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陈文升:我家乐过“母亲节”

  

我家乐过“母亲节”

陈文升

如今的节日太多,传统的加上引进的多得让人记不清,甚至有点儿烦!对此,我家从不费这个脑筋,除了传统重要节日外,看重的只有母亲节。为什么呢?
前些年由于工作忙,我很少想起给谁过生日,包括自己的生日。可是老伴对全家大人孩子的生日都记得清清楚楚,唯独不提自己的生日,说是不记得了。每逢快到我生日的时候,老伴总是一遍遍地问我:“中午过还是晚上过,在家过还是去饭店?”我都回答,到时候再说。有时我也跟上句:“你怎能不知自己的生日呢? 老伴总是回答,记得你的生日就行了。有时孩子们问起来,她妈也是说知道你们的生日就行啦。”
老伴真的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了?上世纪80年代,心细且记性好的岳母常来我们这里帮忙,老伴也常回娘家看看,想问清自己的生日易如翻掌,怎么就不问呢?这也怪我,岳母健在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事问清呢!岳父岳母早已病世,问别人都说记不清了,你说急人不?为这儿,我不止一次地跟老伴说,你的生日不过,我的生日也不过了,行不?爱人总是不理这个茬儿,不仅年年给我过生日,而且不断升级提格儿,咱于心不忍啊!怎么办呢?
在老伴62岁那年,我突然来了灵感,向孩子们郑重提议:利用母亲节给你们老妈过生日,年年如此。孩子们听罢举双手赞成。母亲节那天,在沧州工作的大闺女因为值班离不开,给妈妈发来贺电;二闺女买来现成的酒菜饭菜;老闺女送来生日蛋糕,做了长寿面,姑爷们、外孙外孙女都来了。一家老小围坐吃着喝着,说着笑着,热热闹闹地为老伴过了第一次生日。此举了却了我和孩子们久违的心愿,老伴也笑容满面。
今又母亲节,老伴八十一岁了,而且身体很好。这天中午,我家大人孩子又凑到一起热热闹闹地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母亲节。孩子们带来生日蛋糕和鲜花、水果和蔬菜等,接下来争先恐后地进厨房忙活起来。当孩子们把长寿面端上餐桌时,我面对三个闺女说,你们也都做了母亲,在祝福你们母亲的同时,同样祝福你们,也祝福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孩子们兴高采烈地鼓起掌来。
母亲节,虽然是个传入的“洋节”,虽然是在无奈情况下借用过来的,但就我家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家很看重这个母亲节,多亏有这么个母亲节,乐过这样的母亲节。每逢此时此刻,都成为我家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
2021-05-8

作者简介

陈文升:河北青县人,原青县政协常务副主席,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杂文学会会员。在职期间,善于将写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被各刊刊级报用的新闻文学稿件达数千篇,多次被评为县市和省先进个人。退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杂文集《茶亭小语》、散文集《故乡情思》、《拥抱夕阳》、《托起朝阳》、《续写之乐》等专著。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

  • 沧州陈文升:难中求乐的顺口溜

       难中求乐的顺口溜 陈文升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沧州市政府任副秘书长时,机关办公条件比较差.我的办公室里,一张单人木床坐上去吱吱响,常常睡梦里翻身惊醒自己:一个文件橱的门关不严,厨里的东西漏半边 ...

  • 沧州陈文升:偏爱“老红旗”自行车

       偏爱"老红旗"自行车 陈文升 我爱"老红旗",爱得入了迷,40多年不离不弃,可这"老红旗"并非那国产汽车"大红旗" ...

  • 沧州陈文升:买菜的感动

       买菜的感动 陈文升 那是深秋一个雨后的清晨,气温骤降,而运河堤上的农贸市场照样菜品全.人气旺.我漫步在买菜人群中,快到农贸市场尽头的时候,忽闻"一块钱一堆儿,一块钱一堆儿"的 ...

  • 沧州陈文升:​喜欢“傻瓜”

       喜欢"傻瓜" 陈文升 看了这题目,有人肯定会说:傻瓜,连孩子都知道,那是少根弦.缺心眼儿,尽办傻事,还惹人不待见的主儿,难道你比傻瓜还傻?我的回答:不是的,一会儿您就明白啦. ...

  • 沧州陈文升:我爱小苹果

       我爱小苹果 陈文升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电动绒娃娃扭着唱着,两岁的重外孙女也跟着舞起来.高兴之际,让我想起26年前经历的那个小苹果的故事. 那是一天上 ...

  • 沧州陈文升:老手牵小手 广交隔代友

       老手牵小手 广交隔代友 陈文升 每逢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只要我在小区院里,"陈爷爷好"."陈姥爷好"的呼唤声不绝于耳.这些隔代孩子有空愿跟我玩,有话愿跟我说 ...

  • 沧州陈文升:趣说写稿

       趣说写稿 陈文升     晚饭后门铃响,提前打过招呼的两位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如约而至.手里拿着<青县周报>的男孩瞅了瞅妈妈,指着报上刊登的同学的作文,冲我说:"陈爷爷,我看了 ...

  • 沧州陈文升:大表姐的小心愿

       大表姐的小心愿 陈文升 大表姐90大几了,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缺零花钱,多好的条件?可就因为这条件好,儿女们却犯了难.难在哪儿,为什么难?主要表现在给老妈过生日,因为常常是儿女们费了劲花了钱,却换 ...

  • 沧州陈文升:撰文祭故人

       撰文祭故人 陈文升 每逢清明节,我常触景生情,反复琢磨,究竟怎样缅怀已故亲人好呢,尤其时值防控疫情的当下? 回顾历年清明节的祭扫现实,有的为已故亲人上坟烧纸,有的添坟修墓,有的刻字立碑,还有的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