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藏书佳话
夫妻藏书宋代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爱书如命,常去大相国寺的书肆购书。为了买书,赵明诚还典过自己的衣服。每得一部书便夫妇共同校勘,整理题签,每夜一支蜡烛点完才休息。他们常在饭后休息时,指着书堆讲某件事情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以正确与否决胜负。夫妇二人如此爱书,可称得上夫妇藏书家。
教子藏书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藏书甚丰。他对书非常爱惜,每次看书之前,一定要把几案擦拭干净,把书放得端端正正的,然后坐下看书。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木制方板,每当他要一边踱步一边看书时,他就将书放在这个方板上,用手捧着方板看,惟恐手上的汗渍会沾到书上。他曾多次教导儿子:“做生意的人聚集钱财,有学问的人则收集图书……”
卖鸡市书元末明初的贤士杨士奇,虽家道贫寒,但爱书成癖。一天,他为买《史略》一书,卖掉家中正下蛋的母鸡,凑足100文钱成交。这就是流传于世的“卖鸡市书”的佳话。
庄园换书明代藏书家王世贞在做尚书时,遇一书商卖一部版本精美、装帧考究的宋版《两汉书》。王世贞见到此书爱不释手。书商揣摩出他非买此书不可的心理,要价极高。他拿不出那么多钱,又担心书被别人买去,只得被书商狠宰一刀,商定用自己的一座庄园换得这部书,此事曾轰动一时。
仗义还书明代藏书家沈周,以重金购得一部古书,陈列于书斋。一天,有客来访,见书端详许久。沈周问他缘故,客人道:“这部书是我的,丢失了很长时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沈周听罢问道:“可是有证明吗?”客人便说在某卷某页曾亲笔记录了某事,想必还在。打开书一看,果然一点不错,于是他便将书归还了这位客人,而不提当初重金收购之事,这种仗义行为实为书林佳话。
叔侄赛书“天一阁”之后的范钦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他的侄儿范大澈也是个卓越的藏书家,生平爱抄书。他常向范钦借抄,然每每遭拒。为此,范大澈发愤遍寻海内异书秘籍,不惜千金购买。每得一书,若知“天一阁”未有,便宴请范钦,席间故意将书放在几案上,让范钦看到。范钦取阅后便默默离去。
夫妻购书清代藏书家丁雄飞,自称有书癖。孩童时,每闻谚语或民间艺人的歌词,便请人录下,藏于襟袖间。19岁时,丁随父回家,路过苏州,见书肆一个紧接一个,典籍堆积如山,极为兴奋,将积余的钱全部买了书。其妻与他有同样的爱好,婚后未满10日,竟将嫁妆首饰或卖或典,全部用来购书。
拒不卖书清代著名的藏书大家瞿绍基,一生淡泊仕途,惟喜读书、藏书。乾隆几次下江南,都到瞿家看书。光绪喜好古籍,多次派人到瞿家借书。有一部书光绪很想要,以封三品官、给银30万两为交换条件。瞿氏以先朝颁有诏书,不便出卖为由谢绝了,光绪只好作罢。
得书医病清代以藏有宋版书居多的“百宋一廛”室主黄丕烈,一次得影宋写本《周易集调》10卷首册,其余为友人陈所得。黄为此急得生了一场大病,病危时也不肯把首册转让给陈。陈知此因后,为使其速愈,遂将该书的其余9册全部让给了黄丕烈。黄得书后大喜,病居然很快就好了。
要书不要财清代著名藏书家吕抚,幼年时苦读其父藏书。父母离世后,兄弟分家,吕抚一不要房屋,二不要良田,独要父亲的藏书。后来,他又购买了大量书籍,筑“逸亭”一座,藏书于其中,一有空闲,便纵情阅读。