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发现过程——谈怎样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些话,说了非常容易懂,比如“你吃了吗? 现在几点了?
有些话,是需要仔细琢磨的。
比如,你内心的世界,便是你眼中的世界,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
比如,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理解一句话,首先需要理解相关的概念,其次,需要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清楚了,关系明确了,这才叫做把话弄明白了、听懂了。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语)
上面这句话,实际由两个概和一个关系所组成。,
第一个概念,“美“,是指被观察或被发现的对象,也就是客观的对象,比如一朵小花、一支钢笔、一栋高楼或者一片湖水。
第二个感念,“眼睛”,这比较容易理解,没有人不知道眼睛是什么。
发现,其实就是建立两个概念的联系,是主体经过努力而观察得到客体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并理解罗丹的话。
无论工作、生活,还是社交、旅行,在这个过程中,美都是天然存在的,是不缺少的,缺少的是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换言之,并不是所有的眼睛都能发现美。
那么,眼睛是如何发现美的呢?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有作为美的客观的对象。
其次,要有能够观察美的主体眼睛,这样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够,如果够了的话,岂不是有一个照相机就能发现美,须知眼睛的构造也只是一个相机而已。
眼睛除了作为相机的构造之外,其实它还连接着一个更加重要的东西—人心(大脑),包括眼睛背后的东西,比如思想、观念、价值、境界、感情、心情等等。
罗丹所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是指眼睛背后的可以统称为“心灵”的东西。
用图示表明如下:
美(客体对象) 眼睛(主体) + 心灵(思想、观念、感情、心情、价值观等)。
我们能否观察到美,其实是受制于眼睛背后的所连接的东西,也就是这些东西对我们所观察的对象进行了感情化、或者理想化的处理。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从TED演讲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如何发现美的故事。
首先,演讲者向观众提供了一副非常简单的画,也就是用铅笔勾画的两朵小花,仅有几笔而已,这副画就构成了观众欣赏的客体。
这个时候,演讲者询问观众,这幅画美吗,会场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美。确实画的用笔也确实稚嫩,一看就没有经过什么训练。
之后,演讲者告诉大家,这副画是由一位患有脊椎癌的5岁女孩画的,这是她生前倾其所有力量画的最后一幅画。
这个时候,观众的反映起了一些变化,其中还有有个女生哭了,结果大家也猜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这幅画确实很美。
那么,由不美到很美这一变化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第一步:画 -- 眼睛(观众),反应,画不美。
第二步:眼睛(观众)被施加了影响(是由一个5岁女孩且得了脊椎癌在去世之前画的),受此影响,观众眼睛之中的画作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形(比如锐化、美化),添加了感情色彩,先前不好看不美的,开始发生了变化,美便出现了。
结论是:美的标准是可以被影响,作为眼睛的观察主体,眼睛后面实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人们什么时候看到美的东西最多呢?对了,是旅行、是在外出旅游的时候?
为什么呢?大家想过没有?有的人说,肯定是旅行,因为我们都是去的景区,景区本身就是美的。这不完全对。
其实,旅行中人们之所以发现美的东西比较多,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不错,人们旅行或旅游的,一般去到风景名胜区或人文景观区,风景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在内;
但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你看风景的心情。本来嘛,出去旅游,我们暂时告别了繁琐的工作,隔离了各种烦恼,远离了柴米油盐和各种勾心斗角,心情就自然放松了很多,这是其一。
其二作用更大的是,我们跳出了熟悉的环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周围的一切,因疏离的作用,自然就能看到美的东西。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我们对于一个古松的一般存在三种态度:
实用的态度
科学的态度
美感的态度。
什么是美感的态度呢,其实就是一种远离的、无用的态度。有一种说法就是无用的东西才美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句话说的是: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其实你所去的地方,也是别人熟悉的地方,只不过你不熟悉而已。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回答,抛却感情、心情之外的因素,同样一幅画,同样一幅字,同样一个人,在己为丑,在别人就成为美的东西了,即人们通常所说,真是欣赏不了,这又是为什么?
其原因就在于,与眼睛关系紧密的心灵图像数据库(图像库)不同。
怎么理解呢?
其原理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比如一棵柳树,一株花朵、一钩明月抑或一汪清水,这是客观的,当柳树反射到眼睛中,在眼睛中成为一个图像,那么这个图像是否美还是丑呢? 就其本身来讲,无所谓美丑,美丑都是主观的东西,都是人为强加的。
仔细分析一下,在眼睛之后,存在着一个虚拟的图像库。这个图像库,其实是分类,即美的图像库,丑的图像库,或者不美不丑等中性的图像库。当外界的观察对象在我们的眼睛之内呈现一幅图像之后,我们的大脑或者是内心需要对此进行判断的,所谓的判断其实就是比对,就是将看到的图像与原有的图像或者标准美的图像进行比对,比对重合,则我们认为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或者说是丑的,或者属于中性的,即属于不美也不丑的类型。
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个虚拟的图像库,不同库的图像相互之间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化的,即美的图像可以归为丑的图像,反之亦然。背后的机制在于我们人类后天完善的学习功能,随着我们经验见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同一图像的归类会产生变化。
对一个书法家而言,随着书写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原来认为好的作品会被归入次等其列,原来欣赏不了的,会因欣赏水平的提高,而发现了其中的美。眼睛还是那个眼睛,但是审美能力的提高,无疑改变了图像的分类标准。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可采取如下的办法:
1、平时在大脑中多存储美的东西,比如观看高水平的绘画展、书法展、摄影展、阅读唐诗宋词诗、包括聆听各类优雅的音乐,看不懂、听不懂也不要紧,这犹如奶牛的反刍一样,先吃下去再说。这一点,对刚有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美丑标准基本是由家长给建立的。
2、提高鉴赏水平,多看国内国外经典、公认的美学作品,多了解公认的美的标准和美的创造方法。比如拍照、雕塑、构图中的黄金分割及0.618的分割法、对比构图方法。比如贯穿中国建筑、绘画中和书法的天圆地方、万物齐同、以小见大、游鱼之乐、大巧若拙、大化如流、气韵生动等理念。
3、在哲学、文化、价值观层面,培养高尚个人情操,要有大仁大爱之心,这是各类美的底色。美是个人心理向外的投射,一个与人为善,拥有宽容大爱之心的人,其眼睛注定会发现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