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论在线||王敏:对明杰诗集《本命无涯》爱情主题的解读

高歌低吟皆缘情
——对明杰诗集《本命无涯》爱情主题的解读
文/王敏
这本装帧低调却不失内涵的薄薄的册子,是明杰先生的第五部诗歌作品集。毫不讳言,在这样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坚持诗歌创作的人总是能轻易赢得我的尊重。诗集被命名为《本命无涯》,自是有作者丰富而深广的生命体验贯注于作品之中的。目录中把作品分为三辑,分别是“种植爱的日子”“简述一种爱情历程”和“正午的思绪”。仅从标题,即可窥见诗人丰富的内心脉络和敏感的神经气质,笔者亦在诗人真性情凝聚的语言牵引下踏上了“爱”之旅。
一、场景的再现

 

爱情,是文学表现的永恒主题,一直被古今中外的文人们反复吟咏、百唱不厌。从李清照,柳永到徐志摩,戴望舒,从莎士比亚,拜伦,到泰戈尔,纪伯伦,爱情在他们的作品中是共同的主题之一。当然,不同的诗人切入爱情主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有人歌颂爱情的神圣和高洁,有人赞美恋人的美貌和品德;有人叙写见面之欢,有人抒发离别之苦;有人追忆昔日的欢乐,有人憧憬未来的美好;有的写得风光旖旎,神采飞扬;有的则缠绵缱绻,如泣如诉……总之,诗人用敏感丰富的内心感受爱情的喜悦与悲伤,以及由此而生的美感和痛感,他们笔底流淌出的诗行也因此而五彩斑斓,令人目眩神迷。明杰先生也抒写爱情,并且自有其独特之处。
阅读明杰先生的诗歌时,笔者有一种很清晰的感觉,那就是经常会因某一不动声色的诗句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又生动形象的画面,并由此而引发绵延不尽的联想和想象。如《回首》,“临近夜晚\我第二次步入你的房门\一声呼唤\脚已腾空”,读至此,画面立即映现在脑海中:临近夜晚的黄昏时刻,深陷爱恋情绪的他(她)踟蹰在恋人门前却迟迟没有勇气推门而入,正当犹疑不决之时,门内她(他)的一声呼唤,或许只是无意的呼唤,却惊了门外人的心,一脚踩空,此趔趄之丑或毁了之前他(她)努力保持的温文尔雅之相,或反倒成全了那不敢表白的爱恋之心,或……,或许还有更出乎意料的故事发展,都靠读者无尽的想象。诗人用简单的诗句为读者铸造了一把进入想象空间的钥匙,门打开之后,就会有见仁见智的斑斓风采来到读者的脑海之中。能找到这个恰到好处的基点,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阅读的过程中,类似的画面还有很多,它们如被导演拉近的特写镜头一般,依次映入读者眼帘。正如“在我思念你的日子里\你就来了那么一封信\一封很轻松的信\信笺上没有只言片语\有的只是几枚不知名的树叶”(《永远的磨难》),这几乎就是伤感爱情电影中的经典画面,她(她)在某地苦苦等待他(她),满怀欣喜地打开他(她)寄来的信笺,却只有几枚不知名的树叶,于是追忆的镜头荡开去,曾经的点滴,往昔的种种,都渐次漫溢开来,一个故事由结束处开始讲起。笔者在读着这样的诗句的时候,确实是跟随诗人进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再如,“夏日的边缘\点燃一支香烟\和你对面而坐\多余的手和你的手交织\脸在你长发的抚拂下\一阵阵热情涌向天空\就如此而坐\没有言语\没有目光的交流”(《夏日的边缘》),“窗外是雨\对面是你\桌上是两杯清咖啡\相接的两束目光\沉默不语”(《雨中恋歌》),目光跟随诗句行进,读者仿佛就是这位陷入热恋的抒情主人公,爱情里的甜蜜缠绵,猜忌犹疑,冷战对峙,以及毫无来由的情绪波动和跌宕起伏的心理悸动,都丝丝入扣,进入每个读诗人的心中。这种具有鲜明画面质感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带给了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想象留白。
诗人在复现日常经验中的特定场景时,除了用一系列蕴含眼神和动作情绪的感性语言尽兴表达之外,还擅长用一些具体的意象营造彼时彼地的情绪氛围。这里笔者拾取其中一例说明。在《折磨》篇中,诗人写到“在你留给我的红木梳里\长发已塞满齿沟\我看着它们\对它们安详地微笑\和感动地流泪”,《有情人》篇中又有“长发披满你记忆的时刻\梳子已梳理不清”,“你用红木梳\梳理我凌乱的长发\脱落的部分你做成一个蝴蝶结\悬挂在头顶\最显眼的地方”,这两首诗里都几次提到“长发”和“红木梳”,应该是诗人“别有用心”的设置。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所以,头发代表了自己的身体。古代女子把头发挽起,就是一种出嫁的装束,表示身有归属。古人的原配妻子亦叫结发之妻,汉代苏武有首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见,女子的长发在爱情和婚姻里是有丰富的象征意蕴的。把对方脱落的头发做成蝴蝶结,悬挂在头顶最显眼的地方,自然是一种对爱情的信仰和坚守,流露出了诗人对古典爱情的价值观。与“长发”相关联的自然是“梳子”,在我国民俗传统中,木梳有“一梳到底、白头偕老”的意思,还有“结发同心,以梳为礼”的说法。因此,古时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之白头偕老的意思。木梳也因此被当作爱情的信物。这里,诗人把“头发”和“红木梳”当作彼此呼应的意象,既还原了抒情主人公幽微细腻的情感体验,又表现了诗人坚守的古典爱情信念。在浮躁喧嚣的商业化语境下,在新一代不再相信爱情的价值观念下,诗人内敛含蓄的古典爱情表达具有超乎文本的现实意义。
二、情感的表现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是诗人情怀的表达,情感的宣泻,甚至激情的迸发。本文笔者意在讨论明杰诗歌的爱情主题,自然更离不开说“情”解“情”。在《本命无涯》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被带入一种时而欢喜、时而焦灼、时而悲痛的密集的情绪体验中。诗人频繁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忽而是面对面的低语倾诉,缠绵而胶着,难舍难分;忽而又是面对爱情离去的直白呼喊,撕心裂肺,悲伤不已。于是,这场跟随诗歌意境的“爱”之旅,就变得颠簸动荡,起伏不止,诗人亦毫不讳言这是《简述一种爱情历程》。
“饮你的目光\如饮处女湖的甘甜\食你的微笑\如食荒山上的熟果”(《夜晚》),这种享受爱情,依恋爱情的心境,非热恋之人不能真切体会。“处女湖的甘甜”和“荒山上的熟果”都是大自然中的纯净之物,带有原始质朴的美好,诗人分别用来比喻恋人的目光和微笑,不仅表达了对恋人的爱恋,更是对她本人的推崇和赞美。这里不仅是比喻,还有拟人手法的生动运用,一个“饮”,一个“食”,都是生命的最基本需要,既表达了一种生命相连的爱情纽带,又引发了读者的无尽联想。再如,“靠近爱情\你是我惟一的听众\你的心融化在我的歌声里\我在你砌成的粮仓里歌唱\你用眼睛收割我的声音\和所有的风景”(《我的听众》),恋人间相依相融,彼此疼惜的情分,在这“眼睛”里、“歌声”里,甚至“你砌成的粮仓”里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屑事物和细小情节,展示爱,表达爱,虽然平易却让人觉得温暖,更能进入读者内心。
然而,爱情的甜美和珍贵之处正在于爱情的不可尽得。爱情是一种感情关系,并非只指涉个人一己,它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甚至易逝性的特点,所以爱情在带给人甜蜜的同时也会带给人折磨和痛苦。“这爱的磨难呀\何时,何地\才能有个完整的结局”(《永远的磨难》),诗人用不加修饰的情绪化语言直接表达深陷爱情的痛苦和纠结,相信每一个有过爱情经历的人都会对这简单直白的情绪呼告充满同情。读者阅读至此,也变成了那个陷入爱情磨难无法自拔的抒情主人公。“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对我是一种临近死亡的诱惑\你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对我是一种渴求生存的愿望”(《夜晚》),“死亡的诱惑”和“生存的渴望”,皆源于恋人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眼神,这是一种深陷爱情不能自拔的情绪,是视对方为神明的不由自主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激情状态,也是一种非理性状态,幸福与焦灼并存。“望断风\斩断雨\一步步紧逼你走的方向\不知是你不小心丢了自己\还是你视我不见\恋人 好苦”(《雨中恋歌》),当心中的爱情得不到,或者得到过的爱情要失去的时候,当个体的感情天平失去平衡的时候,爱情的美妙会变成双倍的痛苦,除了时间再也没有别的安慰,“惟一能给你满足的\是对你滔滔不绝的泪水”(《遥远的祝福》)。“我声嘶力竭地呐喊\给我你的所有\不要再无故地改变路线”(《信祭》),我们不能说诗人即是文本中的抒情主人公,但每一首感动人心的诗歌,一定都是诗人用心的歌唱,是蕴含着诗人丰富的个人化情感和价值倾向性的。诗人选择用这种情绪化的感性语言说出爱的喜悦和折磨,展示爱的美感和痛感,少用隐喻、象征等技巧化手法处理,正是彰显了诗人自然率真的性情和浪漫主义的风格。
三、对生命之爱的理解与坚守

 

诗歌是用简洁凝练的文字表达意味深长的意蕴,是一种颇具想象空间和张力的文学形式。诗歌要明快,但不能一览无余;诗歌要通俗,但不能一清见底;诗歌要像酒,品之浓洌香醇,并且余味无穷。所以,诗歌不论是“缘情”还是“言志”,除了表达诗人的生命体验,还要内蕴着诗人对人性和生命的内在思考,这是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不可逃避的使命。
诗集命名为《本命无涯》,本身就暗含着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其中有一篇《人生之荒》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本身就是大地上竖起的一颗裸树\一块不经雕塑而立起的石碑\一个血肉交错的精灵\一朵生亦简单死亦简单的无名花\一根探向天空的手指\一张充满风雨的纸片”“人\生来就伟大或渺小\死去就罪恶或善良\行走就匆匆忙忙风风火火\静立就体无感觉 心无杂念\人活在世上\本人就是一种荒凉\人的生存只能给土地\带来烦恼和喜悦”。这首诗每一句都有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都是对人生历程和生命本身的一种理解。生命的起始处就像一棵裸树、一块不经雕刻的石碑,身体成长的同时经受人世的风雨和磨难,处境或许就如同路边无名的小花、风中飞舞的纸片。当个体挑战人世规则,逆生命之流而上的时候,承受的孤独和痛苦,就像探向天空的手指,执著却不免虚无。于是,诗人得出结论:伟大或渺小,罪恶或善良,风风火火或心无杂念,都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或形式,无人可以避免生命的最终消失这一必然性结局,于是对生命的荒凉之感顿生。对生生不息的土地而言,人的生命显得渺小而单薄,人类的进步带给土地的改造甚至是伤害,也只是带给它喜悦或者烦恼。这是只拥有白驹过隙般生命长度的个体与生俱来的局限和悲哀,“这种土生土长的悲哀谁也无法躲过”,就像个体生命的降世,“一切都源于这种原始的与生俱来\冥冥之中的与生俱来\既然与生俱来无法躲过\何必还要逃避”(《与生俱来》),有些生命本身的局限和必然,是无可改变的,那就只能接受,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积极营造生命的美感和快感。这是在经历“人世之荒”的思索之后的积极生存态度。
这种态度与诗人对爱情的理解是一致的。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感受了诗人丰沛的情感和起伏的情绪,见证了诗人的浪漫气质。但只限于此,你也许会觉得诗人是陷入了一个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爱情迷局。其实不然。抛开一时的情绪悸动和感性经验,诗人对爱情有着更加深入的智性理解。“相望而不相守\是人世间绝纶的美妙”(《相望而不相守是美丽的》),诗人提出了适当的距离在情感关系中的重要性。美好并一定都来自于每时每刻的情感满足和朝夕相处的缠绵厮磨,适当的距离会给彼此带来美感,减少爱情的负面效应,而深陷爱恋之中的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种爱情保鲜的艺术,反而陷入一种“求全之毁”。诗人的提醒,是生命体验基础上的智性感悟。
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爱情也是。只有那些品尝了爱的甘美,又遭受过爱的折磨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爱的美感和痛感是相生相依的。惊心动魄、海枯石烂也罢,因爱生恨、痴缠幽怨也罢,在时间的冲刷下最终都会平息。细水长流的平淡相携和互相扶持才是生活的常态和真谛所在。“开荒种地\喂养一些美好的家禽”“并肩沉落在荒原\在一些石头上\种植花朵\书写你的名字\看黄昏残阳”(《伫立荒原》),“面对早晨的太阳\两只手相握\一起走过山岗,平原和大河”(《长发飘飘》),“手拉手\走遍天涯海角”(《信祭》),这些都是诗人在为爱而歌的诗篇里闪现出的片段式的爱情理想,不够浪漫唯美,但却质朴而温暖,不够惊心动魄,但却静谧而幽深。这是激情过后,对爱情的诚实真挚而不乏理性的理解,是温暖,是美好,是爱的本质。这些细腻温暖的情感本该是生活沙滩上俯拾即是的贝壳,但在今天读来却觉得非常可贵。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人们迷失在生活的繁忙之中,对细小的温暖和微妙的情感越来越麻木,用尽心力争取精致的物质生活却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快乐和幸福。太多人丢掉了生活的本质。诗人及时捡拾起生活中遗失的美好细节,用简单的笔一勾勒,即是打动人心的美好诗篇。
                                       结语

 

《本命无涯》的阅读,让笔者见证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又不失理性和从容,并且具有古典气质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这一段起伏动荡的“爱”之旅,既有鲜活生动的情境细节,又有生命之灵相互碰撞的激情迸发,更有融入爱情又出离爱情的对生命的通达理解与沉静思索,其中内蕴了诗人自我的个体生命体验。其中,对古典爱情理想的坚守,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作者简介:王敏,女,1984年生,山东潍坊人,于2007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期间曾在《安徽文学》、《当代小说》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小说”意味的散文》、《从盛放的鸢尾到静默的莲花》。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杂志《学洲》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