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3 无中生有
NO.183
公元763年十月九日,吐蕃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如王献忠所料,他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伪政权。
由于当时唐朝宗室大多已逃之夭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与皇帝关系不是很近的人选——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李治的曾孙,章怀太子李贤的孙子)。
不过,此时的吐蕃人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龙井茶再怎么淡,毕竟也算是龙井;李承宏的皇室血统再怎么远,毕竟也算是皇族,当天,李承宏就被拥立为傀儡皇帝。
之后,吐蕃人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法无天,长安百姓不堪其扰,纷纷逃入山中避难。
再看唐朝皇帝李豫。
离开长安后,李豫一行的第一站抵达了华州(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可当地官员都已经跑光了,驿站空空荡荡,四周冷冷清清,根本没人接待他们。
就在李豫等人又累又饿又冷又慌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支队伍。
来的,是驻守陕州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和他麾下的神策军!
一般来说,在饿得不行的时候,会觉得吃到的东西特别好吃;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会觉得得到的帮助特别可贵。
李豫此时的感觉就是这样。
看着从天而降的鱼朝恩,他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疾风知劲草,危难见真情。关键时刻,还是宦官靠得住啊!
之后,在鱼朝恩的护卫下,李豫顺利抵达了陕州。
得知皇帝在陕州,四散逃亡的文武百官也陆陆续续前来会合。
而郭子仪的选择却和这些官员不同。
听说皇帝已经脱离危险,当时正在赶赴陕州途中的郭子仪立即决定改变路线——不去陕州了,先去收复长安。
部下听了全都惊得嘴巴张得比足球还大。
要知道,此时包括郭子仪本人在内,他们全部加起来都只有三十个人!
就这点实力,要想从二十多万吐蕃人的手中夺回长安,就好比一只老鼠伸出脚想把大象绊个跟头——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
然而郭子仪却显得胸有成竹:如今溃散的禁军将士大多在商州(今陕西商洛)一带,只要我把他们召集起来,再征调武关(今陕西丹凤)的卫戍部队,北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反攻长安,必能击退吐蕃!
随后他沿蓝田、商州、武关一路南下,一边走一边收集散兵。
听到名震天下的郭令公来了,溃兵们顿时如粉丝听到爱豆来了一般兴奋——在他们的心目中,郭子仪和胜利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西红柿和番茄、周树人和鲁迅、云淡心远和帅哥之间的关系!
他们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很快郭子仪麾下就集结了一支四千余人的队伍。
接着郭子仪带着他们掉头北上,在商州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
会上他老泪纵横,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共雪国耻,克复长安。
将士们深受感染,全都群情激奋。
不料刚出商州不久,郭子仪就接到了皇帝的诏书——原来,李豫担心吐蕃会东出潼关,让郭子仪火速率军前往陕州护驾。
但一向对皇帝唯命是从的郭子仪这次却没有听皇帝的话。
他上表说:陛下放心,只要臣出兵蓝田,敌军必不敢向东出击。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
李豫觉得他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便同意了他的计划。
不过,郭子仪手下只有区区四千人,要想从二十万吐蕃人手中收复长安,怎么可能?
对一般人来说,当然不可能。
可郭子仪不是一般人。
他知道,吐蕃军这次远离本土,孤军深入,其实并没有做好长期占领长安的准备,只要略有风出草动,就必然会萌生退意。
既然如此,那我就制造点声势给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