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心悟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

临证心悟
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似寒似热,病性偏差不大,处于疑似之间,而医生所学习的很多教材都要辨识病性,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学会模糊处理。处理的原则是:1、选择偏性不大的药物,2、以流通气血为主,3、在流通气血的同时,以化痰湿、泄淤滞为辅。4、升清气药剂量宜轻,化淤浊药宜重,温阳药宜轻,添补阴精药宜重,作用于上的药宜凉,作用于下的药宜温。5、理气药为主,略用或者不用理血药。

这样的处理是针对病性疑似不清晰的病人。病的偏性不明,切不可随意选择方向,用上面的原则先少量开2-3天的方子,以待病情明朗。人体之理,不外气血,以气为主,气行血帅血,气行则血通阴随,湿浊随之而通;以血为辅,血养气缓气,血气流通则虚者可实,而实者可虚,寒者可温而热者可凉。大凡治病,清气宜升,升宜轻;浊气宜降,降宜重。人体之气,头宜冷静,冷静则上部之湿浊可降;足宜温暖,温暖则下部之清气可升。

这些均是为病人保全性命之法,万不可为庸医藏拙售药谋利之道。医生还是要多读医籍,广纳方法,提高医术,见微知著,此为正道。

(0)

相关推荐

  • 白话中医,中医大白话——第一讲 不辨阴阳,无以知生死!【一点资讯】

    作为炎黄子孙,学点中医毕竟有些好处的,不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自己懂点医学,寻医问药时少走点弯路,省了时间,少花费用也是好的.您说,四正讲的是这个理不! [阴阳] 无论望闻问切均应以辨阴阳为首务,只有 ...

  • 中医新生代药物疗养法

    中医新生代理法疗养 中医文化在化字的化解,任何棘手问题和疑难杂症,化解病症转化瘀和堵,气血顺畅是康复.疑难杂症是阴阳五行平衡转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对抗不解决问题,唯有化和是上策,民间俗语:大事化小 ...

  • ​老中医临证心悟

    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似寒似热,病性偏差不大,处于疑似之间,而医生所学习的很多教材都要辨识病性,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学会模糊处理. 处理的原则是: 1.选择偏性不大的药物, 2.以流通气 ...

  • 大肠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3)

    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3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经文: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病例:周某,男,65岁,原有慢性支气管炎10年.此次发病缘于3个月前不慎受凉,致使咳 ...

  • 胃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1)

    2010-09-09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编者按:"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 ...

  • 胆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2)

    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0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经文: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病例:黄某,女,3岁.代诉发热,咳嗽,食纳欠佳4天,经用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西药效不显 ...

  • 膀胱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4)

    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5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经文: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病例:闪某,女,46岁,感冒后咳嗽3个月.胸片示:肺纹理略粗,余无异常.来诊时出示前 ...

  • 中医治疗癌证心悟(二)

    当然,中医治癌也在探索中,"或"字是在紧扣病机的前题之下,可喜的事,中医确实治愈了一些西医无法治愈的患者 我在旅游并做些学术交流,等我回去详整理些我治愈的患者,与治疗无效的总结,以 ...

  •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临证心悟

    当归四逆汤临证心悟 当归四逆汤可以理解为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通草.细辛三两,增加大枣用量至25枚而成,所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是血虚寒凝经脉,气血不能温养四末所致.加吴茱 ...

  • 临证心悟——蠲饮六神汤

    [出处]<女科辑要> [组成]石菖蒲.胆星.旋覆花.茯苓.橘红.半夏曲 [主治]产后痰迷神昏,谵语如狂,恶露仍通,甚至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角弓反张,或口噤不语,胸脘痞闷,痰鸣气逆,发热,大 ...

  • 《杏林探微-----张胜兵临证心悟》连载6(防风通窍汤)

    防风通窍汤 防风30克  荆芥10克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川芎10克  石菖蒲10克  威灵仙10克  生姜10克  大枣4枚 治风邪阻窍之暴聋,暴哑,暴盲或风邪困体之周身疼痛,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