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叔作品 || 村子系列散文之一:庄主何去/轩诚清读(第474期)

轩诚浅语

张妥者,祖籍山西,自幼年便居西安北城,被著名作家张敏称为“最值得期待的用文字创造大北城历史之人”。今天起,我们将以每周一篇的节奏,连续刊发张妥的系列散文“村子”,让我们一起跟随妥叔的笔触,感受西安大北城的人文历史与市井文化。

文/张妥

导语/诵读:梁轩诚

尤家庄是西安北城的一个村子。沿西安地标建筑钟楼往北,走过北大街,走过环形的西安北门花坛,一路朝北,沿未央路大约行十里路左右,就会看到公共车站标牌上所写的地名:尤家庄。

人们戏言,中国最大的店叫做驻马店,原来也许真的只是一个路边的客店,可如今都是地级市的建制了。人们还戏言,中国最大的庄叫石家庄,原来也许真的只是一个庄院,可如今是河北首府、副省级的城市了。你如果非要找原来的驻马店、石家庄到底在何处,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了。它们早已经作为一个精神的符号留存在历史中了。

尤家庄也是如此,虽然它只是一个小村庄。若干年后,后人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尤家庄到底在什么地方。

尤家庄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那个小村庄里生活到了十七岁,然后和渴望到外面寻找更大的世界的广大年轻人一样,通过考试,走入了城市生活。几十年的风云际会,几十年的激荡沉浮,终于走到了知天命之年。

前不久,一个老朋友在微信中给我展示了一篇散文,描写故乡的。我看后觉得果然写得不错。老朋友说:之所以给你发微信,是感觉这篇文章跟你的格调一样,就像是你写的。我很受感动,同时也很惭愧,虽然我十分爱我的村庄,除过零零散散写过一些文字,还没有真正为我的村庄写过些什么。于是,在微信中为朋友写到:

边老边回忆,且行且珍惜。

人生三万里,童年最清晰。

日催鬓角白,月映前额稀。

最是幽梦里,光股涂河泥。

噫吁唏,又见朝阳落到西。

从此,就有了一个想法,钩沉我那长久徘徊在梦境里的村庄。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国的历史、文化、文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尤家庄拆除了村门,拆除了土地庙,毁掉了已经残存不多的文字记载,到了197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古老村庄的概念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到哪儿去,没有人考虑这些抽象的概念,人们只是忙于斗争,忙于出工,忙于盖房,忙于生育。仅是到了1990年,南方很多有历史积淀的村庄开始出现于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和杂志媒体上,才使我们地处内陆、历史积淀深厚的人们审视自己的历史。惭愧呀,尤家庄——向西,距西汉都城长安仅三四里之远;向南,据大唐都城长安仅八九里之遥——仅仅在1990年,在已经面目全非的村子的北头,立了一块黑底灰字阴刻着“尤家庄”的石碑,石碑后面也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尤家庄,明洪武年间所建,传说为西安城尤指挥使所建,曾被称为尤指挥庄。

洪武年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时间为1368年至1398年。年号,是中国古代独创的一种文化,一般认为发源于汉武帝刘彻,刘彻死后,谥号为“武帝”,指该皇帝特点是能征惯战,开疆拓土,史称汉武帝。但是,汉武帝生前,他登上皇帝位之后,称自己之朝年号为“建元”——就是期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天地。其后的皇帝,大都在登基后建立自己的年号,以区别于其他皇帝。我们都知道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词,其中里边有“靖康耻,犹未雪”之句。靖康,就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钦宗的年号。年号,不仅仅是皇帝的纪年,还表示祈福、歌颂、改朝换代的意思。

洪武年间的几件政治上的大事,都与尤家庄有关。一是制度上的“三权分立”和人事上的“皇子封国”。

洪武年间,朱元璋设计的政治制度的“三权分立”是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负责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

朱元璋有四个较长的儿子,长子是太子朱标,次子是秦王朱樉(shuang,第三声),三子是晋王朱棡(gang,第一声),四子是燕王朱棣(di,第四声)。朱棣后来推翻朱标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谓永乐皇帝。

朱元璋分封几个儿子分别到现今的陕西、山西、河北,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是当时的边地,需要有能耐的人来镇守。朱樉14岁封王,22岁就藩西安,其时是1678年。我想,朱樉随行的一定有一个姓尤的、能征惯战的军事指挥官。一是因为尤姓大部分出自南方,投在朱元璋麾下当在情理之中;二是因为西安作为用武之地,必须有相当指挥能力的军事指挥官来镇守。

于是,这个尤指挥使来到了西安。当尤指挥使把秦王朱樉安顿在现在的陕西省政府所在地、当时的秦王府,一应妥帖后,他信马由缰走出了西安北门,考察地形,一直走到了渭河边上。

好多天以后,尤指挥使陪秦王朱樉察看民风,顺渭河南岸向西走到了咸阳渡口。秦王指着渭河,说:本王生于南方,读书时曾涉列庞杂,古书上说,当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东南,故以为天下之水汇于东南,西北边陲定然是不毛之地。父皇封吾秦王,本王意下十分踌躇。八年后就藩,未料想秦地亦是光华如斯,河水汤汤,草木葳蕤。遥想当年秦皇汉武,当与本王同此心境。

尤指挥使近前一步,说:王爷雅兴高致,臣工斗胆咏秦地关中八大盛景于王:华岳仙掌望殽涵,雁塔晨钟响城南,骊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饮绕长安,灞柳风雪三春暖,太白积雪六月寒,草堂烟雾映山翠,咸阳古渡几千年。目今王爷脚下之地,即为咸阳古渡口也。

朱樉长着一对朱家特有的剑眉,听到尤指挥使一番唱诵,剑眉高扬,仰天大笑,说:本王本想尔仅为军前一勇将耳,未料想亦是囊萤刺骨之大儒也。

尤指挥使说:臣诚惶诚恐再拜吾王,臣工久随吾皇陛下,虽是戎马倥偬,九死一生,然每于城破寨毁之时,臣常搜揽故纸韦编,常所咏诵,亦觉世间一美事耳。臣昨晚做一梦,有一异人口授我一联,觉醒仍然明白。

朱樉眼睛一亮,问:有这等事?

尤指挥使说:梦境中有一异人,龙形松骨,鹤发童颜,口诵笔记,上联是:宁羌安边秦地江山秀;下联是:牧民弘德金陵社稷春。横联是:气接终南。

朱樉哈哈一笑,说:果然好联。不过以本王看来,上联的“江山”二字,似乎改为“山川”更为妥帖。否则,即使父皇无意,似乎吾兄、太子朱标不免心中有碍。江山者,惟君坐之、观之。

尤指挥使笔挺站立,说:谢王爷斧正。不过,楹联虽好,祈愿诚忠,却无一处可供凿刻。

朱樉沉吟,幽幽地说:目今蒙元北逃,天下一统,良臣勇将亦当各有归宿,封妻荫子,乃是丈夫在世一大幸事。尤指挥使征战半世,仍然军营将息,实是本王唐突之故也。尤指挥使可勘形察地,建一庄院,俗务之余,可在此把盏赏月,诚为世间一乐事耳。

尤指挥使暗喜,大声回音:谨谢王爷体恤。

朱樉靠近尤指挥使,小声说:虽如此,然不得奢靡。本王前日接父皇手谕,常带身上,以此惕励。

尤指挥使捧着卷书,谕上所写: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以来,不胜其弊。及吾平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西至于凉州,北至于宁夏,南至于河州,民未休息,予甚悯焉。今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余不急之逸,宜悉缓之,勿重劳民也。

尤指挥使说:谨遵圣谕。臣已踏勘近地,城北河南,西汉故城青城门东一箭之遥,有一平阔之地,北可隔河御来犯之寇,南可朝夕面见吾王。还望吾王首肯。

朱樉说:只不知此庄院方圆几何。

尤指挥使答:按家口来计,纵横五十丈可矣。

朱樉说:父皇手谕,言犹在耳,非是本王拂君之美,纵横四十丈为宜。

尤指挥使说:谨遵王命。

庄院建起后,称为“尤指挥庄”,解放后简称为“尤家庄”。六百年过去,还被东西南北几十里的村子的民众称为“尤指挥庄”,不过,人们早已不解其意,发音为“油脂化妆”。

六百年间,尤家庄的村貌基本没有变化。新中国建立,尤家庄经过了三次扩大,第一次大约是解放初,向东面村墙外拓展,增加了房屋,被称为东园子;第二次大约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向东南拓展,在涝池岸的东面增加了房屋,被称作涝河岸;第三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是最大的一次拓展,向南拓展的房屋几乎比原来的村庄还大、户数还多,被称为新庄子。到最后,人口达到了一千口。我想尤家庄最初的原住民最少也应该有一百余口吧。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经过这么多的变化,没有人知道那个曾经建造过尤家庄的庄主,也就是那个经常被人们称作“尤指挥庄”的尤指挥使,以及他们的后人,去了何方。反正尤家庄既没有他们的牌位,也没有他们的墓地,更没有他们的传人,甚至没有他们的传说。

庄主何去?

2014年5月16日

(本文配图由编、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妥:《美丽的原创生活》特邀作家。祖籍山西,生于陕西,数十年生活于西安北城。上过中专、大专、大学,学过机械、人事、金融,酷爱体育、音乐、文学,擅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当过教师、干事,任过副院长、书记、工会主席。少时“狗崽子”出身,岁月维艰中、自强自立,与时共进。时至今日,身居国属重企要津,心瞩江湖人生百态,日日笔耕不辍,其为人行文皆纯朴自然,真情动人。

美 丽 的 原 创 生 活

专 注 原 创 文 学  |  分 享 生 活 美 丽

(0)

相关推荐

  • 村庄物语︱春节后的村庄

    2月17日,也就是正月十三.我回了趟老家,池家岗.只觉得这个颍河岸边的村庄,安静. 事实上,我在年前的腊月二十八,还有大年初四,我都回去过.腊月二十八,我是接老娘到我家过年.初四,我是专程回去贺喜的. ...

  • 【中国文学】李梅:

    作者:李梅,女,河南信阳人,读书,教研,旅行,写字,分享.市十佳风采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多家语文刊物特邀撰稿.阅读与写作专栏主持人,撰写教研文章近百万字,主持或参编读写类书籍二十余本.业余写作 ...

  • 《大山带你走黄河》---33【石家湾】

    大山带你走黄河 石家湾,永和县紧靠黄河的小山村,2006年9月15日,为了拍摄乾坤湾而去.村子离乾坤湾不远,为了拍摄方便,我们借宿在仅有30余户乡民的村庄.夜幕来临,才发现这是一个还没有通电的村庄. ...

  • 张 静:有多少片云从村庄上飘过

    有多少片云从村庄上飘过 张静 1 我和秀霞去韩家湾想找韩雪转的那一年,我十三,秀霞十四,正是半夏,黄昏,一场短暂而急蹙的大雨过后. 韩家湾从位置关系上和我们西坡三队是邻村.我每次端着一碗饭跑出来,坐在 ...

  • 散文||村头的水库

    村头的水库 村子东头,矗立着一座土坝.像牛槽一头的堵板,严严实实地横在沟间.既拦截了往昔欢快的溪流,蓄积了一汪碧水,又确凿地给村庄埋下隐患. 记得我年幼时,村子里是另一番景象.村前小溪贯穿东西,潺潺流 ...

  • 当代散文‖【冬日小语】◆霍艳丽

    作者简介 霍艳丽,笔名坐看流年,山东人,喜爱文字,热爱生活. 冬日小语 日沉云开,暮烟鸟归巢.田野,村庄,远远近近的树木,都沐浴在冬日黄昏的余光里,氤氲出一份温馨与安详. 晨晓,日暮,袅袅的炊烟,是乡 ...

  • 丁志方 | 暮色炊烟

    [往期回读] 学车全程记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 名镇吴桥史话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一名丁中校友创业的故事 暮色炊烟 江都   丁志方 作 ...

  • 故土是滋养我们的源泉—读《雪落在马关的村庄》有感

    作者 刘杰 很偶然地和一个叫窦小四的碎女子相识,使我又一次相信了缘分.2016年秋末,也是偶然和秦安女子王托弟相遇,因为她的散文随笔集<回不去的故乡>.通过王托弟的公众号,知道了窦小四,2 ...

  • 1133期|| 张妥散文:年份趣谈/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己亥年的正月即将过完了.实际上在正月十五以后,人们就将"农历年"切换到了"公历年".农历是我们古人仰观天象,俯视作物,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纪年 ...

  • 往期回顾/张敏作品《妈妈,我想你》/轩诚清读

    轩诚说:母亲是很多人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抒写思念母亲的文字也非常多.今天读给大家是一篇质朴感人的作品,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普通打工者.她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各种工作,从小目睹了父母为家人艰辛的付出, ...

  • 315期A/烟轩琴阁作品《早晨,携母散步》/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让我们去感触这篇人间真情,去解读母亲那绵绵慈母爱,穿越时空,流注千年,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真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让我们给予母亲更多的关怀.作者文章中的携母散步是尽孝的可 ...

  • 经典赏读 || 石岗作品:《石子见孔子》轩诚清读(第493期A)

    轩诚浅语: 古人云读书在"三上"确实非常准确,如我,许多的读书时间就在这"三上",故枕边.厕边.包内的书就是我喜爱与常读的书.现代人使用了坐便,而我更是使用了马 ...

  • 永生感恩 || 陈平作品:《母亲》轩诚清读(第493期A)

    小菲浅语: 母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赋予母亲.母爱太多的诠释,同时也给予了太多的内涵.母爱,从来都是平凡.伟大的.每每读来总能打动人心,此篇<母亲>,作者就向读者讲述了一位 ...

  • 友情漫漫|| 烟轩琴阁作品:《山里时光》轩诚清读(第500期B)

    小菲浅语: 山里时光是对纯真友谊之情的感情描绘,也是一种对自然健康的生活哲学的阐述.因此,山里时光,顾名思义,取材于山间自由嬉戏的记忆.仿佛一张拍摄的底片,那份对兄弟情的记忆的味道和记忆被永久定格..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一)轩诚清读(第501期A)

    轩诚浅语: 我含泪读完了石岗先生的<大记>,之所以含泪,除了作者文字使然外,还有就是石先生开篇所言"我写我'大',不纯粹抒发我的热爱怀念之情,我记述他的主要事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三)轩诚清读(第503期B)

    上期结尾: 人就是这样,当一个人无路走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也就是这个手艺,让他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传统农业在中国消亡之前,他都靠这个手艺养活自己,娶妻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七)轩诚清读(第507期B)

    上期结尾: 我二姐后来和我大一起到宝鸡修水利,她的优秀被领导看中,就安排她到三原县一个大国营企业去当工人,她的勤劳和良好的品德得到了回报. 文:石岗  诵读:梁轩诚 我大在宝鸡峡水利工地上是出了风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