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肝
中医中药治疗肝气证的八种方法。
1、疏肝理气: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寒加吴萸热丹栀,痰加半夏、茯苓;
2、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滞,络脉淤阻,宜通血络,旋复、新绛、归须、桃仁、泽兰;
3、柔肝:如肝气疏之不应而反剧,乃肝失柔顺之常,当柔肝,当归、枸杞子、柏子仁、怀牛膝;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肉桂、苁蓉;
4、缓肝: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5、培土泄木:如肝气乘脾,脘腹胀痛者,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木香;临床中对肝硬化腹水血象低者此为必用之法。
6、泄肝和胃:即肝气犯胃或叫肝木乘土,见脘痛呕酸,二陈汤加左金丸,或白蔻仁、金铃子;疏肝和胃降逆。
7、泄肝: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金铃子、元胡、吴茱萸、川连,兼寒加川椒、肉桂,寒热俱有加白芍;此苦辛酸三者乃泄肝主法也。此证颇类厥阴病,乌梅丸可用之。
8、抑肝:如肝气上冲于肺,见猝然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即抑制肝气上冲以保肺金。如吴茱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个人经验:可直接用吴茱萸 6克暖肝下气,加灵磁石镇逆抑肝平喘,五味子强敛肺平喘之功。
总之,肝气为病,或上逆、或郁结、或疏泄太过,故治疗除疏肝一法外,尚有柔、缓、敛三步:柔肝必用血分药,缓肝必以甘药培中,敛肝亦不可太过,而是敛中有散,如乌梅丸中的椒、桂,痛泻要方中的白芍配防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