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的道德底线教育

话题来源于一组调查数据:结合政治课教学对高一学生坚持了近一年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后, 为了了解我们的努力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 我们随机选取了500名学生, 就“一年来对你影响最大的品德是什么?”进行了抽样调查。其统计结果却令人深思:答的最多的前几项是尊重、平等、宽容、信任、真诚、守信, 比例分别是24%、19%、14%、12%、11%、9%, 共89%, 而我们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些较高的道德品德要求, 如热爱国主义4%、集体主义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大公无私2%, 总共才达11%。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结合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德育内容在一定程度说并没有完成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没有完全深入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没有彻底撼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代伟人邓小平把中国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我们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也应该从“理想化”走向“现实性”。基于此, 笔者认为, 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底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必然, 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应对的挑战。在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有关符合学生实际的道德底线教育内容和教学机制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优势,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对政治课德育历程的反思

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过去多年的政治课德育教育历程, 便不难发现我们曾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下了以下错误:我们总认为在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借助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 主要是借助各种实质上是灌输的方法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 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之目的的教育活动。其理想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想“正确”东西、做“正确”事情。其内容则是过高地强调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要求, 过分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甚至要求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等。现在看来, 我们这种政治课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了, 而且也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 再加上一直沿用较为僵化的教学形式等等。这一切共同导致了学生对现行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敬而远之”心理。因而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换言之, 在我们的中学政治课道德教育中, 存在着教育的“乌托邦”, 即把道德教育无限拔高、与学生的实际要求脱钩。注重的是上线道德的教育, 强化对学生进行完美的英雄人物的教育。但事实上只要我们稍作冷静思索便发觉:面对不同时代涌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高尚人物, 我们确实需要学生去热爱他们、仰慕他们, 我们的学生确实需要高尚的道德教育, 但这种高尚对我们每个学生来说都能做到吗?著名道德学家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主义;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契约与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他认为只有低水平的道德达到了, 才能追求高层次的道德。道德水平的发展是从简单的是非好坏, 到社会责任感, 到为人民服务, 是有层次性的, 不可超越的。因而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不应该被无限地拔高, 应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过高的道德要求反而在实践中变味、没有实效。

在多元化的今天, 学生们如果做不成雷锋, 但只要能尽自己基本的义务与道德就可以了, 这点正是道德底线, 这正是当今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但却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为此, 我们将“道德底线”也就界定为德育中最低层次的内容, 它只涉及到作为人的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也可以说是一种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它相对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奋斗目标等而言, 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上述调查中学生所需求的尊重、平等、宽容、信任、真诚、守信等等。

二、道德底线教育的实施

那么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对高中学生的道德底线教育呢?

首先,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基本道德底线素养, 它包括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能力、道德情感体悟程度, 道德性格特征及道德行为能力水平等等。

其次, 确定政治课教学中道德底线教育的内容框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学的基本原则前提下, 充分吸取当今时代蓬勃兴起的应用道德思想, 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构建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如结合《经济生活》教材的内容可以实施“底线经济道德”的教育:经济生活中的民主与平等、企业的社会责任、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竞争规则、信用问题、消费者权益、行业道德等等。结合《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实施“底线生命道德”的教育:生命自尊与自主、生命质量、个人与社会、社会阶层与特殊群体、社会保障、青少年保护等等。又如结合《政治生活》教材的内容实施“底线政治道德”的教育:公民的政治责任和基本的民主问题、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反腐败、战争与和平、全球化、民族主义等等。当然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们实施教育的内容也将努力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必须开展新的探索和研究。

再次, 构建政治课教学中相对理想的道德底线教育机制。相对于理想, 就是要求该种教育机制努力做到从当今时代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 既要符合政治课教学规律又要符合道德底线教育规律, 并在实践操作中能使各种道德教育因素以优化的合理的结构形成相互作用关系

44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第7期

网,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种要素的效用。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德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促使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而对学生进行道德底线教育同样离不开道德底线的知识教育、道德底线的情感培养、道德底线的意志磨练、道德底线的行为习惯养成等四大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实际操作时, 我们围绕促使学生道德底线道德生长这一核心,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道德需求特点, 努力构建一种以某个道德底线道德教育要素作为切入的主攻点, 同时多因素相互渗透的教育动态机制。

具体的教学形式主要离不开以下二种:其一, 就是通过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的传授式进行。学生认识和掌握道德底线知识最有效的捷径之一就是通过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相对系统的讲授。学生道德底线情感地培养、意志地磨炼、行为习惯地养成也可以通过教师借助课堂教学形式进行, 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榜样人物进行替代强化教育。教师课堂传授具体可以为: (1) 是将道德底线教育中的较为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如关于底线生命道德教育中的“生命自尊与自主、生命质量”等, 作为高中政治课程里的一个教学单元单独进行系统地讲解, 便于学生较系统掌握道德底线知识, 提升道德底线素质。 (2) 是指将道德底线教育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政治课各教学单元中进行传授。道德底线教育的内容广泛, 其中有些道德底线知识与经济生活教育、哲学生活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生活知识存在交叉关系, 甚至是重叠。因而渗透到政治课各教学单元中讲授道德底线教育知识, 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提高学习政治的兴趣,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底线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增强了道德底线教育的效果。

其二, 主要是通过与政治课相关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课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和掌握道德底线知识, 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底线态度、磨练顽强的道德底线意志和造就良好的道德底线性格、道德底线行为习惯。必须指出这种政治课外活动实践课不同于一般的课外活动课, 它带有自身的明显特征———主要是拥有自身独特的而且较为完整的活动环节。唯此方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实施教育活动时依次展开的几个环节:

1. 找出各种可行的选择。

面对任何一个道德底线问题, 都可以构思出各种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和各种可能的选择。学生在行动前, 必须先详细考虑一件事的各方面:有多少种做法可供选择?可以采取多少种立场和角度去了解和处理这事?如果最好的办法行不通时, 还有没有其他的变通办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取代现有的办法?

2. 评估各种可行的选择。

把上述的各种方法一一加以评估, 找出他们的利弊, 了解每一个办法所产生的不同后果和影响。

3. 作出理性的和自由的抉择:经过详细的考虑后, 学生一定要自己决定, 出一个他认为是最好的抉择。

4. 表达立场。

作完抉择, 就要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 并解释自己选择这决定的理由。最好放在一个开放性的小组讨论中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这样有利于巩固自己的选择, 同时也能影响其他人。

5. 根据自己的信念去实践或生活。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新的一轮活动。

必须指出在这整个教育教学运行机制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主体, 是他们自己去探索、找寻和作出决定。尤其是锻炼学生学会如何摆脱自己原有的主观偏见和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按照客观原则参考不同意见去做出合理的决定。这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做出抉择的过程。教师是辅导者的角色, 他只负责暗示、鼓励、询问、设难、提供意见资料、答复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励信心和斗志。

最后, 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底线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注意点。

1.同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的有关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包含着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集体活动及社会公共场所等各方面行为的基本要求, 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道德观念的精华。因而政治课教学中实施道德底线教育不能游离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之外。不仅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传授形式要让学生知道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款下蕴藏的道德底线道德内涵, 而且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能躬身实践。

2.同政治教师的自身道德底线素养建设相结合。教师的人格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以身立教, 以德育德, 以行导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底线道德追求, 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反对自己的行为常常游离于这种说教之外, 讲是一套, 做又是一套。所以进行道德道德教育, 教师自身的道德完善必须走在前面。

三、实施道德底线教育的前景展望

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我们能够扎扎实实地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道德底线教育, 我们就会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政治课中的德育原来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枯燥乏味”“冷酷无情”, 而是那样的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因此我们也可以大胆地说, 政治课教学中实施道德底线教育必将受到学生欢迎。从而真正发挥政治课在德育中的独特优势, 实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思想政治课在德育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 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 培养良好品德起着导向作用。”同时我们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学校德育中不如人意之处, 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之目的。应该说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学校中学生的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上学迟到、课堂吵闹、轻视教师、损坏公物等等问题, 传统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治标不治本”问题, 表现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抓一阵好一阵, 松一阵乱一阵”的恶性循环。结合政治课教学实施道德底线教育, 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改变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 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实现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从而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广德县第三中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