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公元 724 年,凛冽时节,朔风呼啸,夜幕降临。
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来到大唐边塞。
他想象着古来之地的战鼓狼烟、无数亡魂的塞外边关,仰看空中冷月,不禁感慨万千。
霎时间,仿佛是这个古老民族的无数灵魂,汇聚在年轻人胸膛。
名传千古的诗句,借其之口,奔涌而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这思接千载、神驰万里的名句之后,接下来的两句,你可能会更加熟悉——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昌龄,他的这首《出塞》,成为刻进每个中国人 DNA 里的诗句。诗中的“龙城”,今在内蒙古赤峰境内(另有说法认为在蒙古国中部地区)。也许千古冥冥中,龙城,乃至“龙”这个字眼,就与这个民族深深绑定。因为一千多年之后的某一天,龙城中重见天日的那条“龙”,同样引发了无数传奇故事。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意外艺术”(ID:yiwai11),原文首发于2021年5月6日,原标题为《碧玉图腾,龙吟凶猛丨中国巨龙的千年史诗》,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中国神话中记载,真龙常常幻化为海鱼和飞鸟,在人间穿梭,轻易不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历经千百年岁月之后,可能是难忍寂寞,可能是怀念天空,龙城内外,暗流涌动。终于,在 1971 年,有一个叫张凤祥的农民来到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他没有像王昌龄那样吟咏出流传千载的诗句,却在做工挖土时,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它叫碧玉龙,是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体积最大、级别最高的考古实物。它标志着 6000 多年前西辽河上游,就已然形成对龙的图腾崇拜,是我们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蜷曲成 C 形,像是甲骨文中的“龙”字,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可言喻的神圣与威严。碧玉龙微微蜷曲着身体,似乎正在积蓄力量,马上就要腾空而起,直冲霄汉。碧玉龙已经存在 6000 余年,灵气中满载着人类发展的信息和足迹。它历尽沧桑,却依然气势遒劲,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腾飞之感。先民们赋予它如此完美的艺术形象,这对中华尚玉传统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来的龙图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碧玉龙的可贵之处也在这里,屈原有诗云“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当红山玉龙在龙城重见天日,再度腾飞惊艳世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寻到了几千年前的根。红山碧玉龙于 1971 年出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好评如潮。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龙”乃至“天下第一龙”。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经过 2000 余年的漫长旅程,到 6000-5500 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的先民面临的生存压力,可能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小。当先民仰望星空,看着星河密布,就开始想啊,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要战胜自然环境存活下来,团结才是力量,那要如何才能实现族群的团结呢?格局首先不能输,要想做人上人,就得先找到神上神。要应对下一个千年,需要开发新打法,布局新赛道!显而易见,龙就是主要抓手,因为它将整合上古各种神兽的头部资源,吃透崇拜心智,形成祭祀合力,布置神器矩阵,实现图腾破圈,形成了从崇拜到祭祀的生态闭环,成为我们生存下去的最牢固的护城河......龙,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代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和审美。世界上没有哪个标志能像龙一样,如此集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国人的精神。东汉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简练完美的诠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碧玉龙兼收并蓄的外观来看,龙最初可能是从一些上古人类所惧怕或崇拜的动物演变而来。而当这些动物被神化、被做成符号来进行崇拜时,图腾就诞生了。上古时期的碧玉龙不再赘述,当时间来到先秦时,龙化身龙纹,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之上。由于当时的王朝十分重视宗教与巫术,所以龙纹常被用在祭祀仪式当中,或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作用。来到秦汉之后,帝王与龙的关系更为紧密。后世对秦始皇有“祖龙”之说。而刘邦则宣称自己由龙所生,他当上皇帝之后给自己编了段“炎帝之子”出身,非要跟“龙”元素沾个边。至此龙的形象变得威风凛冽,再加上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龙纹愈发细致。众所周知,唐朝是佛教盛行的时代,印度神话中,有种怪物叫那迦,身形似蛇,有行云布雨的能力。由于造型和中国龙相似,所以进入中国后直接被翻译成了龙,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于是掌控雨水的四海龙王出现了。到有明一代,虽然皇权对于龙元素的使用极其敏感,不准民间滥用五爪龙。但大家给龙剪掉了一个爪子,又在其基础上加鱼鳍鱼尾变身“飞鱼”。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
不过,当时间来到近代,随着百年屈辱的国史,这条古老巨龙,将再次迎来新生。如果你观察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会发现,他们似乎生来就具有某种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绵延千年的文化,更因为近代所遭受的百年屈辱。其实在民国以前,纵观这片土地数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人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国家。这里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说,而没有国家兴亡一说。这里有的只是自身所处的“天朝”与周围附属国的区别,其次朝代的不同,对民众来说,只是换了不同的统治者:直到 1840 鸦片战争,列强入室,奴我同族,外患内祸,疮痍满目,金瓯被其践踏,生灵任其屠戮。那时我们的龙图腾,被外国侵略者画成了梳着长辫、瘫倒在地的羸弱形象。1942 年,一条苏醒的巨龙,从闻一多先生所著的《伏羲考》中,石破天惊,腾空而出!闻一多先生认为,华夏大地之上,曾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将蛇视作图腾。而该部落通过战争吞并了一个又一个小部落,同时将对方的图腾特征兼并到自己的图腾之上,最终融合出龙的形象。这种说法曾风靡一时,被广大热血民众所接受,虽然理论上有很多矛盾之处,但当时的中国,需要团结的力量与民族自豪感。而龙图腾此时作为民族标志出现,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凝聚的理由。中国人战胜了侵略者,在这片古老土地之上,挺起胸膛,建立起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面向未来,心怀往思,不是雄狮,不是猛虎,何以立身,唯有巨龙。其实龙图腾说到底,就如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程当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一样:在补天治水移山填海逐日之上,我们总能隐约看到巨龙腾空的身影。千百年来,龙这一图腾,就像无数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的人们那样,在历史的裹挟中体会着命运二字的激荡。
千古烽烟散尽,当人们回顾自己国家的历史时,我们庆幸找到了“中华第一龙”腾飞的故乡。
1979年,一首《龙的传人》,风靡华人圈,和碧玉龙所展现的面貌一样,昂扬向上,朝气蓬勃。
今天,在东西方文化对峙与交融中,对于巨龙脚底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于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那句歌词恰似我们传承千年的心声——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The Native Totem of the Dragon by Han ZhongliangRed Mountain Evacates the First Dragon of China by DuolanThe Jade Dragon of Red Mountain Culture. Huang Shiji, Bao Heping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机械工业出版社为库叔提供21本《解压全书》赠予热心读者。从一个简单的测试开始,帮你识别脆弱之处,带你一步一步通过安全、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回归健康、阳光的生活。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