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闹有趣的婚礼
起哄村系列四
《哄闹有趣的婚礼》
书记遭嘲讽
2020-3-8
2014年腊月二十六,一向消息灵通又好事的村民逃得快 抄起铜锣一大早就在村东头河边老槐树下扯起了大嗓门连续叫喊着:“谁娶媳妇谁拜堂,谁家儿子谁盖房”。接着他郑重其事地宣布:“重大新闻,重大新闻!老少爷们大小娘们都听好咯--听好咯,大年初四支书耿老头的儿子耿喜旺要娶媳妇啦,要和邻村的大美女翠花拜天地结婚啦!说是要新事新办,只管一顿饭,大家都等着喝喜酒吧,这是耳朵眼里掏芝麻---油水不大哟,大伙就别惦记着吃三天咯”!全村几百号人也就他一人敢称老支书为“老耿头”。
正值农闲季节的村民二十多人,立马就有手里抓着、嘴里咬着馒头的小媳妇、有嘴里嚼着大葱辣椒煎饼的老娘们、有双手提溜着宽大松散棉裤的壮汉子、有左手托着茶壶右手敲着烟袋锅子的老爷们闻声顺着吼叫声都朝着村东头走去,要听个究竟,问个明白。
婚丧嫁娶是人生中的大事,全国各地自然都有自己地域性的传统仪式讲究。特别是举办婚礼婚宴,城市人一般都在饭店举办,因为城市家庭没有那么大的场地,而农村则不一样了,几乎都有一定的空间面积,又有很多乡邻帮忙,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一般可以在自己所居住的村子里都能搞定。但祖国大地已经备不住改革春风的猛烈扇刮,农村办婚事的习俗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选择在城里饭店举办婚事已经不在少数,这种新形式新时尚自然也影响到了起哄村。
有资料统计说,有不少人虽然信仰基督教,也受过洗宣过誓,但信仰坚定的却并不多,真正能把上帝老人家一天到晚揣在心中的就更少了,只是拿“我信耶稣”来做炫耀以示高人一等,骨子里依旧还是中国自身传统文化习俗在自己身上起主导作用。很多著名作家、学者、名人就是这样的,可见自身传统文化影响之深厚。
尽管老耿 说话不像以前那样管用、也不那么受人尊敬了,不过改革的狂风并没有完全吹垮中国农村积淀多年的传统习俗规矩。凡是哪家哪户只要办个红白喜事什么的,那么每家每户、不论关系亲疏远近、身份贵贱高低、不管咋样随便咋滴,多多少少出个份子钱还是必须的,不然会被别人说成薄情不懂事理,以后在村里不好见人,在社会上也不好混。
如今农村的经济条件改善了很多,无论贫富差距情况咋样,人人手机都不离手,从而知道不少外面世界的新奇和精彩。社会上新思潮、新观念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思想观念更是容易发生变化。有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过年团圆,看见熟人,那 “哈罗、好堵又堵、孔你几哇” 就脱口而出。村西口的李奶奶就说过他们,外文外语没学着,洋腔洋调一点都没少学到。
还有人走亲访友、同学聚会、遇见乡里乡亲、认识和不认识的,一声“哈罗”就算是打过招呼了。对亲戚长辈拜年也不拱手作揖、双手合十了,仅仅只说一声 “你好” 了事,什么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也基本不说了,俗!还有个把大甩子还用“好阿油”问候耄耋长辈呢,这老人哪听得懂呢。
在深圳打工半年多回家过年的王钢蛋就是其中一个。年初二一大早穿着一套白色西装、打着通红的领带、提着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大礼包去给姥姥拜年。进门就是一声“姥姥--好阿油”,高坐堂屋耳聋扯八年逾九旬的姥姥心想,外孙出门在外还这么惦记着家里油的质量,便一脸高兴地说:“莫事莫事(没事没事),都是自己家里炸的油,好得很、好着呢”。站在一旁的孙女抿着嘴冷不住笑连忙给奶奶解释说:”表哥是问你好呢,不是问俺们家里油的好坏”。姥姥这么一听就满脸不高兴了,批评说:“看你这孩子,出去了才大半年,回家就不会说人话了啊”?姥姥又指着他白色的西服和领带生气地说:“铁蛋啊,大过年的你穿这上下一身白,是要早早送我走吗”?铁蛋一下子不知说啥好,满脸通红又尴尬,这是跟姥姥解释不清的时髦话题,没法进行专题讨论的。姥姥又接着说:“你脖子上扎根绳带子喘气匀实吗?不勒得慌吗”?王钢蛋只能挨姥姥批评了。虽说老人们听不懂时髦新词,更听不懂“好阿油”之类的话,但这还是给当地还未外出打工的年轻大姑娘、小伙子带来了新鲜和时尚感,赢得了他们羡慕的眼光。
村支书老耿的儿子耿喜旺在外打工已经三年了,已经定在2015年大年初六回老家结合卺之欢办喜事,他很是高兴,眼看着就能抱孙子了。他本打算沿用老传统、老习俗在村里搭个棚子,请俩厨子弄个饭菜,摆上十几二十桌,亲戚朋友乡里乡亲都请到就把婚事给办了,一样风风光光有里子有面子。哪想到时代不同了,农村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办喜事的形式自然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再说了,改革的春风早已经把未过门的儿媳妇翠花吹得心里痒痒的了,她平时没少看电视上“非你勿扰”等各类婚庆节目,心里早就憧憬和荡漾着现代婚礼的浪漫时刻。现在哪还愿意在村里办喜事?整天都家里待不下,想着加利福尼亚了。她半年前就筹划决定要举办一场有西洋式的现代化婚礼,决定要办在县城最大的饭店,要学城里人、要有仪式感、要接轨、要请婚庆公司、要请司仪做主持,各个环节程序一样都不能少,要学就学他个全套的,要办一场庄严隆重体面别致的婚礼,这样可以在乡亲们和娘家人面前脸上有光彩。
为了婚礼的举办形式问题,翠花没少跟准新郎耿喜旺沟通磨嘴皮子,经过男女双方家长好几番长时间的较量和拉锯商量,最终还是没能拗得过翠花的要求。一贯艰苦朴素坚持原则的老耿也只好让步随了翠花心愿,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婚庆公司司仪的讲话要改成由自己来说,翠花觉得公公同意自己的要求便满心欢喜的一口答应了,她根本也没想到老耿在婚礼上的讲话有那么那么的不着调。
按照传统惯例在农村正常操办婚宴是要大办三天,一天三顿的,但翠花为了要接轨,要跟随潮流、与时俱进、打破了旧传统习俗破例只办晚饭一餐,这倒正中了老耿节约办婚事的意图。他心想,没看错人,翠花真是个懂事的儿媳妇,正当他为此高兴了好些天时,出份子钱和送礼的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却炸了锅,人人都觉得吃了大亏,接受不了宴席只办一顿饭。
婚宴一顿饭,大伙都埋怨,得罪众乡邻,伤了全村人。
过大年期间,原本老耿家从来都不缺前来拜年的村干部和远亲近邻,因为受婚宴只办一顿饭影响的缘故,人人心里有气,这一年里就像阎王爷开店----鬼都没上门,这个年落得个冷冷清清、冰冰凉凉的孤独年。
到了大年初二中午时分,出了份子钱的乡亲们又集结在村口河边树下开始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骂他家生孩子不长屁眼的;有骂他家生不出孩子的;有骂媳妇是克星的等等等等。村里的老人、长辈们和酒鬼们则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不合礼仪,认为人生婚姻大事不得马虎,只办一顿饭是上对不起苍天祖宗、下对不起父老乡亲,左对不起四邻乡里,右对不起远近亲友,前对不住和尚道士,后对不住喇嘛尼姑。骂娘的骂娘,跺脚的跺脚,老耿的祖宗八代都被骂翻了。其实他们也知道既然是新媳妇翠花定下的“新事新办”,大家也只好认倒霉了。
婚礼后的那些天,老耿实在抵不住乡亲们的风言风语,结果还是在正月十五那天请大伙在村子里补吃了一顿,欢度元宵节,既平复了大伙这些天来的不满,也抚慰了大伙的乡谊情感,那是后话了。
婚宴前那些天乡亲们见着老耿就跟见了仇人似的,人人都咬牙切齿憋着一肚子怨气,有的人见他走来嘴里还狠狠地“呸呸”两声发泄愤怒,虽然这新潮婚礼不合老人和长辈们的意愿,但挨着老理的面子和沾亲带故还是不能不参加这婚礼的。
过年这几天寒风凌厉瑞雪飘飘,房顶院落洁白如棉,家家户户热气腾腾,炊烟袅袅,乡亲们人人喜气洋洋。男人们喝酒打牌,猜拳抓阄,十人有九个醉;女人们炒菜做饭,闲谈张家长李家短,说说耿喜旺的婚事;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伙玩耍,放鞭炮斗公鸡,村里村外一片祥和气氛,也暂时忘记了对 “一顿饭” 的不满。
好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大年初六了,这一天是老耿的儿子和翠花庄严圣神隆重浪漫的婚礼晚宴时刻。
这一天的气温是零下22度,是散东地区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天寒地冻,刺骨的寒风夹着瑞雪扬扬飒飒像锋利的刀子一般刮人们冻红的脸上。虽然乡亲们都有一肚子的不高兴,但在婚礼晚宴那天绝大多少乡亲们就跟商量好的一样都不吃午饭了,尽量带着饿扁的肚子去狠狠地吃一顿。
午饭后时间乡亲们就离开就门直奔县城。有几十里路冒着大雪徒步走去的;有骑自行车驼着孩子媳妇去的;有开着手扶拖拉机带上全家老小顺带其他乡邻一起去的。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前了两个多小时早早地到了县城红满天饭店大堂等候着婚宴。
按照规定婚礼是晚上5:20开始。
才下午3:30,大堂已经坐满了亲朋好友,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叽叽喳喳自然就说个不停。桌上早已准备的花生瓜子糖果等,你一把他一把半小时不到就被一扫而光,花生瓜子壳吐得满地都下不去脚了。大家在一片吵骂声中又嘻嘻哈哈、快快乐乐的等着看新娘子,更是等着上菜开吃的时间。
按程序惯例,开宴前必须先有新郎新娘双方家长上台祝福新人的发言讲话,结束后才能动筷子。在婚礼音乐声中,男青年司仪健步上台首先介绍了双方家长,并用中英文说了一段程式化的欢迎辞后,便虔诚而恭敬的把事先拟定好的“程式化”讲话稿递给“老耿”过目,老耿眯着双眼,一手咳咳烟袋锅,一手叉腰,极为藐视的对司仪说:“你们这个讲话稿俺看了,莫有(没有)达到俺滴要求啊,都是一个模式壳子,根本莫有高度!你看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你们都莫提到、十九大精神也莫提到,三个代表呢?也莫有,看看看看,你们的思想觉悟实在是太低了,根本莫有体现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滴精神嘛。好了,俺已经准备好了讲话,就不要你们烦了”,把婚庆公司的司仪冲了一鼻子灰。他心想,儿媳既然对婚礼仪式的要求一点都不能少,虽说表面是只办一顿,但这花费不比在村里办三天省钱啊,很是心疼,既然办了,也要跟儿媳妇一样,自己的讲话也一点都不能少,要说全活了。又一想,前些天因为花豹畜生进村伤人一事,个个都指责自己没有做好安全防范的日常工作,在会上已经被领头的村民逃得快一伙联合起来哄围攻多时、吵吵嚷嚷、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通,根本捞不到自己多说话的机会。奶奶个熊,现在就要趁婚礼讲话的机会,狠狠地说一通,要夺回面子,哪能还用得着婚庆公司的狗屁讲话稿呢?一定要把昨天在村民大会丢的面子挣回来。他想到此,信心满满,一定要讲出水平来出出气。
婚礼准时举行,程序如约,老耿信步上台开怀地讲了起来:”今天是你们的大喜事,是在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举办的,你们一对新人和在场的亲朋好友、乡亲们都要在大好形势下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等一大串领导人的政治话语。儿子新郎实在听不下去了,用手捣了一下父亲的后背,表示不要再讲下去了,可哪知老耿正讲在兴头上呢,乡亲们都知道,书记要讲话,谁也拦不住,他只管继续往下讲,儿媳也只好耐着性子听。因为讲得太多,一下子忘记了下文的内容,顿时语塞了,其实参加婚礼的乡亲们哪里要听他说这些个东西,每次开会都在讲,早就厌烦了,都等着喝酒吃菜呢。为了尽早的把老耿轰下台,还是逃得快带动乡亲们先是巴掌胡乱拍成一片,接着口哨声、叫喊声、吵闹声、玩笑声此起彼伏、闹个不停,人人心里本来就都暗自期待着“老耿”讲话时能多出几个洋相什么的,好让大家乐呵乐呵。现在可好,好在真的出洋相了,在一片吵杂声中,老耿毫不在乎,照样挺着胸捺着肚、趾高气昂、稳稳当当、大步流星、带着战场上胜利感的喜悦走下了舞台……
[视频]
讲话结束后老耿得意的回到了亲友中间,乡亲们又是一片嘲笑式的拍手恭维。逃得快站起来嘲讽式的高声喊道:“支书讲得好,讲得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要不要”,又是一阵起哄,整个婚礼的气氛到达了顶点,就差房梁屋顶被掀翻了。老耿其实心里很明白逃得快没安好心、是存心在捣蛋,但老耿并不在乎刚才的一时语噻和逃得快的讽刺,刚才一时的断语有啥了不起呀,自己也虽然不会什么狗屁英语,照样讲得有高度,秦始皇还不会英语呢,不还照样统一了六国么。他根本不在乎,就希望着有这种大场面来显示一下自己似乎比县委书记还要有政治水平的讲话,他得意地似乎像是县委书记一样向大家挥挥手,从容地跟亲友们一一握手,然后落座,一阵人欢马叫的闹腾后,在嘻嘻哈哈中开始吃喝了。
大伙吃得很猛,大半个时辰,桌上七大碗八大盆都被吃了个精光,乡亲们又开始起哄要烟要酒要加菜,又叫喊着要求老耿跟新娘子翠花跳个双人舞或迪斯科什么的,快活热闹非凡……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不停嬉闹,婚宴终于完毕,该吃的吃了,该喝的也喝了,大伙心满意足、快快乐乐、高高兴兴、陆陆续续地走出了饭店大门开始走在回家的路上。但乡亲们的余兴仍然不减,一路走一路笑,雪埋脚踝也不在乎。逃得快一伙人还不停地团团围着已经喝得神知无知的老耿拉拉扯扯,有假装恭维的、有确实嘲笑的、还有人说当时他要跟儿媳跳个舞什么的该多好、多有意思啊,等等等等,在一片吵闹欢笑声簇拥着老耿一路迎着漫天大雪走到了村东口,大家这才满意的各自回家了。
经过几小时的吃喝耍闹,老耿已经很疲惫,到家后就一屁股倒在了一张椅子上,脑子里在回味着刚才讲话的高度性,嘴里还不停地自说自话着……
四十多分钟后清醒了,回想起自己刚才在婚礼台上那极有水平的讲话,犹如是在县委礼堂上的发言一样张口就来而洋洋自豪得意,但又想到村民们在逃得快带领的起哄下对自己讲话的嘲笑不恭敬恨恨地骂道:“他奶奶滴,又被这帮孙子涮了一把,人老咯,还真弄不过这帮孙子了”。转念又一想,本来应该办三天的婚宴,现在只要一顿饭就完事了,终归还是省了不少钱,带着满意又得意自豪的微笑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