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儿

“面食儿”在孝义话中可以读gә(三声) duāngr,也可以读gә(三声) tuāngr,即“猫耳朵”。

这个“面食儿”在司马村读gә(三声) tūr。

○《说文解字》中,“面(麪)”的解释为“弥箭切,麦末也。从麦丏声”。

○《汉语大字典》中,“面(麪)”的解释有“麦的子实磨成的粉。又称面粉”,还有“面粉制成的食品。如:挂面;切面;汤面”,读miǎn。

○《汉语大词典》中,“面(麪)”的解释有“面粉”,还有“指面食,面条”。

○《现汉》中,“面(麪)”读miàn,解释有“(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还有“(名)面条儿: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

○《说文解字》中,“食”的解释为“乘力切,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凡食之属皆从食”。

○《说文解字注》中,“食”的解释有“亼、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

○《康熙字典》中,“食”的解释有“及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汉语大字典》中,“食”的解释有“饭食”,读shí。

普通话的“m”与孝义话的“g”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昧昧:gә(三声)昧

2.雾蒙蒙的:雾gēnggeng的

3.勉励:gǔ励

普通话的“ian”与孝义话的“ә”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就这点儿:就这gәr(四声)

2.坚韧坚韧:坚韧gә(一声)韧

3.撵甚咧:rngә(三声)甚咧

4.闲手闲足:闲手mә(三声)足

5.显眼:rә(一声)眼

6.咸咸咸的:咸shә(一声)shә的

即“面”是可能读gә(三声)的。

普通话的“sh”与孝义话的“d”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闪闪:dǎ闪

2.闪手闪足:闪手daә(三声)足

3.闪闪:闪dàng

4.扇你两个个掴子:duε(一声)你两个个掴子

5.烧着火:dēi着火

6.还少我二十块钱:还duǒ我二十块钱

7.设上个棚棚:daә(一声)上个棚棚

8.设上疙瘩板子:dèng上疙瘩板子

9.甚能折腾:dài能折腾

10.不甚高兴:不dε(四声)高兴

11.生火:dēi火

12.首脑:dә(一声)脑

13.总数总儿:总dà总儿

14.你数一下:你diě一下

15.竖丸打胯:diә(一声)丸打胯

16.竖的兀处罢:duә(一声)的兀处罢

17.耍麻将:dǎ麻将

18.摔倒:diә(一声)倒

19.摔打:duε(一声)打

20.一双双:一duìdui

21.双五日:duō五日

22.睡上一觉:diә(一声)上一觉

23.说说:说dǎ

24.说京腔:dǎo京腔

25.瞎说咧:瞎diә(一声)咧

26.拾拾:dǎ拾

27.古时:古dài
28.始初:dāng初

29.拾拾:拾dǎo

30.藐视:藐dī

31.认不识:认不diә(一声)

32.这会儿几时啦咧:这会儿几diě啦咧

33.失东失西:diū东失西

34.时不时:dòng不dong

35.开始:开duāng

36.是不是:duì不dui

普通话的“sh”与孝义话的“t”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大傻的的二百五:大těng的的二百五

2.闪闪闪闪:闪tuә(四声)闪闪

3.甚好:tǐng好

4.生育:tāi育

5.生育:tēi育

6.秫秫:tào秫

7.湿湿:taә(一声)湿

8.不合适:不合tào

9.大会室:大会tāng

10.油食:油tiāo

11.舒适:舒tiә(四声)

12.会客室:会客tīng

13.开始:开tōu

14.碗食子:碗tuә(一声)子

普通话的“hi”与孝义话的“uang”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赤屁股:guāng屁股

2.傻痴痴的:傻huānghuang的

3.面食:面huǎng

4.痴痴儿:痴zuāngr

即“食”是可能读duāng,tuāng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面食儿,面食食,面食”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乡言研究》中有“圪朵儿”,解释为“俗称'猫耳朵’”。

2.《汾阳方言研究》中有“圪团团”,解释为“猫耳朵,面食”。

3.《平遥方言民俗语汇》中有“圪朵朵”,解释有“面食名,狀似猫的耳朵。也叫'圪堆堆’”。

4.《山西岚县方言》中有“圪坨”,解释为“一种面食。狀似猫耳朵”。

5.《榆次方言研究》中有“圪托儿”,解释为“猫耳朵”。

6.《灵石方言研究》中有“圪饦饦”,解释为“用拇指将面捻后卷起来的小片”。

7.《清徐方言研究》中有“圪饦儿”,解释为“猫耳朵”。

8.《朔州方言研究(右玉卷)》中有“荞面圪托儿”,解释为“猫耳朵”。

9.《原平方言志》中有“圪妥”,解释为“用白面做的一种面食,形状似猫耳朵”。

10.《古县方言研究》中有“圪团儿”,解释为“猫耳朵”。

11.《永和方言研究》中有“圪坨儿”,解释为“猫耳朵”。

12.《汉语大词典》中有“馉饳”,解释有“面食的一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宋周密《武林旧事·市食》:'鹌鹑馉饳儿。’《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胡秀拿果菜案酒上来,无非是鸭腊、虾米、海味、烧馉饳之类。’”。

13.《现汉》中有“馉饳”,读gǔduò,解释为“古时一种面制食品”。


旧文参考:

裹食(2019年9月6日)

食(2019年10月4日)

食不动(2019年11月5日)

食盒(2020年5月24日)

食粗(2021年2月1日)

消食(2021年2月13日)

斜食食(2021年3月7日)

碗食子(2021年3月8日)

拨面儿(2021年3月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