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与化虚促成腰胯松空圆通

通过丹田吞气拉筋,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把腰胯拉开,这样就能更顺利、无阻碍地进行太极拳的走架锻炼身体。

在太极拳走架的过程中,如果腰胯没练好,太极是不可能练成的,对身体也有害无益。前辈们留下的文字极为经典,我们要在日常走架中不断体会不断揣摩,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太极腰胯。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腰由于要适应各种动作,呈现了各种习惯受力的状态,比如托东西、拔东西、挑东西、提东西、爬山时等腰受力的状态。托东西时腰胯是崩紧的,拉东西时腰胯是合紧的,爬山的时候胯是往后托的,我们习练太极拳首先要将腰胯从这些受力的习惯中释放出来,追求达到散步时的自然腰胯,把腰胯从日常生活中的不规范受力中摆脱出来,使腰胯真正放松,这样对腰胯才是真正的养护。

要养护腰胯,我们就不能强调马步桩式的腰胯,那无益于身体的养护,多少人练太极拳将腰胯练坏了。而练腰胯必须要靠膝盖撑着,如果练太极拳出现膝盖损伤,这说明习练过程中腰胯没有真正松下来。

腰胯为何如此紧张?我们大部分人为什么腰胯会这么紧张,分析原因,就会发现这是由于长期生活中种种不同角度腰胯的承受力,使得腰胯定形化出现的一种僵硬,要想恢复成自然人不受力的腰胯,回归最自然的小姑娘小伙子的腰胯,也就是太极人常称之为“松”,短时间通过太极拳开胯是行不通的,大架开胯,摇臀荡胯,反而对身体脊椎不利, 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较短时间内如何能松开腰胯呢?

丹田吞气拉筋是极其有效的办法,因为腰胯受力其实是筋脉受力,筋崩太紧了就容易失去弹性,这跟骨头并没有关系,骨头活动是受到筋如弹簧般的牵引。想通了这点,我们就知道要想松开腰胯,先要让筋如弹簧一样恢复原状。通过丹田吞气拉筋,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把腰胯拉开,这样就能更好地、更顺利、无阻碍地进行太极拳的走架锻炼身体。如果长期靠走大架希望练成腰胯松,往往发现不但腰胯没开好、松好,反而膝盖也受到损伤。

通过丹田吞气拉筋的方式,松腰胯效果特别好。我们的拉筋与日常看到的一字腿拉筋有所不同,不是刻意地去开胯。我们的目的是把原来崩紧的腰胯筋脉拉松,恢复原来的弹性。由于腰胯筋脉不是单方向的,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需要从正面、侧面、反面去拉开筋脉,因此我们特地编排了“吞气拉筋十三式”,就是为了更好地松开腰胯。

“吞气拉筋十三式”有拉筋开胯、仰天长啸、蛙形扑地,还有单盘拉筋、双盘拉筋等等,这些动作的设计与编排,都是为了更好地松开腰胯。通过一段时间这种多角度的拉筋,让腰胯恢复到原始的状态。

走架时如何掌控松沉腰胯呢?

拉筋松开腰胯之后,接着进行太极拳走架,那么走架时我们怎么来掌控自己的腰胯使之能处于一种松沉的状态呢?

先来说筋脉,筋脉就是太极拳中无形的气机来支持我们身体的有形的载体,它有磁场效应,能进行劲道的传递,我们身体活动时所产生的各种劲道都是通过筋脉在传递。因此想在走架时要把腰胯掌控好,首先需要把腰胯内侧、外侧的筋脉锻炼好。

走架时锻炼腰胯筋脉,需要找到一个核心点,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验证,我们提出了腹股沟里的足五里穴位。足五里这个穴位是厥阴肝经在外面的一个穴位,那里有阴跷脉、少阴肾经、太阴脾经都在那里汇合。

在太极拳走架中,所有的走胯动作都可以关注足五里,足五里穴位与身体上部的大包穴合,可以使身体上下两截牵引在一起,有效地达成一片。

传统的腰胯锻炼说法是松胯、圆裆、撑命门、收腹,腰部保持一个水平位置如轻舟荡水,这些是比较笼统的理论,想办法要落实到点上。我们尝试胯下如“拱桥”弧形放空,如腋下放空一样,胯下悬空、放空、放松、松沉、虚化,发现尾闾更自然地垂放中正合气,这样更有利于会阴穴、任督两脉的交汇,能让丹田气机更加灵动潜转。胯、会阴穴、腹股沟、足五里松放、松空、松沉、松圆、虚化,这样气机松沉到脚后跟的感觉就非常明显了。

传统的太极拳走架时,非常强调脚后跟一动,胯就动,胯一转带动腰,腰一动,带动了脊背,脊背一动,带动了胳膊。现在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在传统的思想基础上,在走架过程中特别强调意念观照胯、足五里、会阴穴、尾闾,悬空、松放、松空、松沉、虚化,走架时完全虚化毫无拉掣紧迫受压之感,这一点至关重要用心细细体察感觉,好像那下边世界完全消失隐没了。

这样化虚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呢?

让我们跟着气机去观想:降到脚后跟照海穴的气机,又从腿内侧反弹传递到足五里,此时重点观照胯下的化空,胯下的悬空,胯下的合虚,腹股沟往外沿凹型撑开,胯内侧呈拱桥形弧状往外面撑开用暗劲,会阴穴空放,此时发现腰部带脉随着放松了,好像身体下边世界消失了。又如老建筑拱形的路边亭,风与人可以暢通无阻地来去,这时的气机更加灵动圆活,又如苍穹流星浮云悬月之态势。

这样意念化虚走架,能帮助我们松沉到位,丹田特别圆活、轻灵、暖乐。在腰胯气机运化过程中,上身的大包穴跟下身的足五里合,并在合的过程中,观照用暗劲、意念,将会阴穴、足五里化虚、化空、松放,弧形外撑腹股沟,这样命门自然拱起,敛气入骨,气机到达脊背,从而能更好地让上丹田的气机运化到下丹田,身体感觉更加轻灵、入静,心地清净同时也更加安稳、祥和。

再结合虚腿的劲道,腰胯就撑开圆弧∩型,外面是弸里面是合虚,合的时候拉开,形上合住了,意上撑开。如果人反过来颠倒行立,用含胸拔背来理解,腹股沟就是“胸”,臀部就是“背”,胯就是“腋”下。同时注意承扶穴的作用:溜臀,上托,撑住。用承扶穴托住,足五里放松撑开,整个胯就放空化虚了,底盘就没有压力了,气机下沉到后脚跟女膝穴,这个穴位气机足了,人心就更踏实了。

走架时,脚跟劲反弹上行至腰胯,这时候功夫要放在腰胯,用足五里把腰胯撑圆,用承扶穴把腰胯托住,会阴化虚化空,上面的中府穴气机直接下行到丹田合腹股沟处,脚后跟托,丹田就生根。松腰胯的根本目的是落实会阴穴放空令周天气机运化,胯内侧、足五里往外面撑开,尾闾自然往下垂挂正中,两胯始终如双手抱着一个球转动,这样脊椎、骨盆合成一体,真正体现气机圆活。再说太极拳身法原理的目的是激活腋窝下大包穴及胯下足五里气机使之圆活灵动周身一家,因此走架时要有针对性练好大包穴和足五里穴气机走化。

传统太极要求开胯裹裆圆裆即空裆柔和化空,离心力公转化劲气机,所谓吊裆即是会阴悬空升腾,向心力自转中定气机,大家可以换一角度思想,意念体验胯下气机及观照暗劲揣摩松腰开胯的觉受。太极腰的主宰及化劲取决于“拱桥”圆裆即圆胯如∩型的对称虚线隐形中定轴,太极走架根本在于炼气机,功夫要处在腋下∩大包穴及胯下∩足五里的气机强化。大包穴对接足五里穴,自然周身一家合劲和气,内三合即无形气机,外三合即有形气机。以上文字也是体验点点滴滴供大家分享,不妥之处不吝赐教指正为盼。

太极拳走架,其功从“虚”中求

在走架过程中,一个是“形”上分三七或四六,这是身体、形体上重心力量的调整,另一个是“气机”上的虚实转化,通常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之比例调整。

在走架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明了形体架上的虚实转化,更重要的是要在气机上、心意上的虚实转化。虚实的转化过程中,分为暗劲和明劲,其中暗劲就是虚腿中的劲道,叫“点”上的劲道,是属于内圈的劲道,这种劲道的功能,一是使人在沉稳中带有灵动、平稳中带有灵巧;二是能使内圈气机圆活,周遍全身,这样气机能整合成一个整劲,好像轮胎内气潜转;三是自然产生眉间拓宽,虚灵顶劲;四是能让人瞬间心放空自我意识脱落。

由此可见,在走架过程中,虚实腿中虚腿极其重要。

我们想练好太极,就需要把虚腿的劲道、虚实、转化练到位并掌控它。如何掌控虚腿,令其气机自然又不造作的状态呢?

我们可以通过虚腿的照海穴,来掌控脚大拇指和二指的劲道力度的大小、气机的大小。这个掌控并非突然戳下去或者突然点下去,而是让照海穴的气机来决定虚实的走化。如果说在走架过程中,只注重实腿而忽略了虚腿,实腿就容易成了“死”腿,就成了石头、木棍,而失去了灵动。比如接电线,火线接进来,还需要再接零线,否则单独接火线容易出现电压高、电器易爆炸等问题。电器作功一端须火线另一端零线才能让电子回旋流动平衡正常运行。零线如虚中暗劲起到潜转回旋,火线如实中明劲起到功用,如是虚实转化体现整体性和平衡性的效应。

同理,在我们身上,在走架过程中,不但在形上要有重心、力度的调节,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心、意、气要有一个阴阳的转化、虚实的转化,从周天讲就是任督两脉的转化,从手脚三阴三阳经络讲就是阴五行之气中和之转化。在走架中,我们知道用实腿,即劲起于脚跟,但往往会忽略虚腿的妙用,只有很好地掌控虚腿的走架、运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腿潜在的气机。实腿好比碉堡中的弹药库,虚腿就是碉堡的炮眼,就像一位士兵,只会把枪中的子弹装满,却不会瞄准与射击,那么子弹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因此在走架中只知道实腿不知道虚腿的妙用,实腿就容易成为枯木一根,就容易“死”腿。

所以说,太极拳的功夫从虚中求。

那么,虚中如何求?即在虚中内圈掌控劲道和气机。

在虚中灵动劲道,在虚中去引导劲道,在虚中引导气机,在虚中引导心意,这叫做唯有虚中出生太极拳真实义。

虚灵顶劲也有“虚”字,就是令自已无我无相无念之直觉功能或用虚腿的照海穴这种综合的效应与作用,从内圈产生一种很微细的劲道,瞬间直接充满通达大胞穴,大胞穴自然圆活灵动,同时眉间拓宽,瞳孔放空平视,神明周遍覆盖。眉间拓宽是真正意义上的虚灵顶劲的表现。通常认为的虚灵顶劲是靠实腿的劲道形成。杨式太极先人曾说,虚灵顶劲是虚虚灵灵的,既不是意,也不是气,也不是劲,是一种“神”贯。

那么,这个“神”怎么来?就是靠虚腿内圈属阴的暗劲传递到大胞穴,让人眉间拓宽,神气上升。“神”显现虚灵空明。

如何理解成虚腿领劲的气机呢?

走架过程中,比如讲左边的搂膝拗步,右腿是实腿,是心意松沉,左腿是虚腿,由照海穴掌控气机,借地的反弹力,通过左腿内圈微细的、属于阴的、属于虚的气机,传递到大胞穴,令大胞穴充满气机暗劲圆活灵动,同时又传递到眉间,舌尖搭鹊桥,眉间自然就会拓宽。虚腿前后脚拇指尖用点、用扣、用转、用旋、用悬这几个方法、方式、走架气机的运化,就会感受到很微细的气机传递到眉间,使眉间拓宽,心放空,此为真正意义上虚灵顶劲。所谓虚灵顶劲,就是神明放大,心放空,回到虚中去,就是“无极”的状态。

传统的功夫架,融入了散手与格斗的元素,其劲道体现在腰胯,腰胯运化的轨迹中自然出生存在无法挑战的假想敌,日久令心气压制并扭曲。腰胯体现的太极属于公转,属于矛盾化劲,我们走架过程中,如果以脊背传递一种微细的劲道,属于自转,我们自己能做主,把内心的假想敌、属于表意识的“我”放空。比如,自己想习炼修身架,但仍然保留传统的功夫架的腰胯进行一种运化走架,就好像一位士兵,背着真枪实弹在街上走着,虽然他内心不具假想敌,但枪弹会给外界带来压力,如果我们用脊背来传递微细劲道,就好像士兵在站岗时背着一把木头枪,他内心自然释放假想敌,木头枪就不会给外界带来压力,因为外界的压力会反馈到人本身,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反压力,一种抵触,无形中这个假想敌就会跑出来。

既然要选择太极拳作为生命、心性上的一种修为,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彻底了义地把心中这个自我(有了自我就会有假想敌)化空掉,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这是功夫架和修身架一个泾渭分别的地方。

因此,在走架过程中,我们在思想上要明确,究竟是要成为武林高手还是要成为长寿星大善人。思想起着根本的决定即安什么心练什么太极拳。

当思想问题解决了,落实到身上去,形和心是要相应的。如果我们内心充满着至善、至柔、至刚,在走架过程中,就要把这种矛盾融化,变成中和圆活的气机状态,在大椎、脊背,即中丹田去体现。

太极拳的虚中求,只有在脊背传递气机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掌控虚实腿气机的转化,如果在腰胯上展开,只能在形表面上即掤劲占主导掌控三七、四六的劲道,不能进行深处微细的心气上的虚实转化;如果我们在脊背上传递这种走架的气机,就能深处地虚中调节我们心意上的转化,因此在走架过程中,要把心中无我即无敌(敌即我我即敌)的思想与身体相照、相应。如果心中无我即无敌,但在架上还是有遵循矛盾化劲非中定劲道,就很难修炼同心相应的修身架。

因此思想与身体一定要相应。

思想上无我无敌,形上表现出来要虚灵、要圆活,和谐没有压力地进行走架。心气形里外合,天地人合,外界与我合,就出生当下物我两忘两空的现象,就没有矛盾了。走架过程中,要以这种中定的劲道在脊背上体现。

怎样才能实现呢?就是靠虚腿来实现。只有虚腿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内心至善、至柔、至刚,从而掌控自己的身体。虚腿除了用点、扣、转、旋、悬,还有一个挫劲(好像往前顶一下,往后坐一下),这几个动作气机、劲道大小也是靠照海来掌控,也是松放、松沉的关系。当我们完成虚腿在气机转化过程中的这几个要点,会令人在走架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状态:自然虚灵顶劲、眉间拓宽、心气平和,潜在内圈气机圆活,整个人从形到无形都是整体通透的心里效应,在走架过程中更能进入无我,显现自在、自如、自立、自安,自乐。

至此,我们更能明确在整套太极拳中,并非实腿占核心,而是虚腿占主导地位更神更灵,只因为取决于太极中和的思想所决定的。

武林散手的功夫是实腿的劲道,而太极拳是虚中求真谛,想“实”发挥极致,必须“虚灵”中求。因此,实腿不能离开虚腿如电器火线不离零线的妙用。只有很好地练好“脚下太极”虚腿的功夫,我们在整个走架过程中就会出现绵绵不断,云卷云舒,流水自然,无挂无碍,心性怡然自得,外示安舒内精神中定现象。日常走架过程中,留意观照虚腿的奥妙玄机和妙用是根本。

此解说为在走架过程中的解读,并非凭空想象出来,我们不能做文字游戏,也不能自圆自说,还请大家亲身去体验揣摩。修身架和传统功夫架,相差甚大,修身架是人生的一种哲学,是思想,是心性在生命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展示,是心灵涵养非格斗术。

只有虚腿气机运化自如,才能真正实现太极拳成为涵养中和的太极、调心安心明心的太极。平时走架过程中,一定要解读太极拳与散手的区别。散手的劲道在实腿及腰胯上传递是扩张爆发状态,咬定心中暗藏塑造至大至慢至恨死敌不放,涵养中和思想的太极拳是在虚中、暗暗地、隐形地传递“无我心念”气机,我们叫微劲道,所以这是不一样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曾经有多少人在练太极拳时总是云里雾里,找不到一种隐形的绳索规则规律规范,我们这一路走过来,一直在寻找,去解读,虚灵顶劲、眉间拓宽、整劲气机等,我们只有落实在点上带着中和善心思想的眼睛去寻找,耐心、安心、平心、信心,会越走越靠近,越读越真切,越来越明了。

我崇敬先人太极造化,相应老实本份去走架,希望天下太极人谦让随顺安和心态走架,共同勉励,远离病痛忧恼,身心健康。人生福慧圆满终极心性大自在。

鼓励作者分享更多干货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