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髯[孙髯]

孙髯(1685年-1774年),原籍陕西三原,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流寓昆明。孙髯自幼好学,入学考试时,因入场搜身,不愿受侮而离去,以后即终身不仕。40岁左右,适遇弥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书院山长,两人相识结为至交。他爱梅花迎霜傲雪之骨气,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他与当时名士钱南园、李因培等常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他身居昆明,目睹水灾给居民带来的痛苦,于是亲自踏勘盘龙江源流,访问农民,查阅历史资料,写出《拟盘龙江水利图说》,提出治水方案。他常到滇池畔观赏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写出千古绝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观楼长联。长联是他艺术的荟萃,是他世界观的表述,是他性格的写照。晚年穷困潦倒,栖息圆通寺咒蛟台洞穴,以医卜为生,尽管受生活的折磨,仍乐观自如,写下很多诗文。他有个女儿出嫁弥勒州三道桥,老伴(人称孙二奶奶)随他难以糊口,只得从女度日。公元1771年,孙髯亦来弥,传说在东门外设馆教书,随后又到城西新瓦房村教私塾。去世后,老伴清理卧室,只见断卷残篇,一气之下,将原稿全部火化。此时无寸土归葬,得苗姓相助,草草收殓,葬于苗姓祖茔。有两句民间歌谣唱:“山中若有王侯地,难得拣来葬髯翁。”岁月匆匆,清末知州胡国瑞重修髯翁墓,为之撰墓志铭。民国3年(1914年)弥邑公立墓碑,墓碑题文为“古滇名士孙髯翁之墓”,王运谦撰碑联“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有布衣” 。1958年“大跃进”中墓碑却被人盗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尊师重贤,重视文物保护,髯翁墓得以修复。

(0)

相关推荐

  • 短史记399:孙恩之乱,王凝之和谢道韫截然不同的名士风度

    东晋安帝时,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掌控朝政,肆意妄为,导致政治日益腐败,一些野心家开始蠢蠢欲动,比如五斗米道的教主孙恩. 公元399年,流窜海外多年的孙恩听闻三吴一带已是民心骚动,于是率领信众反攻大陆 ...

  • 徐霞客、孙髯翁、杨慎三人“五一”云南游,行踪泄露~

    图源:云南发布 云南作为旅游大省 有着很多让人向往的旖旎风景 也有许多可供给人们选择的旅游方式 文艺小资的丽江大理 异域风情的西双版纳 田园风光的罗平与喀斯特地貌的保山 ...... 你瞧,西南边陲的 ...

  • 《昆明大观楼长联·孙髯》原文与赏析

    孙髯 五百里滇池, 奔来眼底.披襟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蘋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 四 ...

  • 孙髯翁及大观楼长联赏析

    孙髯翁及大观楼长联赏析     孙髯翁塑像      人物简介       孙髯(1685-1774),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 ...

  • 孙髯翁其人其作探究

    孙髯翁其人其作探究 以撰写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而闻名于世的一代联圣孙髯翁先生(1685-1774),其人.其作在各种典籍文献中所载较为简略,本文仅就地方文献及与孙髯翁先生同时代的一些比较著名文人的诗 ...

  • 万树梅花一布衣——孙髯大观楼联墨鉴赏

    大观楼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 ...

  • 郑千山:大观楼长联与孙髯翁的千古胸怀

    出昆明城西三公里,与太华山隔水相望的近华浦,在明末还是一片野景,徐霞客在其<游太华山记>中描述这里景致时写道: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 ...

  • 写下'古今第一长联'千古奇文的孙髯翁,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伟绩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