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昌《红楼碎墨》两点补遗

作者:宋长丰

读书常不寐,嫉恶终难改。

这是吴世昌《七十自述》中的句子,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吴世昌在“红学”领域的成就不可小觑。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卷本《吴世昌全集》中,就有三卷与《红楼梦》有关,分别是第七卷:《红楼梦探源》;第八卷:《红楼梦探源外编》;第九卷:《红楼碎墨》。此三卷书,或可代表吴世昌红学研究的各方面。

三卷著作,从数量上看,在红学圈里实在不算多,老一辈的学者尚且不谈,甚至不敌一些尚在发力阶段的中青年学者。然而,套用传闻中梁启超向清华校长引荐陈寅恪的一句话,“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从吴世昌的一些成果来说,研究某一个问题,无论大小,同样是寥寥数语,胜过一些故弄玄虚的连篇累牍。例如吴世昌在《论明义所见红楼梦初稿》一文中说书名来历,这红字,“似即从怡红院的红字而来”。当然观点可以讨论,但单看内容,实在是闲闲几笔,胜过千言万语。因为每一个汉字,其背后都可以无限解读,赤橙黄绿青蓝紫,哪一个字没法说个一二三点出来呢?苛求过深,实际上离本意越远,更谈不上接近作者意图了。

《红楼梦疏证》是吴世昌生前打算写的一部著作,其内容就是“专门论述曹雪芹如何融化前人遗产,创造出《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伟大的小说。”遗憾的是吴世昌并没有完成,不过诸如《读红楼梦八十回校本散记》等多篇文字,正是用点滴荟萃的方式,给读者展现《红楼梦》是如何幻化前人成果,如何活用文章典故,成此一部伟著的。

《红楼梦》中承袭前人成果,这种判断在红学界基本已达成共识。最突出的便是书中一系列诗词曲赋,其无论从意境的取舍,结构的布置,甚至是语言方面的回环剥覆,都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不过,就书中一些知名文段来看,还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不容易看出前因后果的。如冯其庸在《风雨平生》中就找出了贾宝玉一些语言的源头,“贾宝玉有很多话,都是李卓吾的原话,文死谏,武死战,国贼禄蠹这些实际上都是李卓吾的思想。”以前我还真以为这些话都是贾宝玉原创,如果我写点什么讨论这句“名言”,也就只能局限在贾宝玉怎么怎么样了。

而实际上,《红楼梦》诸如此类的地方,不胜枚举。寻找出材料的本源,这也是体现出吴世昌乃博学鸿儒的一方面。他用陆机文赋“或沿浊而更清,或袭故而弥新”来赞扬曹雪芹文笔构思的巧妙,可谓看破奥妙后发出的会心评论。

通过一些阅读,在《红楼碎墨》中,发现有两处地方,可以做一点补遗,一是王熙凤戏贾瑞,二是石能言、石兄的典故。

关于王熙凤戏贾瑞,吴世昌指出,情节与《十日谈》中类似。这样写本也无可厚非,至于曹雪芹有无借鉴异域书籍,从而化用材料,更是很难证明。我以为,单看这段材料,四川大学教授项楚的联系,或更为紧密,其文段如下:

又比如,在这以前我已精读了《太平广记》和大量笔记小说,记得鲁迅先生曾举出吴均《续齐谐记》中的“阳羡书生”的情节来源于佛经的著名例子,实际上中国早期小说和佛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我积累的材料看,竟有若干小说的情节是改造佛经故事,或受了佛经故事的影响而形成的。《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情节和《三笑》中秋香戏弄华氏兄弟的情节有相通之处,应该都是受了唐皇甫枚《三水小牍》中“却要”故事的影响,而“却要”故事却是从《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二所载长者妻戏弄五少年的故事移植而来,只是皇甫枚把这个故事完全中国化了,所以使人不容易发觉它另有来源罢了。从深一层看,佛教的某些观念已经深深地渗入了历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一直延续到近代。(项楚《敦煌文学漫谈》,原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6期,转引自项楚百度百科词条)

在项楚的《柱马屋存稿》一书中写到,钱锺书在《管锥编》里,同样讲到秋香故事,却要故事,杨慎讲佛经故事等,不过没有找到却要故事的师承经书名字,项楚将其考辨出来,加以补充。

关于石能言,吴世昌主要指明义诗中“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一句。他说,石能言三字,出自《左传》昭公八年的“石言于魏榆”的典故,文章下面的脚注标明,茅盾说“石能言”的典故乃吴世昌首先查获。

石头在《红楼梦》中是很重要且颇可玩味的,其中“石兄”也多次出现。去年与李宝山君读《谈艺录》,读到米芾的事情,李宝山说米芾拜石的故事在陈诏的《红楼梦小考》一书中写过。陈诏认为,石兄典故,出自大书画家米芾。米元章见巨石奇丑而拜,呼之为兄。这一点,或可为吴世昌的“石能言”典故,再补充一条文化源流出来。

从吴世昌的多篇文章可以看出,他阅读广泛,且联系能力很强,若不是博闻强记,直接研究一手文献,断不会写出许多有分量的文字。而且遇到有学者讲过的地方,他就算自己也能找出根源,但还是会指出来,如说“至于第六十三回芳官所唱《赏花时》是《邯郸记》中曲文,则早已由周汝昌先生指出。”这就是端正的学风。在吸收他人成果或转引材料时,应该点明来龙去脉,否则复制粘贴可比以往剪刀浆糊便捷多了。如果大杂烩东拼西凑也可以成家,那真不知天下几人称王称霸了。红学圈火眼金睛强人甚多,复制粘贴转化为自己的,此招应慎用。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与红学研究

    红楼梦与红学研究 柳三七·2010年6月24日 红学之兴盛亦非雪芹之所敢想也. 想红楼梦出,脂砚斋评,经胡适之等人探求考证,趋之者若鹜,红学随成风云之势,然红学者何?探求.考据.索隐.求证.解梦欤,抑 ...

  • 明义本《红楼梦》不能证实曹雪芹著作权 ​——重评吴世昌先生的“初稿说”

    明义本<红楼梦>不能证实曹雪芹著作权 --重评吴世昌先生的"初稿说" 土默热 昨天,友人发来两篇红学权威级人物近日写的稿件,一篇是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作者问题 ...

  • 镇江人王扶林和1987版《红楼梦》

    1931年2月1日,王扶林出生在镇江.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乱世中的乱世.1937年,日本侵略者"强占苏北,进逼镇江",于是6岁的王扶林跟着家人逃难到上海投亲. ...

  • 吴世昌:唐宋词概说

    一.词和乐府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一提到各时代的代表作,就举汉代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四种文学体裁,名称虽然不同,但广义地说,都是诗,都是韵文.元曲虽有一部分是剧本,其实也是用韵文组成的诗剧. ...

  • 【黄埔系列之十三】吴世昌、吴强昌:兄弟军人 家谱创新

    吴世昌.吴强昌是亲兄弟俩,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哥俩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片言只语,而是他们自己家族的湖北<黄安灄水吴氏族谱>中,记载了一些他们的资料. 这是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三十六卷三十五 ...

  • 羽墨飘香(1951期) ●蔚为联语轩// 出句:张玉荣 收集:鞠新祥 点评:郭世昌 对句:徐利珍.

    蔚为联语轩 出句:张玉荣 收集:鞠新祥 点评:郭世昌 对句:徐利珍 主编::玫瑰 敬请收听以上音频 名家精品,传世经典  [蔚为联语轩] 出句:张玉荣 收集:鞠新祥 点评:郭世昌 对句:徐利珍 出句一 ...

  • 赏国画28:明代画家王谔、王世昌、朱端的山水图赏读

    赏读一组明代画家王谔.王世昌的<山水图轴>以及朱端的<寒江独钓图轴>作品. 王谔<山水图轴>长146.0cm 王世昌<山水图轴>宽206.0cm 朱端& ...

  • 淳安碑录:吴世良鹅湖书院题诗

    淳安碑录:吴世良鹅湖书院题诗 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遂安詹仪之与东南三贤张栻.吕祖谦.朱熹相友善,他们讨论学术和政务,书札尚存.君子之交,对遂安教育影响深远.此后,瀛山书院育人育材,经久不息. 乾道年间 ...

  • 清朝历史人物——邓世昌(南粤先贤)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州番禺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人.父亲邓焕芬是茶叶商人.少年时期,世昌目睹清政府腐败,逐渐荫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在随父飘泊上海的日子里,又亲眼看 ...

  • 吴世宁| 丁香花开的时节

    丁香花开的时节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吴世宁(青海)主播|可儿 点击以上音频聆听 当下时节,西宁的丁香花开了,如此典雅隽永,芳香四溢.丁香花盛开,唤醒了春的气息,春风十里,芳 ...

  • 【美文欣赏*心病难愈】(作者:吴世义)

    <心病难愈> 作者:吴世义     苏北的村庄没有什么特色,基本上都是沿河而设,坐北朝南,一家挨着一家从东往西一顺溜 ,很少有户对户门对门的.这样的村庄虽刻板但有序.左邻右舍串个门方便.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