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皇帝自尽,文武百官相继投海,其中的细节让人争论至今

曾经有一个最为悲壮的战争,所有军民为了不做亡国奴,效忠本国,全部跳海殉国。这就是标志着华夏灭亡的“崖山海战”。“崖山海战”的两方分别是南宋军队和元朝军队。

1271年,襄阳保卫战结束,也就象征着南宋几乎已经灭亡。然而宋末三杰,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人为了复国,拥立端宗和幼主。一行人不断向南逃亡,在福建、广东一带停了下来,试图靠着水军来恢复国力。

然而就在宋端宗等人想要在泉州获得蒲庚寿的帮助,而蒲庚寿早已和元朝勾结,拒绝宋端宗一行人进城。张世杰一怒之下夺走了蒲庚寿的船只,带着宋端宗和幼主赵昺想要逃亡雷州。

只不过,在途中宋端宗一行人遭遇台风,宋端宗落入水中,没过多久就病死了。没了宋端宗,赵昺登基,张世杰等人护送着赵昺前往崖山,准备在崖山和元军打持久战。

然而,南宋早已大势已去,即使是在海上,也无法抵抗得了元军的进攻。最后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殉国,而跟着赵昺逃亡的十几万南宋军民也跟着赵昺一起跳海殉了国,最为惨烈的崖山海战也到此结束,南宋覆灭。

然而,对于崖山海战的过程,许多人仍然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崖山海战并不是南宋真正覆灭的战争,陆秀夫和赵昺也并不是在崖山跳海殉国的。

根据陆秀夫等人逃亡的路线来看,陆秀夫带着赵昺一直逃到了硇洲,而崖山是在硇洲的北边,北边也就是元军朝他们攻来的方向。赵昺一行人调头向北,重新又迎向攻来的元军的路线是不太合理的。

因此,有专家认为,调头向北迎战元军的应该只是张世杰带领的军队,也就是说在崖山的,只有张世杰。而陆秀夫和赵昺并没有和张世杰一起前往崖山,他们应该是留在硇洲。在硇洲岛上,也的确是建有行宫和书院的,遗址被后人发现了。

也就是说,陆秀夫等南宋十几万军民跳海殉国的地方是硇洲,而不是崖山。这是一处争议。

还有一处争议有关于战争规模,陆秀夫等人虽然是在逃亡,但是士兵数量有近乎20多万,舰船也上千艘。元军的规模根本就比不上如此,元军不过2万多士兵,舰船也不过几百,而且海战并不是元军的优势,反而将规模庞大的南宋军队全部击沉了。

另一个是有关张世杰选择据点的争议。崖山海战当时的崖山,只有西北面才可以让宋军舰船停泊,而东南面根本不能让张世杰的船停泊。

再说可以停泊船舰的崖山西北面,虽然崖山西北面一般是有南边和北边两个方向的入口的,但北面的出口水很浅,只有在涨潮的时候,北面才可以通过船只。也就是说,在退潮的时候,崖山就只有南面一个出入口。张世杰选择这样一个根据点作为反击的据点,还是非常具有争议的。

参考资料:

《宋史》

《元史》

《续资治通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