过失。

在下属面前,表现出过于高明。只会发怒,而无威信。靠欺凌下属,而取得胜利。

赏罚不明,让人不能心服口服。吝啬于论功行赏,承诺多,兑现少。付出得少,想要回报多。富贵后忘本,贪得无厌,刻薄寡恩。

写在最后,正所谓,大道至简。一部《素书》包含着古代智者贤人的智慧结晶,顺应其中的客观规律,顺应人性法则,就能更好地化解和应对人生中的难题,从低谷走出来,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