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期/刘小玲作品《百年手艺秦源情 ——老刘家粉条的历史渊源》轩诚清读
文 / 刘小玲
编辑/清慧
播读/梁轩诚
百年手艺秦源情
——老刘家粉条的历史渊源
“一带一路连天下,老刘家粉条香万家!”--这是陕北著名诗人天马行空对老刘家粉条的赞誉,也是陕北文化人对老刘家粉条的公认的评价。那么老刘家粉条又是怎么由来的呢?
老刘家粉条,原产地是陕西省子洲县双庙湾村,位于大理河北岸,历史上此地曾是大斌镇。北魏神龟元年,即518年在此设大斌县,历时四百余年。西魏时期,大斌县归安政郡管辖,郡所驻地就设在大斌镇。
双庙湾曾经山清水秀、农牧发达、街市繁华、庙宇辉煌,是方圆百里的物资交易中心,是陕北久负盛名的历史名村。
双庙湾村的老刘家粉条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清朝末期慈禧太后钦点双庙湾粉条为皇室厨房御用食材,所以,那时的双庙湾老刘家粉条一般人是吃不上的,它是贡品,每年就要敬贡朝廷两次。
双庙湾老刘家粉条,以优质马铃薯为原料,最初纯手工艺制作,发明人是已故老粉匠刘怀珍(1900年生——不详),是在他母亲启发下借鉴比他年长14岁的李宏恩(1886年——1966年)做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李宏恩做粉条不是用马铃薯作原料的,最早开始原料是用绿豆,其口感柔滑、细腻、筋道好吃。绿豆制作粉条成本极高,后来为了降低成本,又用高粱和绿豆各半或高粱多半绿豆少半,再后来又用纯高粱制作,这样的成本相比之前更低一些,但粉条的色泽欠佳,口感尚好。后来既为了降低成本,又为了改善色泽,又试用豌豆,玉米作原料,但制作出来的粉条条杆不理想,看着不美观。光绪年间,李宏恩把自己研制的绿豆高粱粉条进贡朝廷。慈禧太后品尝后,一道圣旨下传:双庙湾粉条为御用食品,每年必须进贡两次,圣旨上特别要求质量要达到色泽白、韧度强、条杆匀、味道好。李宏恩接到圣旨后,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的粉条有了出头之日;忧的是,他研制的粉条达不到色泽白,所以她接到圣旨后,一度时期是寝食难安。后来他的邻居,刘怀珍的母亲,一个天资聪颖的妇女给他提醒,让他试验用绿豆与洋芋合制粉条。经过多次试制,果然成功了。李宏恩知恩图报,他把这功劳一半给了刘姓,这就有了双庙湾老刘家粉条曾经是清朝末期皇室御用食品一说。刘怀珍继承了他母亲的聪明与睿智,长大后,结合李宏恩的做粉技术,最终研制成功了纯马铃薯制作粉条技术。
双庙湾老刘家纯马铃薯粉条的推广在民国初期,当时是水磨推粉,依然纯手工艺,专业技术掌握在本村少数刘姓人手里。当时双庙湾刘姓人氏家家户户都推粉,每天早上鸡叫就起床,赶天明就要在水磨上推完一袋(约100市斤)马铃薯;然后赶在早饭前要把水淀粉全部分离在一个黑青龙大瓷缸里;待早饭后,开始用清水漂洗缸里沉淀下来的水淀粉数次,一直要看到水淀粉洁白透亮不含一丝杂质为止;然后取出纯白水淀粉,用白帆布袋包好悬挂在大瓷缸上空;等里面的水分全部过滤尽,这时天就黑了,晚饭后,收起大块状的水淀粉放置在一盘火炕上,到此,加工粉条的第一道工序就算结束。就这样日复一日,等积攒下很多块(约800斤)淀粉块的时候,就能漏一次粉条了,漏粉的时候需要请专业粉匠做技术指导和掌瓢。
双庙湾老刘家粉条加工为成品,其工序相当复杂,要经过磨碎、分离、漂洗、过滤、碾压、搅拌、揣揉、漏、引、提、出、冻、洗、晒、包,十五道工序。属于群体作业,所需人力比较多,家庭作坊,单单漏粉这天,以每天800斤淀粉计算,最少需要六个人。
双庙湾老刘家粉条,其色泽洁白光亮、条杆粗细均匀、口感滑润筋道,具有耐煮沸,耐浸泡等特点。可以单品制成美食,直接烩、炒、拌、涮;也可以与蔬菜、肉类配做各种美味佳肴。其产品种类有:扁粉、宽粉、二条粉、细粉。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双庙湾老刘家粉条在制作技术上有了第一次更新,即实现了半手工半机械化制作,但这时仅仅是磨碎这一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其余的流程还是手工艺完成。到了本世纪,其制作技术有了第二次更新,即搅拌这一环节又实现了机械化。后来,自来水的介入,制冷机的介入,换气扇空调的介入,让双庙湾老刘家粉条在制作流程上更省时,省力,也让家庭作坊的粉条产量大大提高。现在以六人为一班计算,日出粉量可达2500斤。
有人说,金杯银杯也不如人们的口碑,这话的确真理。双庙湾老刘家粉条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口碑,有证如下——
子洲县作家协会拓毅主席题词:老刘家粉条,众口可调!
子洲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吴良荣主任题词:老刘家粉条,老家的味道,绿色无添加!
子洲县新华书店张云山经理题词:老刘家粉条,柔滑味爽,健康你我!
原子洲县政协、现诗词学会、陕北文化研究会王生才主席题词:粉条香天下,最数老刘家!
陕北青年作家李杰题词:百年老字号,粉条老刘家!
子州青年作家贺庆勇题词:老刘家粉条,百年劲道,吃了就知道!
陕北青年女作家刘小玲题词:老刘家粉条,初恋的味道!
子洲县人民政府政务大厅闫小东主任题词:老刘家粉条香,送亲赠友情意长!
子洲县退休老校长,现西安某杂志主编乔述祖先生知道老刘家粉条要在新疆新办加工厂后,千里飞书致贺,并题词:秦源牌粉条香,老刘家情意长!
一带一路连天下,老刘家粉条香万家!现在,双庙湾老刘家粉条横跨数省,走进边塞新疆办起了加工厂——秦源粉条加工厂,那一挂挂洁白的粉条,在闻名的库鲁斯台大草原迎风飘扬,已经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2016/9/25于家乡双庙湾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附作者简介:
刘小玲,笔名山丹丹,女,70后,陕西榆林人,农村长大,喜欢野外疯跑,喜欢独坐漫笔。人生信条:动静结合,怡情益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阳区作家协会会员、子洲县作家协会会员、子洲县诗词学会会员,政协子洲特邀文史员,榆林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榆林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陕北诗词学会会员、榆林日报特约通讯员、江山文学网站签约作家,榆林市长跑运动协会会长。
热衷于各种文体,200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出版文学作品集《大漠流韵》、长篇言情小说《榆钱谣》、代笔人物传记《我的父亲母亲》、主编村史《牛薛沟村志》。
2009年5月散文《怀念我的父亲》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征文银奖;2009年11月“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评选活动中《黄土地里绽放的奇葩》荣获金奖,《情洒教育爱铸桃李》荣获银奖并收录于共和国辉煌60年《共和国放歌》一书;2010年4月《回忆吃酸菜的日子》被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讴歌60年来榆林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榆林日报社与市作协联合举办的“放歌榆林”征文三等奖;2012年9月歌词《我要回家乡》收编音乐作品集《唱响新时代》;2012年11月歌词《妈妈的小棉袄》荣获中国少儿歌曲大奖赛二等奖,并收编音乐作品集《童歌飞扬》;2012年4月个人资料入编《榆林文化人》;2013年1月部分诗歌作品收编《陕北诗选》;2013年9月,短篇小说《浪子》被评为江山文学网绝品小说;2015年短篇小说《浪子》被评为榆阳区文学艺术作品小说类二等奖。截自目前散见于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文字约百万字。目前创作长篇小说《五季》(暂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