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故事】泉隆巷 在文字与照片中寻觅

在汉口汉江边的江汉桥下东侧,有一个最像里份的巷子——泉隆巷。泉隆巷紧邻江汉桥所占据原来武胜路的位置,其汉江边的码头即是武圣关码头和泉隆巷码头。汉江的众多码头和岸边的街巷里份,无不刻印着昔日水运的繁盛。

2013年大泉隆巷 田联申摄

泉隆巷码头和武圣关码头

泉隆巷为相邻的平行的两条巷子,大泉隆巷在西,小泉隆巷在东。据《武汉地名志》记载,大泉隆巷位于硚口区武胜路东侧,汉正街与汉水街【按:实际为沿河大道】之间。南北走向……长约166米,宽2米,水泥路面。单号门牌1-29号,双号门牌2-34号。系清代老巷,由泉隆巷派生得名大泉隆巷。1967年改名江汉桥二巷,1972年复名大泉隆巷。小泉隆巷长167米,宽1米,泥土路面。门牌1-18号。清末成巷,由泉隆巷派生得名。1967年改名江汉桥三巷,1972年复名小泉隆巷。

2013年小泉隆巷 田联申摄

泉隆巷最早的史料见诸于清道光年间《汉口丛谈》及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其中写道:

芳草如烟暖日薰,牡丹芍药灿如云。

泉隆巷口人争渡,半是看花半上坟。

叶调元自注,五圣庙、泉隆巷码头,径对月湖堤。每年二三月,游人如织,多于此问渡。

从这首竹枝词可以想见当年踏青时节,汉水码头人头攒动的景象,到汉阳月湖赏花、到扁担山上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汉口的市民还是坐木船溯江而上到扁担山扫墓,笔者田联申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2013年,出大泉隆巷要上台阶沿河大道原系汉江河堤 田联申摄

再看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1868年刻本)的汉口镇地图,汉江边上有一个“武圣关”(码头)的图形,它的北边、“正街”边有一座“五显庙”(即武圣庙的前身);沿着河边,武圣庙码头的上首为“遇字巷”,下首为“泉隆巷”。说明早在清道光年间以前,泉隆巷就形成了。

汉口武圣关码头的对面,还有一个汉阳武圣关码头。这从清光绪年间的《武汉城镇合图》(约1890年)中可以得到印证。图中的图形,汉口“正街”上有“五圣庙”,江边有“五圣庙”(码头),而对面的汉阳江边,标注为“五圣庙南岸”。

更有意思的是,在1930年的《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上,汉阳“武圣庙码头”通向汉阳的“武圣庙巷”,而其东边一条平行的巷子也叫“泉隆巷”。在1933年的《武汉三镇地图》上,汉口岸边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遇字码头”、“武圣码头”和“泉隆码头”,而对面的汉阳岸边依次排列的则是“武圣庙码头”、“泉隆巷码头”和“兵工厂码头”。

《汉阳县志》地图;右图:《武汉城镇合图》

从清代到民国时期,要从汉口摆渡到汉阳,两岸的泉隆巷码头和武圣庙码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路线。20世纪50年代中期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先选择此地修建了江汉桥,以利于大桥工地的运输。江汉桥建成后,汉口的武胜路延伸到汉阳,后来才将汉阳段的武胜路改名为鹦鹉大道(延伸段)。

值得指出的是,各地的武圣庙、五圣庙、武圣祠、关圣庙、关帝庙、春秋阁等,供奉的都是同一个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传说他一生忠义仁勇——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关羽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晋升为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祇——武圣和武财神,在佛教和道教内也有其地位,海内外供奉他的庙宇,其数量超过了文圣孔子的文庙。湖北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武汉三镇出现过数量众多的关帝庙,如汉口有关帝庙、西关帝庙和小关帝庙、武圣宫等等。

2013年大泉隆巷 田联申摄

蚁民过江凭舟楫,贵为天子者恐怕也不能免俗。据说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从泉隆巷到汉阳的,游览月湖后,再上黄鹤楼。据《黄鹤楼.大事纪略》(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记载: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为黄鹤楼书写“江汉仙踪”四字横匾,后又御制“百岁寿民吴国瑞四世一堂”的诗碑置于黄鹤楼中”。

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一块考证乾隆皇帝驾临此处的《大泉隆巷记》的石碑,嵌在大泉隆巷巷子中间的一面墙上。其中提到,泉隆巷原名潜龙巷,吸引乾隆皇帝指定从此过江。武汉作家刘富道在《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一书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大泉隆巷记》石碑 田联申摄

泉隆巷火中涅磐

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前来镇压起义民军的清军一把大火,给汉口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也毁灭了繁盛百年的泉隆巷。

11月10日《申报》报道,“冯国璋令易迺谦辈暂行司令,乃易、铁(铁忠)两人谬论为军事上之必要,即发紧急命令,谓恐汉口街巷藏有革命党人出而巷战,非将房屋焚尽不可,于是纵火,三日三夜不熄”。

12月25日《申报》的《汉口大遭兵火之调查》一文中说,“五彩街仅留谦祥益一家。自该处以至绍兴会馆,惟有淮盐公所尚未全烧。以上一直至武圣庙、大通巷为止,均被烧毁”。

2013年寻访泉隆巷 田联申摄

老泉隆巷全部毁灭了,但汉口工商业和房屋建筑的恢复十分迅速。此时汉口兴建近代里份风气正炽,新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在废墟上顽强地站立起来。现在的大小泉隆巷里,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装饰的逸风,还可以看到西风东渐的渗透。

大泉隆巷9号、11号二楼客厅的缕空雕栏,上下两层,图案各异,疏密得当,雕工精细。湖北省非遗文化“全形拓”传人张友海认为,这种木雕是湖北通山的风格,亦是一项绝活。

大泉隆巷22号,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推开厚重的大门,阳光从天井洒下,里屋呈现欧式建筑风格:两根圆形立柱托起羊腿,上架宽约5米的洋台,立柱顶端有罗马式的浮雕装饰,如同汉口租界的建筑。

从汉正街走出来的武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对汉正街有深入的研究,他十分肯定地认为,泉隆巷应该划入近代里份的行列。

2013年泉隆巷随处可见一个大大的“拆” 田联申摄

遗憾的是,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于2019年全部拆除。

本文作者:王汗吾 田联申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1553-一组90年代的湖北武汉老照片,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 ...

  • 不好意思,武汉历史证明三镇从来都是均衡发展的

    有朋友问我,汉口这边为什么要搞个长江新区出来,难道光谷和沌口都发展饱和了?. 这问题不好回答,稍不注意就会陷于地域纷争. 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汉的发展呢,或许就能理解上层决策的用意了 ...

  • 又见中国“桥梁之都”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据说:世界建成及在建的跨度1000米以上悬索桥41座,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21座,这些世界级桥梁中,"武汉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 汉口史话 消失了的汉正街泉隆巷

    汉口沿河大道江汉桥下,有一条明清古巷,叫泉隆巷--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在武汉众多的巷子中,它最象里分,从巷子的布局到建筑的结构,约3米宽的巷道笔直而规矩,石库 ...

  • 里巷故事 | 汉阳朗星巷走出的学者许瑶卿

    大别巍巍,扬子流长.千年汉阳古城,文物荟萃,人杰地灵.这里,显正街.西大街石板通衢,古有诗仙李白.梁昭明太子萧统.东汉名士祢衡.民族英雄岳飞造访过; 近有一品命官张之洞.大都督黎元洪.共和大元帅黄兴. ...

  • 【里巷故事】汉润里 “挂旗经租”的沧桑往事

    汉润里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和黄石路之间,有40多栋房子两层楼石库门房屋.现在已公布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挂旗经租"五常堂 汉润里建于1912年,投资人是赣商周扶九.周扶九早年 ...

  • 【里巷故事】宁波里 街屋式里分尽显宁波人精明

    江汉路宁波里.田联申摄 宁波里位于汉口最繁华的江汉路上,是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宁波帮在武汉的一个小社区. 汉口宁波里位置图 宁波里是典型的街屋式里份 宁波里的主入口在江汉路与江 ...

  • 【里巷故事】义成里 闹中取静商居两宜

    2014年,中山大道保成路口.田联申摄 保成路转向江汉一路的里份是义成总里,在保成路的另一边是义成东里和义成西里,习惯上合称义成里. 浙帮的义成里和浙江兴业银行 宁波里旁边,保成路转向江汉一路的里份是 ...

  • 【里巷故事】大华里四兴里消失 武汉天地耸起

    华人里份证沧桑 大华里的建成时间,据<武汉地名志>记载,建于20世纪40年代,有40多栋"二.三层砖木房屋,结构较好",里份总面积3470平方米.但该志没有记载建房者的 ...

  • 【里巷故事】德润里 “湖北三个刘,抵不上四川一个刘”

    1920年代由汉口华商开发建设的"模范区",其中心地带有一大片里份--德润里.德润里北边为云樵路(今黄石路),后来路的对面建起了基督教荣光堂:东面为吉庆街:南面为崇善路和汇通路,路 ...

  • 【里巷故事】华人精英同福里 汉口三刘故事多

    洞庭村(含原同福里)平行于汉口南京路,在南京路北侧,为单条主巷型里份.巷道长180米,宽4米.一个出口在鄱阳街,一个出口在洞庭街.现有28个门栋号,均为二层或三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洞庭村是汉口里份 ...

  • 【里巷故事】时髦里分西风劲 里坊寻踪聂华苓

    洞庭村(含原同福里)平行于汉口南京路,在南京路北侧,为单条主巷型里分.巷道长180米,宽4米.一个出口在鄱阳街,一个出口在洞庭街.现有28个门栋号,均为二层或三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洞庭村是汉口里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