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览】川音成都美术学院2021届雕塑硕士:杨思源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由艺术家本人投稿
本期推介:杨思源
杨思源
1991年出生于四川雅安芦山
四川省雕塑协会会员
四川省雕塑学会会员
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2012-2017年就读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雕塑系本科
2017-2021就读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雕塑系研究生
2018年通过学校留学交换学期AAP项目就读意大利佛罗伦萨美院雕塑系
主要参展经历:
2013年 “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专项赛
2014年 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东阳)
2017年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作品展
2021年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获奖经历:
2013年 “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专项赛银奖和优秀奖
2014年 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东阳)获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导师寄语:
雕塑家须用纯净的观察和辛勤劳作的方式来面对自然,然后找到自己的语言。对自然有所观,有所察,有所感,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循环往复,坚持不懈,定有成就。
许庾岭教授
毕业作品
杨思源-《汉风》
铝、铜、螺丝
200×65×180cm
230×70×215cm
2021年
▼
作品介绍:古代墓葬雕塑,尤其是镇墓兽,除去人们赋予的镇守陵墓之用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寄托以外,其艺术造诣对今天的雕塑发展来说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对作品进行思考创作过程中,我产生了两个疑问:首先,这样的创作形式是对汉代雕塑造型文化的保护还是传承?其次,材料的置换对原有造型和视觉观感有无影响?比如汉代石兽由铝和铜包裹后,原有造型的粗旷浑厚是否消解,一个是石质感,一个是铝制,一个重,一个轻;因材质的转换,其被包裹的视觉观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带着这样的两个疑问,在对作品进行思考创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包裹方式的不同,其意义不同,密封且不露形态的包裹,以包裹的样式显露形态,那是给人警示,别忘了遗存的伟大与再生。
杨思源-《汉风》头部细节
铝、铜、螺丝
▼
杨思源-《汉风》躯干局部1
铝、铜、螺丝
▼
杨思源-《汉风》躯干局部2
铝、铜、螺丝
▼
杨思源-《汉风》四肢局部1
铝、铜、螺丝
▼
杨思源-《汉风》四肢局部2
铝、铜、螺丝
▼
其他作品
石膏、丙烯颜料-尺寸可变
2017
▼
杨思源-《木光》局部
石膏、丙烯颜料
2017
▼
杨思源-《木光》局部
石膏、丙烯颜料
2017
▼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