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 郑风·兔爰 》/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716期)

天语说: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毛诗序》云:“刺忽也,不能与贤人共事,权臣擅命也。”谓郑昭公忽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致使祭仲擅权,危害国家,故诗人作此刺之。后人多从其说。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姬友于郑,即为郑桓公。

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中部和河南省邻省的一些地方。当犬戎攻破西周王朝时,他与周幽王同时被杀。其子郑武公与平王东迂,并吞了虢国与桧国的领土,沿袭旧号,命名新都为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中部和河南省邻省的一些地方部分地方。"郑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郑风"中绝大部分是情诗,这虽同郑国有溱水、洧水便于男女游览聚会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同郑国的风俗习惯密不可分。郑国的上巳节,实际就是一个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正因为郑国保留着男女自由交往的某些古代遗风,所以也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郑国,有一位女子忧愁的倚在小楼上,向远处望去,顺着她的目光,我们看到一位男子的背影匆匆向远处走去。

吃饭时的一句玩笑话,不知何故闹了竟然惹得他生气了,还赌气不与女子说话,甚至扔下筷子,也不再与她共餐。痴情的女子为此怄气焦虑不安,竟折磨得自己白天茶饭不思、夜晚辗转反侧睡不安,痛苦、伤心到了极点。 女子多么希望他能回着看自己一眼,那怕只是短短的一瞥,但仍然没有。

本来这点小磨擦并不算什么。她(他)们相爱了那么多年,感情是那样的好、甚至连很小的不愉快也极少发生,偶然出现一次小矛盾,他也会哄哄她。可这次,他竟然那样,决绝的不回头,女子心中的天一下子山崩地陷般塌了,她觉得非常的委屈。曾经,他握着她的手,掌心里的温度,眼中的深情,而现在,满心委屈的女子实在受不了这种从未遇过的冷落,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再也忍不住了,低低的吟唱起来:“那个狡猾、聪明的人啊,他不和我一起说话。因为你的原因,让我吃不下饭。。。。。。”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毛诗序》云:“刺忽也,不能与贤人共事,权臣擅命也。”谓郑昭公忽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致使祭仲擅权,危害国家,故诗人作此刺之。后人多从其说。

原文: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⑴狡童:狡猾、聪明的少年。男女之间的腻称,骂中有爱,恨中带恋。

⑵彼:那个。与:和   言:说话。

⑶维:为,因为。故:原因。

⑷使:让。不能餐:吃饭不香,或是吃不下饭。

⑸食:一起吃饭。

⑹息:安稳入睡,气息舒缓之意。

译文:

那个狡猾、聪明的人啊,

他不和我一起说话。

因为你的原因,

让我吃不下饭。

那个狡猾、聪明的人,

他不和我一起吃饭。

因为你的原因,

让我睡不着觉。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歌失恋告白的小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重章叠句,诗人用复沓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篇通过直言痛呼的告白语言,刻画了一个初遭失恋,但对恋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感情缠绵哀伤动人,呼告也是明白如话,句句入耳。可见情之深,意之切。情深而一往不能自己。
首章刻画了一个失恋女子的形象,也许是因为与自己心上的人吵架了,也许是两个人正在冷战。虽说是在冷战,但女子对男子的感情,依然情深深而不能控制自己的心。于是诗人说“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彼:那个。狡:聪明的,狡猾的。意思是那个狡猾、聪明的人,不和我说话。从这句我们可以看出,女子早都已经忘记了他的不好,反而希望他能主动与自己说话。“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为,因为。故:原因。因为你的原因,让我吃不下饭。是什么原故呢?也许是两个人在一起吃饭,不理不睬,女子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的痛苦也随之加深,那种被完全忽视的感觉,让她不能忍受。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爱情是她的全部,对于男子来说,爱情只是他的一部分。
二章循序渐进女子心中对爱人千万般思念,天大地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放这份相思愁绪。她想到一起吃饭时,他对她不瞅不睬,继而长夜同寝视若无睹安眠;她就无法忍受。她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于是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诉怨恨。她说:“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那个狡猾、聪明的人,他不和我一起吃饭。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因为你的原因,让我睡不着觉。女子对心上人的指责非常有限度和分寸,没有丝毫的决绝之词,骂中有爱,嗔中有喜,恨里有情,怨中有意,蕴含了彼此间原本的深挚之爱,并流露出了对重修旧的期待。一首如此短小的诗篇,仅仅38个字的诗,闹别扭之后的纠结,悔恨;等待回应的辗转,难熬,皆在字里行间,蕴含了无尽的情真意切,颇具文采。
当然关于此诗,还有另一种解释:约公元前1076年,商朝第30位帝王帝乙驾崩。驾崩前,帝乙曾想立自己的长子微子启为太子。但大臣们认为微子启虽然是长子,但生母地位低下,不适合做储君。最终,帝乙立幼子帝辛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
《史记·殷本纪》记载: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纣王身材魁梧,武力过人,能够徒手杀死猛兽。《史记正义》说纣王能够“倒拽九牛”,可见其力气之大。纣王登基后,认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天下人之上,于是拒绝接受任何人的劝谏,他喜欢大臣们不断地赞美自己。久而久之,逐渐失去自我。因为他是嫡子出身,和他的庶出哥哥们不同的是,纣王从小便喜欢穿华丽的衣着,喜欢饮美酒,更喜欢女色。但小时候有父亲管束,他还不敢太放肆。为了拉拢朝中的老臣,邀请自己的叔叔箕子来宫中一起吃饭。箕子是帝乙的亲弟弟,为人简朴,爱民如子,和微子启、比干二人,合称“殷末三贤”。箕子入宫后,纣王留叔叔一起吃饭。刚坐定,箕子看到让他惊讶的一幕,史载:纣初立,始为象箸。纣王刚登基,便开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子,惊恐不已,劝谏纣王不要如此奢靡。但纣王哪里肯接受叔叔的劝勉,于是,这场饭局不欢而散。事后,箕子感叹曰:
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将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是说纣王刚登基就暴露了本性,现在使用象牙筷子,接下来必定不会再用陶瓷的食器,而会改用犀玉做的杯子。用完犀玉杯子,肯定不会吃野菜做的食物,肯定不会穿粗布衣服。等他把天下珍贵之物全部集中到皇宫之中,天下百姓早已无力承受,如此下去商朝恐怕要灭亡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纣王一步步走向奢靡,最终灭国。商灭亡后,箕子有一次路过商都,看到物是人非,人由得泪流满面,但又碍于周朝统治,只得吟唱一首诗歌《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也许郑国的这首诗歌,也跟箕子吟唱的意境一样。

天语小诗:

为《郑风·狡童》而作

文:闻天语

我的心已洪荒

在混沌辟天地时

那干裂的创口

日日延长

我的心己灼伤

是凤凰涅槃时的烈焰

燃尽这仅存的

世上的痴妄

我需要你

用盘古的力量

让日月在天空皓漾

为我心中顶起

一片晴朗

我需要你用

眼中的玉露琼浆

滋润我

干涸千年的心房

在思念的沸腾中

将青丝煮成

一段段的哀伤

在寂冷的夜里

爬向远方

微芒的山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