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应考策略,助你多得几分!

考前须知的评分原则
1.“多种答案”原则
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有错扣分”原则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的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的原则。
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
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所以答题时,首先不能过分潦草,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辨别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而没有用0.5 mm黑色签字笔,最后也没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见空给分”原则
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5.“不许越线”原则
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些可能能找出分数,但风险太大。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的测试内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6.“白纸黑字”原则
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
必须避免无谓失分
1.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
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一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如:
(1)要求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3)要求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4)要求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
(5)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还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6)要求填写“a”“b”“c”“d”还是“A”“B”“C”“D”。
2.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而失分
高考阅卷时,对考生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要扣分。这类情况屡见不鲜。如: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等;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物质状态、“+”“-”号、“kJ·mol-1”、化学计量数与热量值的对应;
(3)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4)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
(5)无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中错用“=”;
(6)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
(7)书写电极反应不考虑得失电子数与离子的电荷关系;
(8)铜的元素符号Cu写成Ca,一氧化碳的分子式CO写成Co,磷化氢的化学式写成H3P等。
3.化学专用名词书写不规范而失分
写错别字:在高考阅卷的评分细则中“中文名称”答案正确,但出现错别字,则根据该空的分值大小适当扣分,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生造字、字迹潦草而被扣分,常见的有:
“氯气”写成“绿气”;“溶解”写成“熔解”;“分馏”写成“分流”;“蓝色”写成“兰色”;“苯”写成“笨”;“硝化”写成“消化”;“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铵盐”写成“氨盐”;“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
4.文字语言表达不规范、不严谨而失分
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语言叙述要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明确。“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突出原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能得分。
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因此,参加高考的考生在答题时必须自始至终地时时、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答题技巧
1.正式开考前要统揽全局,合理安排:从下发试卷到正式开考前有几分钟的阅卷时间,拿到试卷填好卷头以后,要适时浏览整张试卷,查看试卷的容量、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时间。
2.选择题答题技巧: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45~50分钟内完成;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这些题是复查时的重点照顾对象。
(1)答题时要心态稳定,速度不宜过快: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是选“正确”还是“错误”的。
(2)审题要细、做题要快:对于选项是肯定还是否定,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题的特点,运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
(3)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4)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可以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进而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最后作出判断。
3.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读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通读,搞清楚已知什么,问什么,求什么,阅读时最好用笔点着逐字读,这样不会遗漏有用信息。
(2)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该阅读两遍,而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可分三步:
第一步粗读:对题干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了解。
第二步细读:弄清题中已知、未知、设问等相关条件。
第三步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凡是题目中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相应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要准确找出答题突破口和限制性条件。
(3)找“题眼”和“关键词”。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4)答案可以“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从近年来高考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是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
(5)注意解题规范。解题不规范的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潦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
(6)要有“分段得分”的意识——答踩点分。非选择题中往往有一些大综合题,中间有若干互相关联由浅入深的小题,每个小问题都占一部分分,考生书面答案踩上要考查的点,就能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因此,部分理解的题目也要做,能得多少分得多少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