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体验还是长期收益?
1
“一涨解千愁”
最近很体会“坤神们”的感受,净值一下跌,就会被骂。我们其实不仅如此,不但下跌骂,不涨估计也要被投诉。
以前做自营,我只有一个客户,那就是公司,年底能交差即可。
后来做资管,只要对接好了渠道或者委外即可,都是专业人士,一年下来相对好即可。
现在做财富管理,不得不面天天面对、天天接客啊,销售和客户都是我的爷。明明是封闭半年以上的产品,可每周都是要接受考核排名的感觉。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赛道最苦逼的基金经理就是:财富管理的FOF基金经理。
牛逼时候都是底层管理人的,傻逼时候都是自己的锅。
业绩都是销售的,我们都是后台蹭饭的。
所谓SERVICE CENTRE= CALL CENTRE + HELP DESK.
只要不涨,或者涨的不及预期,就一定有客户骂骂喋喋;根据我司的B格和调性,此时就肯定有销售投诉到领导那去。
各类产品,话风经常是这样出现的:
1. “净值出来没有,这周是不是又不行啊,啥时候能涨啊?能否免赎回费啊”
2. “XX产品都发了一个季度了,都没啥收益啊,不要掩盖产品不及预期的事实”
3. “固收加的产品,居然一周能跌0.4%,你们对得起初心么?都长点心吧”
4. “最近卖不动,主要是我们产品太伤客户了,不怎么赚钱”
5. “不要一个产品做一年,连银行理财都跑不过啊”
不过跟大家悄悄说下,我们领导们都是冰雪聪明加胸怀宽广,基本都没给我们BB过,也没传递负面情绪。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业绩相对比同策略同赛道的同行还是要好嘛。
当然,一涨解千愁。只要一涨,啥问题都没有了;一大涨,不但没啥问题,可能还要拼命追加。
以上这些现象,各位观众,在贵司估计有过之无不及吧。
2
运气赚来的钱,往往凭“实力”亏掉
我相信这个段子大家肯定听过,可能不光是听过,更多真正体验过赚钱只是过客,是赚过与最终亏。
这两年财富管理行业里,见过太多的客户与同事案例,大部分都是曾经赚过很多钱,但是最近都不大爽,回撤所剩无几。
整体而言,根据财富值的分布,越是长尾客户,越容易发生以下的情况,屡见不鲜:
高净值客户呢,虽然没那么频繁,但是也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喜欢追星,拥抱三年封闭明星产品;其次呢,就是投资一把没赚到,赶紧换销售渠道。
3
“实力”从何而来?
所有客户所有人理财都想多赚点钱,我相信大部分销售也都没有恶意去帮客户亏钱,也是想帮客户赚钱,但是最终却南辕北辙。
原因之一来自于迷失的“体验感”。大家往往根据过往的收益体验来决定未来的动作,因为买了一个基金赚到了钱,因为有了“安全垫”,甚至有了丰厚的利润,所以敢于追加,越追越多,直到高点崩掉。
原因之二在于行为顺周期,顺趋势。正是由于即时体验越好,最后结果往往越不大好。体验感好往往会过度的自信,觉得自己投资很神,很准,很牛b。即使降低了收益预期,但是也不是秉着客观的态度,可能反而在贪婪追加,过度承受风险,“去年赚一倍,今年不贪了,赚20%即可”,这20%可能亏掉了去年100%的涨幅。
原因之三在于无知。大部分投资者根本没法对过往的收益率来源有个客观的分析,对潜在风险及机会缺乏客观的预期,往往过度依赖于自己过往的体验,以及身边销售人员的信任,然后下单。根据净值表现来评判一个渠道或者销售、基金经理的专业。
原因之四在于“遇人不淑”。客户选择了过去的业绩明星,但是这个业内的管理人有很多“渣男”,突然间,拿了很多钱之后就开始造了,开始膨胀了,拿你的钱开始乱搞。以前赚了他“会所嫩模”,现在亏了,他还是会所嫩模。最后搞坏了,业绩极其差,亏的都是投资者。
4
Wake up !Dude!
未来十年,财富管理行业新时代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产品化、净值化(目前银行和信托弄得产品大部分都不算,大家都懂的)。
而所谓净值化时代简要总结就是:业绩不确定,而且高波动还真不一定带来高收益哦。投资者最终收益严重取决于他的投资行为。
即刻体验越好的产品,最后结果往往都不大好。投资的认知就决定了行为,行为就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所以理财首先要提高客户的认知。
投资理财不但跟买到好产品相关,更与什么时间买,怎么买,什么时间卖、怎么卖相关,与怎么组合搭配相关。也就是投资管理中五个W一个H的问题。
术业有专攻,要是客户受制于学历、经历以及精力的原因,确实无法到科学的程度,那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不就是财富管理渠道存在的价值么,得提高投顾的认知,进而帮助客户去提高他的投资感受和体验,实现最终的目标。
靠拿着一个产品一劳永逸躺赢的理财的时代在远去了。正是由于净值化甚至市值化时代来临,打掉影子银行,所以财富管理行业未来会风云变幻,会大变革。否则过往哪有券商和基金的大机会呢?哪有你的机会呢?
当然,我也发现。有些渠道,有很多sales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那咋办呢?达尔文主义还在,确实没救了,滚滚洪流加速淘汰吧。
最终收益率都起源于认知
万水千山总是情,打赏小编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