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子都打不对,还怎么学乐器!!(续)
愿钢琴教学的道路上与您同行!
节奏的意义很广,在音乐上,节奏是音乐里,音的时间长短和强弱。在记谱法里,节奏可被节拍(多少「拍」、几「拍子」)具象化。
比如说华尔兹(圆舞曲),提起到华尔兹我们就会想到“蹦、擦、擦”的律动,意思是把“强、弱、弱”三个单位拍为循环的意思。
然而拍子律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一个例外就是 - 郝米奥拉(Hemiola)节奏
它是通过对原有拍子(拍号)律动的改变,改变强弱拍点的分配,创造出一种新的拍子律动效果。
实际上就是节奏上的暧昧状态。
其中一种手法就是 3/4拍(三拍子)的基础上,制造2/4拍(二拍子)的律动。
按道理说,三拍子的律动(强弱拍点分布),应该是这样的:
若整首乐曲从头至尾,
都是「强、弱、弱、强、弱、弱、强……」的律动,
没错(乐曲的律动)是很好掌握了,
然而也正因为这样,乐曲拍子律动缺乏变化,稍微多听几遍就会觉得单调、无趣。
不妨回想一下,各种土嗨DJ版的歌曲。。。
没错节奏感是很强了,可是让你听几百遍估计会疯掉
问题是:拍子律动从头到尾都一样
不耐听。
作曲家为了让乐曲的律动丰富多变一些,会选择在乐曲的一些片段里,故意把既定的律动方式作出改变。
比如是这样:
早在巴洛克时期以前的民族舞蹈,或是维也纳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已经在进行 律动重新分割 的各种实验。
比如 莫扎特的其中一首奏鸣曲的片段:
把本应是三拍子的拍号,
笔者在谱例里,加上了“虚线小节线”,
是经 郝米奥拉节奏 重新分割的「假想小节线」
左手的律动(四分音符 四分休止符)
造成的强弱拍点变化。
到了浪漫主义中晚期,又有 勃拉姆斯、德沃夏克,都可以称为「郝米奥拉节奏大师」
以 德沃夏克第六交响曲 第三乐章为例:
Symphony No. 6 in D major, Op. 60: IIII. Scherzo (Furiant). Presto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Dvorak: Symphony No. 6, In Nature's Realm
不妨一边看着谱例(红、绿笔标记),
一边听下乐曲开头
能听见快速的二拍子 → 三拍子的律动改变
另一例子有:
勃拉姆斯第二钢琴三重奏Op.87
Piano Trio No. 2 in C Major Op. 87: I. Allegro Jerusalem Trio - Brahms: Piano Trio Nos. 1 & 2
同样是作品的开头,
交替出现了 三拍子、二拍子的律动
复调织体作品比主调织体作品 更难理解、更难听懂的其中一个原因,
是前者的拍子律动变化更多。
小节线,往浅了说只是作为把音符分隔开,方便演奏者阅读,仅此而已。
乐曲拍子律动的改变,赋予了乐曲「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